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2020-12-03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熊貓為什麼吃竹子不會劃傷嘴巴,其實是因為它挑食,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挑食,甚至因為挑食把自己變成了國寶。

不信,你看。

大熊貓的食物

其實大熊貓的胃部根本消化不了竹子,這是因為竹子中有非常多的纖維素,消化系統無法消化這些食物,所以大熊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拉很多粑粑,粑粑中有非常多的纖維素,有一些廠家會回收大熊貓的粑粑,用粑粑中的纖維素來製作紙張。

食草動物之所以能消化植物中的纖維素,是因為食草動物有四個胃,其中最大的是瘤胃,而瘤胃並不是用來消化食物的,而是相當於一個發酵缸,瘤胃中的胃酸很低,所以微生物能夠在這裡會將食物分解,分解之後的營養物質才能夠被食草動物吸收。

除此之外,反芻動物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將瘤胃中的食物反芻到嘴巴中,嘴巴研磨之後再次進入到瘤胃中。也就是說,食草動物吃的草根本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餵給自己體內的微生物,自己吸收的是微生物分解後的營養物質。

而大熊貓,在遠古時期屬於猛獸,以肉食為生,結果在遭遇能量危機之後,當地的大型動物減少,使得它只能以植物為生。然而它的胃部仍舊是消化肉類的胃部,也就是只有一個胃,而且胃酸極高,微生物根本沒法在胃部生存,所以也沒微生物幫助它們分解竹子中的殘渣,導致它們只能吸收非常少的營養物質。

我們知道,竹子本身營養價值非常低,如果大熊貓以植物為食時,能夠換一種口味,以營養價值較高的植物為食可能就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瀕臨滅絕。但由於大熊貓非常挑食,只吃竹子,使得它能夠從竹子中獲取的營養物質有限,所以大熊貓只能每天醒來就吃竹子,吃完就睡才勉強活到了今天。

如果不是遇到了人類,或許它也已經滅絕了吧。

大熊貓為什麼不會劃傷嘴巴?

大熊貓吃竹子之所以不會劃傷嘴巴,這要涉及到它挑食的另外一個方面了。大熊貓不僅對食材挑食,就連食材的品種也挑。

我們國家有非常多品種的竹子,就連大熊貓所在地四川都有300多種種子,但是大熊貓只挑其中的20多種吃。這還不算,它們還尤其喜歡其中的兩款竹子:冷箭竹和缺苞箭竹。

這是因為這兩種竹子富含水分,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大熊貓在吃這兩種竹子時,輕易不會劃傷嘴巴。

雖然大熊貓比較喜歡這兩種竹子,但它們可不是什麼部位都吃的,而是非常的有講究。

大熊貓在不同的季節,食用的竹子部分不一樣,在春天時,它們會吃鮮嫩多汁的竹筍和嫩竹,此時的竹筍和嫩竹營養價值較高,富含水分,使用起來不扎口。

在夏季時,大熊貓會食用當年新生的竹子,此時的竹子還沒有木質化,沒有較厚的纖維片,吃起來也不費力氣。除此之外,大熊貓在吃竹子時,並不是什麼竹子都吃,它們會挑挑揀揀,只撿自己喜歡的部分吃。

在秋冬季節時,雖然沒有了竹筍和鮮嫩的竹子,但它們也不會直接以竹竿為食,而是只吃竹葉。相信你一定看到過國外的報導,大熊貓的食材竹子每周都要空運過去,這是因為大熊貓對食物的新鮮度要求非常高,一旦食材不新鮮,它們就會絕食抗議。

也就是說,大熊貓雖然以竹子為食,但它才不會傻到吃又硬又幹又沒有營養價值的竹竿,人家吃的可都是竹子中的精華。

看到這裡,你就能明白為什麼大熊貓能夠是國寶了吧。

總結

大熊貓之所以以竹子為食,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這是因為大熊貓所在的地方,缺乏大型動物,而捕食小動物所耗費的能量,比獲取的能量更多,非常不划算,所以它們只能以植物為食。

當地的植物雖然較多,但只有竹子隨處可見,能夠讓它們不用長時間尋找食物,在家門口就能夠獲得食物。

即使如此,大熊貓能夠從竹子中獲取的營養價值也有限,為了生存,它們只能儘可能地節約能量,所以它們的行動速度非常慢,做什麼事都是慢悠悠的。

幸好它們生活的地方也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大熊貓不必奔跑躲避它們,才使得大熊貓能夠在當地僅靠竹子就存活到現在。

