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的鯊魚!飲食像海龜,存在消化纖維素的酶

2020-12-03 澎湃新聞

在人類的想像中,鯊魚通常被認為是大海中頂級的捕手,嗜血成性並高度進化成食肉一族。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這群生物最基本的理解,至少存在著一種吃海草的鯊魚,並且在其消化過程中練就了一套適應食草的消化系統。

最早有研究指出有食草性鯊魚存在實際上是在2007年。彼時,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漁業局的研究生態學家Dana Bethea及其同事對生存於墨西哥灣的窄頭雙髻鯊((Sphyrna tiburo)進行了胃部成分的檢查,結果令他們感到驚奇:窄頭雙髻鯊吃下的食物中居然超過一半都是海草。

不過,這群科學家當時並不確定,這些鯊魚是真的選擇性吃下海草從而提取養分,還是在追捕隱藏在海草中的蝦蟹時誤吞。

不過,這一研究激發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Donovan German教授實驗室的興趣。

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網站1月7日的一則新聞提到,German實驗室的Samantha Leigh博士近來深入研究了窄頭雙髻鯊消化植物的能力。Leigh飛遍美國,在窄頭雙髻鯊的自然棲息地找尋它們的身影。相較於其他鯊魚,窄頭雙髻鯊體型「嬌小」,一般僅3英寸長,頭部呈鏟狀,在弗羅裡達群島的海草群裡頻繁現身。

這一研究的合作者還包括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Yannis PapastamatiouLeigh教授,Leigh抓捕了一些窄頭雙髻鯊並把它們帶回了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的實驗中。實驗團隊啟用了人為幹預的餵養方式,連續三周的飲食中90%都是海草,其餘10%是魷魚,每天餵三次。

這些海草用穩定同位素C13標記,因此一旦鯊魚食用後便可以在窄頭雙髻鯊的組織中追蹤,從而分析海草養分是否確實被窄頭雙髻鯊吸收利用。

Leigh等人還收集了窄頭雙髻鯊的排洩物,來測定究竟有多少海草養分,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是未經消化直接被排出去的。此外,團隊還進一步觀察了窄頭雙髻鯊小腸中存在的消化酶,確定它們是否有分解植物材料的能力。

一般來說,純粹的食肉動物是沒有消化植物的身體機制的。所以說,如果窄頭雙髻鯊會定期地去吃水草,它們就應該有消化水草的消化酶。

結果表明,在窄頭雙髻鯊的血液中看到了穩定同位素C13。這說明水草被完全消化,水草養分進入了窄頭雙髻鯊的身體裡,而不是像廢物一樣隨即被排出。

而從消化效率來說,窄頭雙髻鯊吃下的全部海草,有一半被腸道完全消化分解,另一半未經消化被排出。「準確來形容地話,這一消化效率和海龜類似,海龜是完全的食草動物,食用的也是相同的海草。」

Leigh還發現,窄頭雙髻鯊在腸道裡存在β葡萄糖苷酶,這種酶能分解植物中的重要成分纖維素,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鯊魚體內發現有專門消化植物的酶。

除此之外,Leigh認為,窄頭雙髻鯊似乎對90%為海草的這樣一種飲食結構頗為滿足。團隊並沒有觀察到任何不利於健康的影響,在研究過程中窄頭雙髻鯊的體重甚至還增加了。

考慮到野生的窄頭雙髻鯊吃海草的比例可能不會高達90%,例如在2007年的那項研究中發現該比例為高於60%,研究人員認為靠如此高比例的海草能存活就更加能有力證明這些窄頭雙髻鯊從海草中獲取營養的能力。

目前,Leigh還在研究窄頭雙髻鯊腸道中的細菌。腸道細菌是消化的重要一部分,並且有可能細菌正是讓這些鯊魚能夠消化植物的β葡萄糖苷酶的的來源。目前,只有3種鯊魚的硝化細菌群落被分析。研究團人認為,窄頭雙髻鯊憑藉其不尋常、不同的飲食,會和其他鯊魚種類形成一種有趣而又重要的對比。

Leigh推測,和嚴格的食肉鯊魚相比,窄頭雙髻鯊的這一雜食適應能力或許賦予了它們靈活飲食的能力。

不過,目前仍還有謎團未解:窄頭雙髻鯊是特地吃海草還是經常誤食海草從而形成了一種適應的消化機制?

