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們常見的鯊魚是那種頭尖尖,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但是,浩瀚的海域存在很多神奇的生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張長得像鏟子的鯊魚,它的標準名叫:窄頭雙髻鯊(學名:Sphyrna tiburo),是雙髻鯊科、雙髻鯊屬的一種鯊魚。
窄頭雙髻鯊最初是由生物學家卡爾·林奈(Karl Linnaeus)於1758年命名。窄頭雙髻鯊的平均體長為90-120釐米,最大長度約為150釐米。最大體重為10.8千克。
窄頭雙髻鯊頭部呈鏟形或帽形頭部。頭側突出短圓,前緣呈圓形。其鼻孔距離眼睛比距離吻端中間要近,吻端中間圓凸。眼睛位於扁平頭的均勻圓形裂片的末端,從而增加了視野。遊泳時,頭從一側滾動到另一側。身體中等緻密,沒有背中脊。高的第一背鰭起源於胸鰭的基部後面。第二背鰭的長度略小於第一背鰭的一半,有一個細長的自由后角,且後半角細長胸鰭短,臀鰭只有一點凹痕。尾鰭的上邊緣幾乎筆直,下葉大約是上葉的1/3,後緣幾乎是直的。
身體顏色從灰色到灰棕色,偶有綠色。有時會在身體側面看到黑斑。從側面看,顏色從上到下,從淺灰色到白色底側。
窄頭雙髻鯊棲息於大陸架和小島架上,生活在水深為12米的礁石、河口和淺海灣。冬季向南方遷移或進入到近岸較深的水域。隨著水溫的變化,每天都要長途跋涉。窄頭雙髻鯊生活水溫超過21℃以上。
窄頭雙髻鯊通常情況下會結成5-10隻的群體,有的時候也會結為成百上千隻的大群。主要捕食蟹這種甲殼類的動物,也會吃蝦、軟體動物和小魚。經常會在它們的胃中發現海草,雌性的胃容量大於雄性的胃容量,可能是因為繁殖的時候是需要很多能量的,所以它們為了繁殖就必須要儲備能量。窄頭雙髻鯊一天要不停地遊動,才能活下去。遊動時必須張著鰓呼吸。另外它不遊動就會下沉。
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的溫暖水域。在大西洋中,從新英格蘭南部(美國)到墨西哥灣和巴西。它在整個加勒比海都很常見,尤其是古巴、巴哈馬,偶爾在百慕達也很常見。在太平洋,從加利福尼亞南部到厄瓜多以外的海域都有分布。
窄頭雙髻鯊胎生。一胎8-12隻,夏末秋初產崽,初生幼鯊30-32釐米。長到75釐米性成熟。其雌性被認為與多個雄性交配,貯存它們的精子以備後用,但令人吃驚的是,1胎中大多數小鯊魚都擁有同一個父親。由此表明,雌鯊魚要麼只與一個雄性交配,要麼雖與多個雄性交配,但只有一個雄性的精子勝過了其他對手。估計雌性的壽命為17.9歲,雄性的壽命為1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