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開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之謎

2021-01-12 和訊網

  2011年10月17日PNAS在線刊登了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揭示了大熊貓如何藉助腸道微生物消化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的機制。

  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分類上屬食肉目,具有食肉動物典型的消化系統。但它卻特化以竹類為食,無疑是典型的素食者。竹子是一種高纖維和低營養的食物,已有的研究表明,大熊貓除消化竹子中90%以上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物質外,還能利用約8%的纖維素和27%的半纖維素。然而,2010年公布的大熊貓基因組卻未能發現大熊貓具有編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消化酶的基因。大熊貓是如何消化利用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的,一直是未解之謎。

  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研究組分析了來自15隻健康大熊貓新鮮糞便的腸道菌群的5000多條16s rRNA基因序列,發現野生大熊貓腸道菌群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高比例的梭菌綱物種,在梭菌綱物種中有1400多條序列來自梭菌類群I,180多條序列來自梭菌類群XIVa,這兩類群是已知能消化纖維素的細菌類群。課題組進一步採用新一代測序技術,測定了其中3隻野生大熊貓腸道菌群的宏基因組。在三個野生個體中都發現了纖維素酶、β-葡萄糖苷酶、1,4 -β-木糖苷酶木聚糖以及1,4 -β-木聚糖酶的相關編碼基因,而且大部分來自梭菌屬物種。宏基因組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大熊貓腸道菌群能消化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梭菌類物種扮演了重要角色。大熊貓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已產生一系列適應進化特徵,如發達的牙齒、頜骨、偽拇指、豐富的腸壁絨毛以及腸道菌群等來適應與克服竹類這一特殊食物。

