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吃草的鯊魚 體型"嬌小"頭部呈鏟狀

2020-12-03 中華網

在人類的想像中,鯊魚通常被認為是大海中頂級的捕手,嗜血成性並高度進化成食肉一族。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這群生物最基本的理解,至少存在著一種吃海草的鯊魚,並且在其消化過程中練就了一套適應食草的消化系統。

最早有研究指出有食草性鯊魚存在實際上是在2007年。彼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漁業局的研究生態學家DanaBethea及其同事對生存於墨西哥灣的窄頭雙髻鯊((Sphyrnatiburo)進行了胃部成分的檢查,結果令他們感到驚奇:窄頭雙髻鯊吃下的食物中居然超過一半都是海草。

不過,這群科學家當時並不確定,這些鯊魚是真的選擇性吃下海草從而提取養分,還是在追捕隱藏在海草中的蝦蟹時誤吞。

不過,這一研究激發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Donovan German教授實驗室的興趣。

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網站1月7日的一則新聞提到,German實驗室的SamanthaLeigh博士近來深入研究了窄頭雙髻鯊消化植物的能力。Leigh飛遍美國,在窄頭雙髻鯊的自然棲息地找尋它們的身影。相較於其他鯊魚,窄頭雙髻鯊體型「嬌小」,一般僅3英寸長,頭部呈鏟狀,在弗羅裡達群島的海草群裡頻繁現身。

這一研究的合作者還包括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YannisPapastamatiouLeigh教授,Leigh抓捕了一些窄頭雙髻鯊並把它們帶回了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實驗中。實驗團隊啟用了人為幹預的餵養方式,連續三周的飲食中90%都是海草,其餘10%是魷魚,每天餵三次。

