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8000歲生物,體內有未被消化的肉,鑑定為披毛犀

2020-09-05 追史官

自從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以來,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環境,變得愈加惡劣起來。

由於人類過度的徵服,最終也釀成了一些極端的後果。地球上大量的動物瀕臨滅絕,還有不少已經消失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之上。

面對這樣的危機,有不少科學家都曾經發出過預警:人類應當保護自然環境。

在各國的教學之中,關於環境保護的主題,也是滲透到了日常的方方面面,可仍然不能阻止破壞地球的進程。

根據相關統計從工業時代開始,美麗的地球上有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如果人類再這樣下去,那麼我們的下場將和億萬年前的生物一樣。

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地球上曾經,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的生物大滅絕,對於地球上的動植物來說,幾乎都是致命的。

可最近在一本名叫《生命科學》的雜誌報告當中,卻表明有一種未知的史前生物,在死亡了之後,科學家們在它的屍體當中,發現了一塊還未被消化的肉。

這個奇怪的生物,據說是在兩年之前在西伯利亞地區被人所發現的。當時有相關的科學家發現了這個未知的生物之後,相當的興奮。

他們全方位地對這種未知的物種進行了分析,發現它的年齡到現在為止,應該已經有18000歲了。可是就是不知道它是什麼品種?有猜測是狗,也有猜測是狼,可都沒有直接有力的證據。

科學家們通過全方位地了解,推測到這個未知的物種,它死的時候應該在三個月到九個月之間。可因為沒有過其他的證據,也不能推測到這個物種具體是什麼?

至於它是怎麼死的,也沒有得出詳細的結論。

不過科學家們的努力,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在這個未知的生物體內,找到了叫做Coelodonta antiquitatis的史前生物。通過種種分析才了解到,這個叫做Coelodonta antiquitatis的生物,其實是一種史前動物叫做披毛犀

說到犀牛,大家都應該非常的熟悉。因為我們平常在動物園,或者其他地方都有見過它們。可這個披毛犀在1萬多年之前,就已經滅絕了。為何現在的人,會了解到披毛犀這種史前的生物?

這也是源於它滅絕的時間,距離現在比較近。因此在很多的地方,都曾經出土過跟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相關的化石,或者其他相關的東西。

根據現有的資料可以了解到:披毛犀是生活在更新世時期,它的足跡曾經遍布過世界各地。

可不知道因為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物種最終在地球的上消失。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是,披毛犀應該是最晚滅絕的史前犀牛了。

或許有人會問,現在地球上還找得到披毛犀的近親嗎

?其實是可以的,可惜跟披毛犀有近親的蘇門答臘犀牛,現在數量也所剩無幾,幾乎是瀕臨滅絕的物種了。讓很多的人都感到非常的心痛,同時也是無能為力。

要知道這種犀牛能夠長到3.5米長,它的高度大概能夠達到兩米左右,體重一般都有1.8噸左右,跟現在的一些犀牛體形相當。

它因為身上長著一層厚厚的毛,因此就得到披毛犀這個名字。光專家推測不行,他們對這塊兒神秘生物身上的肉進行了DNA分析之後,最終才得出結論這個是披毛犀。

披毛犀在神秘生物的腹中出現,讓科學家們了解到一些史前相關方面的信息。

因而相關人員作出推測,披毛犀之所以會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在距今大約到12900年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地球的天氣,突然變得非常的溫暖。

可披毛犀身上有著厚厚的毛,這讓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當時的環境。因此曾經大規模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披毛犀,突然之間數量銳減。

專家通過DNA的分析,不僅了解到了披毛犀身上的一些特性,從中也知道了這種犀牛具有適應寒冷天氣的能力。

可天氣一旦變熱,它們就完全沒有調整自身溫度的能力。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它們身體的抵抗性和敏感性都大大下降,成為了他們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畢竟天氣的變化,不是動物能夠掌控。就連我們人類這種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在面對天氣變化的時候,都只能依靠外物來保暖,而無法通過自身的調節來適應外界的變化。

動物們的生存大多是依靠本能,而無法像人類一樣藉助外界的力量,來抵抗大自然惡劣的環境。

這也有可能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地球上很多的物種滅絕,但人類仍然能夠堅挺的生存下來的原因吧!

