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 點上方「臨湘科普」快速關注
春節旅行或者聚會合影,難免要拍照,經典pose就是比個「V手勢」,但是前段時間「V手勢」拍照會被盜指紋一事網上觀點沸沸揚揚,那麼,這個經典pose真的會被盜指紋嗎?
我們都知道二戰的時候邱吉爾用食指和中指組成V字型手勢,表示勝利的意思。現在很多人拍照的時候也喜歡擺V字手勢。
如果在網上發布拍攝有面部和手部的照片,更有可能被鎖定指紋的所有者,其中對於照片曝光率較高的名人,指紋信息等被盜取的危險係數更高。
多位指紋鑑定專家表示,如果是高清照片,可以將手指的紋線拍攝出來,並可以提取到指紋信息,而這一指紋可以被他人利用。
「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用高清攝像機獲取是可以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博士尹德森也證實,指紋本就是外在的特徵,平常非常容易遺留下來,獲取的手段也很簡單,如果能將體現紋線,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圖像進行處理,從而將指紋信息提取出來。
專家稱技術上可行,那麼,在實際操作中,擺V字手勢拍照被盜取指紋的可能性大麼?
尹德森表示,通過單獨一張照片獲取指紋可能難度較大,而通過視頻則可以更完整地記錄相關信息。
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說,「如果距離足夠近,像素相機又非常高,用V姿勢拍照,能收集到的指紋信息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可能就很複雜。」
360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博士表示,提供生物識別技術認證的企業,為了防範指紋洩露風險,也增加了多種驗證,比如,不但需要指紋的數據信息,還需要加入場景化的其他信息加以配合,如需要加入溫度、導電性等來查看是否是真實的手指。
但任何防護措施都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攻防是長期對抗的過程,現在一些3D技術,模擬技術也有可能破解上述防護措施。
針對這一情況,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開發出一種使用白色氧化鈦製作的有著特殊花紋的透明薄膜,可以貼在手指上防止指紋被盜,並且使用這種薄膜不影響本人進行正常的指紋認證。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技術在兩年內投入應用。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教授越前功呼籲:指紋等生物信息是人終生都改變不了的,希望能警示大家進行自我保護。
指紋鑑定專家稱,偽造的指紋可能被人用來進行犯罪活動,也有可能被用在一些文書的籤訂中,此外一些單位的門禁需使用指紋刷卡,指紋被盜取後有可能被他人冒充進入。
尹德森表示,留下指紋信息時,首先要看其跟什麼信息相關聯。儘管其功能跟傳統使用的密碼類似,但不要過分追求指紋信息、指紋驗證的安全性,在跟其他信息綁定時應注意防範風險。
裴智勇建議,隨著指紋認證等生物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個人應注意保護好指紋信息,儘量避免在網上公開發布「V手勢」等可能洩露指紋的照片,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生物識別信息具有唯一性,但也很容易被複製,且一旦洩露就無法挽回,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危害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為什麼今天很多人照相喜歡擺V手勢?在國際上,V手勢通常有這樣幾種含意:勝利、和平、罵人等意思。
勝利的含義始見於二戰,比利時司法部長德·拉弗雷號召全歐被佔地區的人民使用V手勢來給德軍壓力,表達人民對勝利的渴望,此號召得到了BBC的大力推廣,後邱吉爾將其發揚光大,尼克森總統進而升華出了雙臂上揚的V造型。
和平的含義始見於1960年代的反戰運動。尼克森不是最喜歡擺大V造型宣揚勝利嘛?於是六十年代的反戰青年人兒們就照樣學這個姿勢,但喊的是Peace。
與勝利、和平不同,如果豎起兩根指頭,但手背朝外,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就是罵人,俗稱「二指禮」。這個含意的歷史就比較悠久了,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這個手勢的罵人含意,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尤其明顯。
(來源:山西科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