這些海草用穩定同位素C13標記,因此一旦鯊魚食用後便可以在窄頭雙髻鯊的組織中追蹤,從而分析海草養分是否確實被窄頭雙髻鯊吸收利用。

Leigh等人還收集了窄頭雙髻鯊的排洩物,來測定究竟有多少海草養分,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是未經消化直接被排出去的。此外,團隊還進一步觀察了窄頭雙髻鯊小腸中存在的消化酶,確定它們是否有分解植物材料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鯊魚:吃海草 消化效率像海龜
    原標題: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的鯊魚!
  • 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的鯊魚!飲食像海龜,存在消化纖維素的酶
    在人類的想像中,鯊魚通常被認為是大海中頂級的捕手,嗜血成性並高度進化成食肉一族。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這群生物最基本的理解,至少存在著一種吃海草的鯊魚,並且在其消化過程中練就了一套適應食草的消化系統。最早有研究指出有食草性鯊魚存在實際上是在2007年。
  • 鯊魚也吃草?科學家發現一種吃海草的小型鯊魚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如果鯊魚也吃草,是不是有點萌?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就是一種恐怖的肉食動物,電影裡狂虐的渲染更是讓人對這種動物敬而遠之。但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鯊魚,其食物竟然包括海草。
  • 長得像個鏟鏟的鯊魚,你是認真的嗎?
    一般人們常見的鯊魚是那種頭尖尖,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但是,浩瀚的海域存在很多神奇的生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張長得像鏟子的鯊魚,它的標準名叫:窄頭雙髻鯊(學名:Sphyrna tiburo),是雙髻鯊科、雙髻鯊屬的一種鯊魚。
  •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  Evelyn Zhang • 2018-09-10 09:23:07 來源:前瞻網
  • 科學家分析牙齒後發現 大白鯊的祖先是一種具有扁平體型的小型鯊魚
    事實證明,這兩種鯊魚的祖先可能都是一種體型小而扁平的鯊魚。 巨齒鯊和大白鯊等其他一些鯊魚都是鯖鯊目鯊魚群的成員,也被稱為Lamniformes。使這些鯊魚與眾不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的牙齒。
  • 《體型嬌小可愛的鷦鷯》病尉遲-協助拍攝
    頭部淺棕色,有黃色眉紋;上體連尾帶慄棕色,布滿黑色細斑;兩翼覆羽尖端為白色。整體棕紅褐色,胸腹部顏色略淺,翅膀有深色波形斑紋,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8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
  • 吃肉也吃草!外媒:雜食性鯊魚首次被發現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網站9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5日說,事實並非如此。窄頭雙髻鯊遵循雜食性動物的飲食規律,其中,海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儘管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們一直知道,窄頭雙髻鯊食入大量海草,但並不認為它從中獲取任何養分。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發現吃海草的"窄頭雙髻鯊"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如果鯊魚也吃草,是不是有點萌?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就是一種恐怖的肉食動物,電影裡狂虐的渲染更是讓人對這種動物敬而遠之。但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鯊魚,其食物竟然包括海草。
  • 神秘莫測的大海中有著一種兇殘的鯊魚——公牛真鯊
    大而恐怖的嘴巴,呈裂弧狀,吻端寬圓而短,密布著鋒利的牙齒。它們的上下牙齒不僅在邊緣長著鋸齒而且還分工明確:尖利的下齒齒尖能夠直立或者是略外斜,便於叼住獵物,將獵物牢牢控制住;三角鋸齒似的上齒用於切割、吞食食物,也可以把獵物刺穿,從而撕扯獵物的肉。公牛真鯊是鯊魚的一種,在印度牛鯊一般又被稱為孫德爾本斯鯊或者是恆河鯊,是孟加拉國魚肉咖喱的佳餚;在非洲普遍被稱為贊比西鯊。
  • 戴菊,體型嬌小,色彩明快的偏綠色似柳鶯的鳥
    戴菊,長著綠白色的身體,在它們的頭部有鮮黃色的條紋。戴菊體型嬌小(9釐米)而色彩明快的偏綠色似柳鶯的鳥。翼上具黑白色圖案,以金黃色或橙紅色(雄鳥)的頂冠紋並兩側緣以黑色側冠紋為其特徵。戴菊主要棲息在松柏林裡,在樹枝上不斷跳躍捕捉昆蟲,還吃它們的卵。戴菊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但在色澤上要暗淡些,頭頂中央的斑塊,僅為檸檬黃色。
  • 5 種超酷的深海鯊魚,你都認識嗎?
    大多數鯊魚身體兩側只有五條鰓裂,而鈍鼻六鰓鯊寬闊的頭部兩側卻有六條鰓裂,且吻部圓鈍,這也是其名稱的由來。與史前鯊魚一樣,鈍鼻六鰓鯊的眼瞼呈半透明狀,背鰭位置靠近尾巴。這種深海鯊魚常見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溫帶及熱帶海域,棲息深度一般在 91 米(300 英尺)至 2,000 米(6,500 英尺)之間。
  • 鯊魚也會吃草?研究發現窄頭雙髻鯊能高效消化海草
    在不久前於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綜合與比較生物學學會(Society for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年會上,科學家報告稱,窄頭雙髻鯊(學名:Sphyrna tiburo)能有效地咬碎海草,表明素食是該物種食物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  窄頭雙髻鯊是雙髻鯊家族中最嬌小的成員,只能長到大約90釐米長。
  • 科學家首次發現蟒和蚺的「趨同進化」現象
    科學家首次發現蟒和蚺的「趨同進化」現象 2016-06-15 新華網 徐海靜 【字體:  通過研究來自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近2000件蟒和蚺標本的頭部形狀,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棲息的自然環境相似,蟒和蚺雖獨立進化,卻發展出了類似的外觀和特性。這種類似性至少出現在5種環境中,比如棲息在水中、洞穴裡、以及樹上的蟒和蚺,外觀都很相似。  負責此項研究的達明·埃斯凱雷說,蟒和蚺是爬行動物所謂「趨同進化」的重要例證。
  • 真正的認識鯊魚:種類及兇猛排行
    牛鯊體型較小,身體較其它鯊魚相對寬闊,軀幹粗大,整個身體呈紡錘型。體背呈側暗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雄性牛鯊可長到2.1米長,90公斤重。雌性則更大,達3.5米長,230公斤重。鯨鯊,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鯨鯊僅1科1屬1種。
  • 中國首次發現柱鏟齒象――粗壯柱鏟齒象
    [導讀] 粗壯柱鏟齒象(Konobelodon robustus)(王世騏供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柱鏟齒象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長鼻類類群, 1990年在美國首次報導。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鯊魚應該是它!
    今日筆者看到了微博上的一則「科普」,介紹了一種高智商、可愛溫順的一種鯊魚——Comgraph Shark。微博稱它是寵物魚裡最有名的品種,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鯊魚,由於體表覆蓋有極小的鱗片,可以有效阻止水分蒸發,因而可以離開水面生活。
  • 科學家發現「吸盤魚」可吸附在鯊魚身體上(圖)
    科學家發現「吸盤魚」可吸附在鯊魚身體上(圖) 2013-02-05 09:55  來源:騰訊科學
  • 鯊魚為什麼不會生病?科學家把鯊魚泡在致癌溶液中,結果安然無恙
    審核-小文我們對於鯊魚並不陌生,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見到鯊魚的存在,而它們的形象也都是兇狠殘忍。作為一種可以在海洋中快速遊動的生物,鯊魚的體型呈現的是紡錘形,頭部的兩側都會有鰓裂,絕大部分都是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