前言
在華夏文明發展的幾千年時間裡,總是不經意間留下許多家喻戶曉的人物,花木蘭就是其中一個。大名鼎鼎的花木蘭,不僅僅憑藉著他的英雄尾跡被寫進了教材,還翻拍出了各種電視劇電影等娛樂節目,讓人印象深刻的《木蘭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花木蘭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
這位巾幗英雄一直都吸引著不少的研究者想要探究他的經歷,因為有一些研究者質疑一個女子從軍十幾年,卻從來沒有讓外人知道她的身份,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過去的歷史有很多事件都是真假難辨的,在歷史長河中總是泥沙俱下。很多歷史事件往往是兩個方面組成的一種是歷史印象,另外一種是來自於民間的故事傳說。
歷史印象主要是能夠給人們提供充足的證據,有充足的歷史事件,可供人們查閱,而這些事件往往更貼近於現實,當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虛構的事件。與歷史事件相比,來自於民間的一些傳說往往是沒有證據可查的,這些來自於坊間的故事傳說雖然講述起來十分精彩,但是假的終究是假的。
那麼,廣為流傳的花木蘭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在談到花木蘭時,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木蘭辭,雖然有此作品為證,但是有一些歷史研究者認為,花木蘭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也有一些人認為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有花木蘭故居。普遍的故事傳說認為花木蘭是隋朝人,因為在花木蘭的故事中談到她要拜見可汗,而這裡的可汗就是指隋文帝。
不過,有一些人認為在中學背的一些課文中,花木蘭明明是唐朝人,因為只有唐朝的時候才有坊市制度,而且有一些歷史研究者一直堅信,只有唐太宗是天可汗。事實上在隋文帝的時候,就出現了聖人可汗。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人認為花木蘭是隋朝人的原因。
關於花木蘭生活的朝代,人們至今並沒有定論,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花木蘭是屬於北魏時期的人物。花木蘭這個人物到底存不存在?其中存在很多謎團,而且很多證據都無法說明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身為女性再進入軍營,十幾年的時間裡不被他人發現這種事情這一點都說不過去。
關於花木蘭到底存不存在,還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因為儒家對宗親血緣的關係是特別重視的,因此在歷史中存在的很多名人名事,往往在其姓氏族譜中都是可以查詢到的。
如果按照這種線索進行查詢的話,人們很難追蹤到花木蘭的姓氏,並且在追蹤的時候存在眾多疑點。再按照這種思路尋找的時候,研究者指出,花木蘭不一定姓花,因為在木蘭辭中就沒有指出其中的主人公到底姓什麼,只是將其稱之為木蘭。
關於花木蘭的姓,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她姓朱,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她姓宋或者姓魏,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木蘭其實是一個複姓。
花木蘭到底姓什麼
儘管花木蘭到底姓什麼並沒有什麼定論,但通過大量的史書記載,花木蘭姓魏的可能性是比較高一些的。在河北的某地有一處木蘭廟,在這座廟宇前面立著的一棵石碑上,有著關於字木蘭的姓記載,在這裡寫的是木蘭姓魏。而這個石碑是出現在1332年的,通過石碑上的文字可以發現很多關於木蘭的相應信息。
這個石碑其實對於研究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在石碑上不僅記載了很多關於木蘭的信息,而且還顯示出它應該是來自於亳州人,這個石碑上記載的木欄信息是非常多的,再加上記載的年代和木蘭生活的年代是比較接近的,由此可以說明,這一石碑或許能夠給人們提供比較可靠的信息,或許木蘭並不姓花,而是姓魏。
由於史料的記載都未必是真的,花木蘭是真的存在,還是虛構出來的人物?還需要研究者繼續努力,因為有一些史料的記載並不一定是真的,而且還有其他一些證據證明花木蘭不姓魏。除了花木蘭來自於亳州的這種說法之外,還有一些人認為它來自陝西延安或者是河南商丘,在山東任城也有人宣稱這是木蘭的故裡。
結語
其實在歷史事件中有很多人物都存在許多懸念,他們到底是真是假是真實存在,還是人們虛構出來的人物,這些都是未解的謎團。可以說歷史是真真假假的,在品鑑歷史的時候,要全面一些,而非片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