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文學,很多人腦子裡都會浮現出深邃的天幕和燦爛的星河,在距離我們地球7000光年以外的地方,有一個巨大而活躍的「產星區」名叫老鷹星雲,那裡有成千上萬的新恆星出生,在星雲的中心是一個璀璨的星團,星團四周都散布著形形色色的氣體雲球,那裡包含著許多未出世的幼星。而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就矗立著鼎鼎有名的「創生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2015年這20年間為創生之柱拍攝了許許多多的照片,1995年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就已經具有了豐富的細節,讓人嘆為觀止。經過了20多年的持續跟蹤觀測積累,天文學家們積累了更加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材料。2015年公布的戰片中,既包含可見光,又包含紅外數據,照片的視野也更加的寬廣。經過光譜分析,科學家知道了那裡存在著很多的重元素,更加有趣的是,在對比了1995年的照片後,科學家們發現了「創生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20年的時間對宇宙來說連一剎那都不算,但是就是這僅僅20年,創生之柱的變化卻清晰可見。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雲柱頂端的氣體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這20年間深埋在雲柱內的幼星向外拋出了一條長達1000億公裡的噴流,這個長度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700倍左右。同時這個噴流還在以200公裡/秒的速度在移動。
新拍攝處理的照片包含了紅外數據,它能穿透迷霧發現隱藏在其中的幼星,並且還能展現出那些氣體消散和蒸發的過程,許多天文學家預言,創生之柱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被侵蝕然後消散殆盡。但是通過前後的照片對比,科學家們發現雲柱的消散速度非常的緩慢,程度也非常的輕微,這一切好像在標明他們依舊完好。雖然我們看到的創生之柱是7000年前的畫面,但是根據科學家們最新的估算結果,雲柱消散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100萬年,遠遠超過之前估計的10000年。
根據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2007年拍攝的照片顯示,星雲內存在著大片積熱的塵埃,他們極有可能來自8000-9000年前的一次未知的超新星大爆炸,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導致了這些塵埃變暖。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科學家們認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最近要發生災難性數據,計算機模擬的結果也告訴我們,那裡最近不會有超新星爆發,因此之前認為的這些雲柱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的預言是不對的。
這意味著創生之柱還會存在很久的時間,雖然他們確確實實的正在消散,但是消散的速度是真的很慢,在這個過程中埋藏在雲柱內部的幼星也會一點點的露出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希望我們人類能夠一直存在,一直持續的觀測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