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導,今年5月16日,上海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曾對大創(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罰款40萬元。原因是其當事人違反了我國《廣告法》。
據了解,該當事人在官網上發布宣傳其品牌店鋪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情況中,將我國香港、澳門、臺灣這三個地區與韓國、越南等國家相併列。2018年在其微信公眾號「DAISO大創生活館」上也將我國臺灣、香港、澳門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並列,並在臺灣地區旁邊標註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許多網友都表示這是原則問題,40萬這個處罰太低了。「原則問題不容馬虎」、「這是公然踩踏紅線底線,涉及國家統一的問題,幾十萬真不不痛不癢」。
將我國某地區與其他國家並列,這樣違背「一個中國」、損害我國領土完整和國家尊嚴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去年5月,BBC中文網曾刊登報導多家在大陸經營的國際公司因為把臺灣放在「國家」一欄,或把臺灣標註為「中國以外的地區」而遭到中國官方和民間抨擊。
用戶在普拉達(Prada)登記個人資料時可以在「國家」欄目找到臺灣。(官方網頁截圖)
H&M的繁體中文版網站,把臺灣放在「國家」欄目。(官方網頁截圖)
沃爾瑪英文官方網頁上的地圖中,點選中國時,臺灣被忽略在外。(官方網頁截圖)
近年來,許多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企業都因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而遭到民眾的不滿或者相關部門的處罰。但為何許多企業在這個最基本的原則問題上屢屢犯錯?小編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處罰太少,違法成本太低。
在企業觸犯原則性錯誤的情況下,小編認為罰款力度可以學習一下美國。美國對企業的罰款力度,一出手就是上千萬、上億。這犯的還不是傷害到其國家主權完整的原則性錯誤。
對於這樣觸犯到國家原則問題的企業,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罰!只有讓他們傷到筋骨,才能長記性。要不然這樣「隔靴搔癢」的處罰並不能起到震懾不良商家和企業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會助長這樣的不良風氣,因為有時候這點罰款和損害中國主權所帶來的利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小編還要提醒一下來華經營的企業:來中國投資興業,最起碼的是要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遵守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千萬記住:永遠不要低估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維護國家尊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