不管是披毛犀,還是那個距今18000多年的史前未知生物,都更加深刻地讓我們意識到了保護這個環境的重要性。

既然地球前面能夠發生5次生物大滅絕,那難保就不會出現第6次。儘管人類現在,已經處於一個極度發達的狀態,但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對抗大自然,顯然還是不太可能的。

過去的經歷在告訴我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是硬道理。

有一些專家這些年,致力於研究在地球周圍的星球。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適合地球人生存的行星。有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挺殘酷到一個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都沒有。

即便這種星球能夠出現,到這個新家園的也只是少部分的人。大部分的人還可能會留在地球之上,面對日益惡劣的環境。

結語:

我們期待未來的美好,可也應當把握住現在。越來越多的動物,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讓很多人痛心不已。

這時候大家就應該攜起手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地球,這樣才能讓以前生物滅絕的悲劇,不會在人身上再重新上演一次。只有時刻保持這樣的憂患意識,人類或許能夠做到萬古長存。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在未知生物胃中,科學家發現14000年前滅絕生物的最後一塊肉
    史前生物在死亡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它遺體上的最後一塊「肉」,被一種神秘的生物所食用,而這種神秘的生物是在2018年西伯利亞地區被發現,科學家們分析了該物種具有18000歲(相當於年齡有18000年),不過就算是發現了它的存在,尚不清楚該物種是狗還是狼。
  • 1.8萬年前的未知生物,胃中發現不明皮膚,它生前吃了什麼?
    今年地球上的災難頻頻,全球變暖的影響南北極,導致冰川消融,那些史前生物的遺骸重現天日,讓人不禁想起那些滅絕的生物。在2018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一種史前生物,初判斷,它已經有了18000歲。由於長相比較特殊,尚無法確認它的身份。光從挖出來的遺骸來看,既像狼又像狗。
  • 1.8萬年前的未知生物,胃中發現不明物質,它生前吃了什麼?
    這一年地球上的災難頻發,全球變暖影響了南北極,導致了冰川消融,這些史前生物的遺骸又重現了天日,令人不禁想起那些滅絕的生物。2018年,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個史前生物,據初步估計,它的年齡是18000歲。因為外表比較特別,所以還不能確定其身份。就像狼和狗一樣,從挖掘出的殘骸中看到光明。
  • 俄羅斯發現消失已久的披毛犀,科學家感到不安,未必是好事!
    近段時間,考古學家在凍土層內再次發現了史前生物披毛犀和幼狼,這兩個史前生物的出現,讓科學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多科學家看到這種情況後感到心慌不安,這兩個史前生物的出現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加拿大公布發現雌性幼狼之後,俄羅斯公布發現了一個滅絕已久的披毛犀,截止到目前為止,披毛犀是發現最完整的生物之一,無論是它的身體還是動物的內臟保存得極為完整,專家們初步猜測它一定是遭遇了某種災難,所以才被徹底留在了凍土層中,猜測它已經存在了2~5萬年的時間,不過它的體型卻比較小。
  • 村民釣魚發現奇怪的骨頭!專家鑑定竟是披毛犀骨骼化石……
    8月15日,通遼市庫倫旗的村民崔國有去水庫邊釣魚,這魚倒是沒釣到多少,他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骨頭。 庫倫旗發現披毛犀近完整全身骨骼化石 隨後,崔國有立即上報旗文物局,並通過市文物局邀請到內蒙博物院古生物專家前來幫助鑑定。
  • 遠古巨獸-披毛犀
    但在我國,此屬包括三種,古老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和泥河灣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泥河灣披毛犀並不算是披毛犀,都屬於較冷門的物種,資料較少,我國河北泥河灣和甘肅和政都發現過其化石
  • 科學家們重建3萬年前披毛犀的大部分身體
    我們常常把恐龍看作最酷的生物,然而數百萬年來也有一些已經滅絕的令人驚嘆的動物。研究人員在2015年發現了一頭披毛犀(Woolly Rhino)的殘骸,隨後一直在努力重建這頭古老野獸的標本,以更好地了解其大約三萬-五萬年前活著的樣子。
  • 史前披毛犀屍體被發現,南極最大冰山解體,地球到底怎麼了?
    全球變暖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溫度上升,而溫度的變化導致了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高溫度,隨之越來越多冰河時代的生物被發現。 一頭成年的披毛犀通常有3-3.8米長,體重在1.8-2.7噸之間,但是剛發現的這頭披毛犀體型較大,初步研究發現它死亡時的年齡還是比較小的,大概處於幼年時期,年齡在3到4歲之間,性別還不清楚,極有可能是溺水而死。
  • 冰河時代幼犬的肚子中,發現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披毛犀的遺留物