  該論文發表後,Nature、BBC、CNN和National Geographic等媒體進行了採訪報導。

  該研究得到科技部973項目、國家基金委和中國科院方向性項目資助。文章連結: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10/11/1017956108.abstract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動物所揭開大熊貓消化竹子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之謎
    10月17日,PNAS在線刊登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動物生態與保護遺傳學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Evidence of Cellulose Metabolism by the Giant Panda Gut Microbiome,揭示了大熊貓如何藉助腸道微生物消化竹子中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的機制。
  • 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原標題: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5日發布消息稱,該基地科研人員牽頭的一項研究證實:大熊貓並不能從竹子的纖維素中獲取必需能量,它們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是這種食物分布廣泛、生長迅速且擁有高含量澱粉等,是一種生存「性價比」較高的食物。
  •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時間:2015-12-25 09: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的食物裡一共包括63種竹子,真不少呢。
  • PNAS:大熊貓如何以竹子為食茁壯成長
    科研人員發現了幫助大熊貓以竹子為食茁壯成長的消化道微生物。擁有類似於食肉動物的胃腸道的大熊貓的飲食習慣長久以來讓科研人員感到困惑。大熊貓是一種雜食性的熊,每天消耗至多12公斤竹子,它缺乏幫助草食動物消化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它們是纖維性植物飲食的主要成分)的酶。Fuwen Wei及其同事使用了基因測序技術來發現生活在大熊貓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希望發現消化纖維素的共生體——而此前的嘗試沒能發現它們。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大熊貓的食物其實大熊貓的胃部根本消化不了竹子,這是因為竹子中有非常多的纖維素,消化系統無法消化這些食物,所以大熊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拉很多粑粑,粑粑中有非常多的纖維素,有一些廠家會回收大熊貓的粑粑,用粑粑中的纖維素來製作紙張。
  • 大熊貓的飲食情況你了解嗎?
    大熊貓吃什麼?大熊貓可是中國的國寶,這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要問大熊貓吃什麼?你肯定會很快回答,吃竹子!但是,你知道它們吃什麼竹子嗎?吃的竹子有多少營養?怎麼把竹子吃到嘴裡?是怎麼消化的?不知道了吧,來看看大白是怎麼說的吧。
  • 黑竹溝發現一大熊貓,都以為它只吃竹子,沒想到還吃山羊,食蜂蜜
    黑竹溝位於四川省峨眉山西南,這裡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號稱「恐怖之溝」,由於自然條件複雜,生態原始,物種珍稀,曾被國內外稱為「中國百慕達」。由於黑竹溝藏有不少未解開的「謎」,黑竹溝這片200多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至今充滿著神秘色彩。 不僅如此,這塊土地上還有很多奇怪的野生動物。
  • 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
    植物纖維大都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那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有什麼區別。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於大多數植物細胞壁中,主要組成成分是植物纖維素,植物纖維素主要有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組成。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構成成分不同。纖維素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於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首先是竹子沒有營養,而且富含大量難以消化的纖維素,即使是食草動物都不願意以此為食,所以沒有物種能夠與它們爭奪食物。再者,竹子生長旺盛,每年都能夠萌發大量的竹子,滿足它們對食物的需求。另外,由於沒有食草動物取食竹子,所以竹林中很少有其他食草動物,相應的食肉動物也較少,這使得大熊貓能夠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下進食。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首先是竹子沒有營養,而且富含大量難以消化的纖維素,即使是食草動物都不願意以此為食,所以沒有物種能夠與它們爭奪食物。 再者,竹子生長旺盛,每年都能夠萌發大量的竹子,滿足它們對食物的需求。
  • 大熊貓喜歡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扎破嘴?不愧是國寶
    世界上的大熊貓都是中國產出的,看著憨態十足、圓滾滾、胖嘟嘟的貓熊(別名)靈活地像水蛇一般瀟灑自如。沒有人不為之心動。連本國人都為之痴迷,熊貓娃娃幾乎是每個小朋友的玩偶!更不用說在世界各國的遊客為了目睹大熊貓千山萬水專程趕來擠爆中國的「門檻」。
  • 熊貓,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竹子呢?
    關於大熊貓從雜食到植食的演化過程,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大熊貓正走進演化的死胡同,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物種,它是從8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因此,大熊貓本來就是食肉動物,幾百萬年來一直以難以食用、味道不佳的竹子為食,如何消化這些纖維?
  • 大熊貓不只吃竹子,雖被歸類到了肉食動物,但以草食為主
    非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幾乎是將竹子視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竹子佔大熊貓全年食物量的99%,剩下的1%包括蜂蜜、雞蛋、魚、山藥、灌木葉、桔子和香蕉等。圈養大熊貓除了主要採食竹類外,還可獲得少量的精飼料、水果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
  • 竹子倒下砸中大熊貓,國寶的反應讓人讓一慌,原來你是這樣的熊
    竹子這種食物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也有相當的藥用價值,竹筍具有清熱化痰,緩和脾胃等作用和功效,人類使用竹筍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消食還可以預防疾病。大熊貓除了喜歡吃竹筍那就是竹子了,一般竹子都在地上一片片的生長。如果說竹筍適宜人和動物吃,那麼竹子這種堅硬的植物只是用來觀賞吧!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動物園將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大熊貓咱們都知道他們喜愛吃竹子,食素食,但是他們的祖先卻是以食肉為主的。大家知道嗎?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
  • 竹子開花之謎
    這下,那些可愛大熊貓的苦日子就到來了。區內共生活著100多隻大熊貓,約佔全國總數的10%,因此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也被稱為「熊貓之鄉」。箭竹是大熊貓主要的食物,開花的時間約為60到80年。箭竹每次從開花、結果到成長為新竹子,大概要10到30年的時間。
  • 國寶大熊貓的飲食轉變
    儘管它作為食肉動物進行了分類學分類,但大熊貓的飲食主要是草食性的,幾乎全部由竹子組成。然而,大熊貓仍然具有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以及食肉動物特定的基因,因此從竹子消費中獲得的能量和蛋白質很少。其消化纖維素的能力歸因於其腸道中的微生物。大熊貓天生就有無菌腸道,需要從母親的糞便中提取細菌來消化植被。大熊貓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動物,具有「獨特的適應性」,並且已經在竹林中生活了數百萬年。
  • 科學界爭論大熊貓吃竹子的演化時間
    大箭竹和華西箭竹等7種竹子都是它們的最愛。一直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大熊貓從兩百萬年前開始就專食竹子了。但近日在線發表於《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一篇文章挑戰了這種觀念。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領導的團隊與西華師範大學、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南保山博物館、廣西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完成。研究人員採用了穩定同位素方法,通過比較古代和現代大熊貓骨骼和牙齒中穩定同位素的比例,系統地分析歷史上和現生大熊貓的食性及其生活環境特徵。
  • 大熊貓那麼懶,為何劍齒虎和猛獁象都滅絕了,它們卻沒滅絕?
    國寶熊貓其次大熊貓是一種憨態可掬的動物,它沒有攻擊性,平易近人,被網友戲稱為賣萌為生,它肥胖的身軀再加上可愛的黑眼圈,讓人一看就會被它深深吸引,無法自拔。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熊貓之所以被列為國寶,是因為它是一種史前生物,根據研究,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1200萬年,比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歷史還要悠久,所以大熊貓又被稱作「活化石」。
  • 吃不到新鮮竹子 為什麼熊貓大毛和二順必須回國?
    為什麼熊貓「大毛」和「二順」必須回國?  吃不到新鮮竹子熊貓只有回國?還真是!飼養熊貓必須要鮮嫩足量的竹子。  據央視新聞報導,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裡動物園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大毛」和「二順」送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