同時更大的擔憂還包括,考慮到海草目前已經受到威脅的現狀,如果有朝一日被徹底破壞,窄頭雙髻鯊會發生什麼?儘管目前窄頭雙髻鯊的生存尚未受到威脅,但是這項研究表明,海草不僅是窄頭雙髻鯊的棲息地,還是它們飲食的重要部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鯊魚:吃海草 消化效率像海龜
    原標題:科學家首次發現吃素的鯊魚!
  • 鯊魚也吃草 窄頭雙髻鯊腸道內發現專門消化植物的酶
    原標題:鯊魚也吃草 首種雜食性鯊魚獲確認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鯊魚是純粹的食肉動物。但美國一支聯合研究團隊最新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有一種窄頭雙髻鯊不僅吃肉,也以海草為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獲得確認的雜食性鯊魚。
  • 鯊魚也吃草?窄頭雙髻鯊具備雜食性動物消化能力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網站9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5日說,事實並非如此。窄頭雙髻鯊遵循雜食性動物的飲食規律,其中,海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研究的合著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生態學及進化生物學專家薩曼莎·莉在接受法新社記者的採訪時稱:「直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認為,食入海草是這些鯊魚在捕獵生活在海草床中的螃蟹等食物時意外攝入的。」報導稱,然而莉和一個團隊發現,海草在窄頭雙髻鯊的日常食物中能佔到62%。窄頭雙髻鯊的食物還包括其喜愛的甲殼綱動物和軟體動物。
  • 鯊魚也吃草 首種雜食性鯊魚獲確認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鯊魚是純粹的食肉動物。但美國一支聯合研究團隊最新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有一種窄頭雙髻鯊不僅吃肉,也以海草為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獲得確認的雜食性鯊魚。窄頭雙髻鯊是一種常見的小型鯊魚,廣泛分布於東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灣的淺海水域,主要捕食螃蟹、蝦、貝類以及小魚。此前有研究顯示窄頭雙髻鯊會攝入海草,但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鯊魚在捕獵隱藏於海草中的蝦蟹時偶然誤食的,並不會從中吸取營養。
  • 鯊魚也會吃草?研究發現窄頭雙髻鯊能高效消化海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你是否想過《海底總動員》裡那條「素食者」鯊魚到底吃什麼?我們或許可以從窄頭雙髻鯊身上尋找答案。這種小型鯊魚並非完全以植物為食,但它們確實會吃下大量的海草。而且,它們並不只是把海草吞進肚子裡,沒經過消化就排洩出去。
  • 誰說鯊魚都吃葷?研究發現:鯊魚是個"彈性素食者"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生態和進化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表示,窄頭雙髻鯊(bonnethead sharks)之前被認為在食物選擇方面完全是一種食肉動物,但是最新觀察發現它們能夠從海草中吸收營養物質,並進行消化。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種雜食性鯊魚,從而改變了科學家對鯊魚的認知,以及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  Evelyn Zhang • 2018-09-10 09:23:07 來源:前瞻網
  • 鯊魚也吃草?科學家發現一種吃海草的小型鯊魚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如果鯊魚也吃草,是不是有點萌?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就是一種恐怖的肉食動物,電影裡狂虐的渲染更是讓人對這種動物敬而遠之。但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鯊魚,其食物竟然包括海草。
  • 吃素?扮清宮戲?你竟然是這樣的鯊魚!
    鯊魚是海洋中兇猛的獵手,在我們的印象裡,只要鯊魚出現在海中,就一定會給各種小動物帶來可怕的災難。你知道嗎?其實鯊魚也有「吃素」的!而且吃素的鯊魚還來自大名鼎鼎的雙髻鯊家族!吃素的鯊魚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它們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 長期吃素的副作用——科學家的驚人發現!
    這麼說來,吃素究竟對血管硬化有無預防及治療的效果?長期素食對身體健康有何影響呢?醫學科學家提出了十多年來極有學術價值的調查結果。他們運用血液自動分析器、蛋白質電氣泳動器、同位素測定器、心電圖、X光、眼底鏡等現代醫學儀器和方法,從多角度來分析長期素食對人體的影響。調查普及各地幾十處地方,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接受調查的一共有394人,他們的吃素時間從一年以上,最長達七十二年不等。
  • 動物的消化能力比人類強嗎?
    有科學家通過X光成像技術,能夠清晰看到一隻小鼠在蛇體內的消化過程。雖然吞食一隻小鼠只需要5——6分鐘的時間,但完全消化卻需要5——6天的時間,消化高峰出現在進食後22——25小時內。如果吃的食物多,消化過程則更久。也就是說,蛇的消化過程極其緩慢。因此,蛇「吃得快」並不等於「消化好」。由於蛇的生存環境限制,蛇養成了特殊的生存習慣:它可以數月不吃東西,然後敞開肚子美美地飽餐一頓。
  • 我科學家發現纖維素降解新機制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李多川教授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了纖維素氧化降解的新機制,首次鑑定出多糖單加氧酶可以氧化降解纖維素分子結構中的碳6位,為提高纖維素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徑。該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生物燃料的生物技術》上。
  • 科學家發現「超級酶」讓消化PET塑料垃圾速度提高6倍
    早在 2018 年,來自日本京都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對 PET 塑料有天然「食慾」的細菌--大坂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從而為那些常見的塑料汙染形式提出了低成本解決方案。現在,科學家以大坂堺菌為基礎設計了全新「超級酶」,從而讓塑料垃圾的消化速度提高 6 倍。
  • 科學家首次發現吃草的鯊魚 體型"嬌小"頭部呈鏟狀
    在人類的想像中,鯊魚通常被認為是大海中頂級的捕手,嗜血成性並高度進化成食肉一族。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這群生物最基本的理解,至少存在著一種吃海草的鯊魚,並且在其消化過程中練就了一套適應食草的消化系統。最早有研究指出有食草性鯊魚存在實際上是在2007年。
  •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發現吃海草的"窄頭雙髻鯊"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如果鯊魚也吃草,是不是有點萌?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就是一種恐怖的肉食動物,電影裡狂虐的渲染更是讓人對這種動物敬而遠之。但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鯊魚,其食物竟然包括海草。
  • 外媒:雜食性鯊魚首次被發現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網站9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5日說,事實並非如此。窄頭雙髻鯊遵循雜食性動物的飲食規律,其中,海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儘管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們一直知道,窄頭雙髻鯊食入大量海草,但並不認為它從中獲取任何養分。
  • 動物所揭開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之謎
    10月17日,PNAS在線刊登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揭示了大熊貓如何藉助腸道微生物消化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的機制。
  • 幾丁質酶參與水稻纖維素合成
    細胞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複雜多糖網絡結構,為植物體提供機械支撐。水稻細胞壁研究對於抗倒伏等農藝性狀的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 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
    植物纖維大都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那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有什麼區別。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於大多數植物細胞壁中,主要組成成分是植物纖維素,植物纖維素主要有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組成。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構成成分不同。纖維素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於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一種多糖,佔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 最新研究揭開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之謎
    2011年10月17日PNAS在線刊登了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揭示了大熊貓如何藉助腸道微生物消化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