    狼和狗雜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萬年以前,據考證披毛犀在同一時間已經滅絕。最近,在檢查這隻具有1.4萬年歷史狼犬的胃內容物時,研究人員被驚呆了,這隻狼犬史前腸道中的可能是地球上最後的披毛犀之一。進化遺傳學教授洛夫·達倫(Love Dalen)表示:這是完全聞所未聞的,我沒見過任何冰河世紀食肉動物體內還有其他動物的組織碎片。
  • 猛獁狼崽披毛犀,凍土中屍體完整,克隆史前生物為何遲遲未能成功
    凍土中的史前生物猛獁象西伯利亞廣闊的凍土中,發現的最大的史前生物當數猛獁象了。這種體型巨大的動物,由於滅絕時間較近大約為距今4000多年前,而那個年代,古巴比倫王國編成《漢謨拉比法典》;尼羅河流域,埃及第十三王朝的國王頻繁更替;南美洲的人們開始建立神廟,種植玉米;而又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所以有大量屍體都被冰封在冰川裡。
  • 永凍層中發現遠古生物遺骸,最大冰山解體融化,大自然在懲罰人類
    根據媒體報導得知,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一處永凍層中發現了一頭已經滅絕的披毛犀,該披毛犀保存的相當完整,連內臟中沒有來得及消化的食物都保存完好。研究發現,這隻披毛犀是距今2-5萬年前的生物,現在正處於幼年,年齡大概3-4歲,研究人員推測是溺水而亡。
  • 冰川時期留存的木乃伊幼犬胃裡發現未消化毛犀牛肉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科學家們對一隻在冰川時期末期被保存在永久凍土層中的木乃伊狗進行解刨,在其胃裡發現了一塊未消化的帶有黃色毛皮的肉塊。DNA分析表明,這塊肉是一種古老的毛犀牛身上的肉。而此類毛犀牛在14000年前就滅絕了,據悉這隻小狗也在同一時間死亡。
  • 方舟生存進化:披毛犀
    披毛犀的遊戲資料如下圖所示。但是,一旦有它被攻擊後,它便會不顧一切地衝向對手。它衝刺的威力取決於它衝刺時所積累的動能,以及最終撞擊時的速度。即便披毛犀是一種又大又危險的生物,許多部落仍會冒著巨大風險而狩獵它們。這一切,則完全是為了從披毛犀身上獲取它獨特的資源,具體為它的角與皮毛。下圖為遊戲中的披毛犀。
  • 【海南州】共和縣沙珠玉鄉發現疑似冰河時期披毛犀頭骨化石
    去年西海都市報獨家報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鄉發現罕見史前巨象頭骨化石,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5月26日,記者從共和縣當地文物部門了解到,沙珠玉鄉扎卜達村又發現疑似冰河時期動物披毛犀頭骨化石。
  • 5萬年前的狼崽遺體,2萬年前的披毛犀,永凍層融化意味著什麼?
    前一段時間,網絡當中曝出了這樣一則消息,人類在永凍層當中發現了幼狼遺體。這篇文章出現在某家知名的科學雜誌上,當時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通過生物學家的分析,這隻幼狼遺體距離現在大概有5.7萬年。遺體的保存完整度非常高,甚至連遺體胃部所殘留的消化物也完整地保存下來。
  • 史前動物披毛犀在俄永久凍土層被發現:屍體幾乎保存完整
    據《西伯利亞時報》周二報導,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雅庫特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頭滅絕的披毛犀。據了解,這具屍體的80%都保存完好,包括完整的內臟、牙齒和胃內容物。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教授Jamie Woodward周二在發布的一條推文中寫道:「又一個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從永久凍土中被挖出。」
  • 方舟:體型笨重的披毛犀,奔跑起來卻比身輕如燕的迅猛龍還快
    原版披毛犀現實中的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滅絕時間約為1萬年前),平均體長3.5米,肩高約3.2米左右,體重約為4.5噸,然而這麼龐大的披毛犀竟然是我們祖先狩獵的對象,簡直難以置信。原版的披毛犀在遊戲中也是玩家非常喜愛的生物,因為它渾身都是寶,毛皮可以用來做衣服(毛皮套裝),披毛犀角可以煮湯(啟蒙之湯的主要材料),肉還能用來填飽肚子。當然這還不算披毛犀被玩家喜愛的原因,原因是因為它可以持續的加速,並且速度越快攻擊越高,衝刺到極限速度可以輕鬆打出上千的傷害,直接秒殺敵對玩家。備註:披毛犀常用來打部落戰有奇效,分分鐘秒殺敵對玩家。
  • 臨沂村民摸魚得「太歲」經專家鑑定屬「肉靈芝」
    近年來,「太歲」這個生物頻頻被人們發現,也引發了眾人的好奇心。3月13日夜裡,臨沂費縣村民邢先生在河裡摸魚時意外踩到一個軟體生物,15日上午,沂蒙晚報記者聯繫了臨沂大學生命科學院曹善東教授,曹教授用顯微鏡和火燒等多種方法進行鑑定,確認這個怪物並非凝結的膠體,是一種大型的複合粘菌,也就是人們傳說的「肉靈芝」。
  • 東北亞地區更新世晚期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古生態研究獲進展
    更新世晚期北半球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l Complex)以真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等食草動物的繁盛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