不過,遇到人類之後,大熊貓的生活明顯改善了,雖然它們仍然以竹子為食,但飼養員們也會時不時地為它們加一些營養價值更豐富的食物。

相關焦點

  • 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大熊貓喜歡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扎破嘴?不愧是國寶
    世界上的大熊貓都是中國產出的,看著憨態十足、圓滾滾、胖嘟嘟的貓熊(別名)靈活地像水蛇一般瀟灑自如。沒有人不為之心動。連本國人都為之痴迷,熊貓娃娃幾乎是每個小朋友的玩偶!更不用說在世界各國的遊客為了目睹大熊貓千山萬水專程趕來擠爆中國的「門檻」。
  •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竹子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真有那麼好吃嗎?國寶熊貓長得憨厚可愛,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貓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愛吃竹子。其實大熊貓屬熊科,體型大,同樣有著尖銳的犬牙,本應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時間:2015-12-25 09: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的食物裡一共包括63種竹子,真不少呢。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媽媽聽了微微一笑,回答道:"不是我們不給它吃好的,竹子對大熊貓來說,就是它最好的美食了啊!"小明不解地看著媽媽。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
  • 經濟學人 | 大熊貓為什麼吃竹子?
    眾所周知,大熊貓通常只吃竹子,那麼它是從古至今一直以竹子為食呢,還是因為某種原因在進化的過程中才形成這種獨特的飲食習慣,本文將探討大熊貓以竹子為食的原因。大熊貓不僅僅是食草動物,還是單食主義者,它們除了吃竹子外,幾乎不吃其他任何東西。魏輔文想知道這種向單一飲食轉變的過程是何時發生的。答案是,比所有人預想的時間都要早得多。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導語: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 ,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難以從我國運輸新鮮竹子;加拿大官方表示:旅居加拿大的兩隻中國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將被提前兩年送回中國。
  • 國寶大熊貓吃竹子三部曲,竹子再硬也不怕
    提到大熊貓糰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黑白相間的圓滾滾的「肉球」正在一本正經地享用著竹子美餐,憨態可掬。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吃穿住行都特別講究的。可是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很硬的,還很容易被刺傷,那為啥熊貓們吃起來如此享受呢?
  •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只要我們提到熊貓,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一種胖乎乎軟糯糯的生物,一直以來這個生物給我們帶來的印象都是十分可愛的,但是在野外的熊貓並不是蠢萌蠢萌的,市一中戰鬥力非常高的兇猛生物。
  • 吃竹子的猴子你見過嗎?比大熊貓更愛竹子,卻因人類瀕臨滅絕
    說起來,如果問大家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竹子,這也讓很多朋友都會產生一個誤區,誤認為大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不過,事實上大熊貓卻是如假包換的肉食性動物。經過動物學家的研究,在遠古時期,大熊貓也是吃肉的,不過,後來大熊貓體內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這讓大熊貓覺得肉吃起來一點都不美味,反而是青青綠綠的竹子,看起來更要清脆可口,於是,竹子就取代了肉,成為了大熊貓最愛的食物。
  • 大熊貓力大無窮,堪稱食物鏈頂端生物,為何選擇了吃竹子?
    在所有熊類生物中,沒有一個比大熊貓更受關注,也沒有一個比大熊貓更「慫」的。別的熊吃肉,再不濟也抓抓魚,吃一吃山裡的野果,但大熊貓不,大熊貓的一生主要食物只有竹子,雖然它體型龐大,力大無窮,像極了森林王者。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強大,最後卻選擇了吃竹子。
  • 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原標題: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5日發布消息稱,該基地科研人員牽頭的一項研究證實:大熊貓並不能從竹子的纖維素中獲取必需能量,它們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是這種食物分布廣泛、生長迅速且擁有高含量澱粉等,是一種生存「性價比」較高的食物。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動物園將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大熊貓咱們都知道他們喜愛吃竹子,食素食,但是他們的祖先卻是以食肉為主的。大家知道嗎?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
  • 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它們要吃竹子呢?
    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它們要吃竹子呢?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相信每次提到熊貓大家腦海中出現的都是一個胖胖的萌熊,一直以來熊貓給人的印象都是可愛萌萌噠,然而熊貓的本性並不是這樣的,熊貓的戰鬥力非常強,它的牙齒的咬合力僅次與鱷魚,只是現在生存環境沒有能夠威脅到他們的,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熊貓給你的感覺就是可愛,那麼如此可愛的大熊貓的祖先又是什麼樣的呢?是和熊貓的本性一樣,還是走可愛風呢?
  • 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不是竹子也不是竹葉
    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了。我們知道,大熊貓是主食是竹子,但是實際上大熊貓應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肉食性動物,直到今天,大熊貓的消化器官仍然保留著食肉動物才有的特點,比如說他們的消化道非常短,而且沒有盲腸。那麼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
  •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18183首頁 支付寶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來源:網絡
  • 熊貓,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竹子呢?
    關於大熊貓從雜食到植食的演化過程,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大熊貓正走進演化的死胡同,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物種,它是從8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因此,大熊貓本來就是食肉動物,幾百萬年來一直以難以食用、味道不佳的竹子為食,如何消化這些纖維?
  • 從吃肉到吃竹子,能否說明大熊貓進化的失敗?
    肉不好捉,竹子遍地都是。所以僅僅從吃肉到吃竹子說熊貓進化失敗是很不妥當的,在清朝時熊貓的數量還相當可觀,它們能生存了800萬年,正說明其進化的成功。而且但是如今的大熊貓也不是絕對不吃素,只是對一種動物而言,食物是最重要的生存因素,而肉食難以捕獲,隨處可見的竹子卻很難被消滅,因為竹子的繁殖能力很強,靠根系就可以繁殖。於是熊貓轉而吃竹子,但是竹子為草本植物,能過夠為熊貓提供的營養很少,因此它們就需要一天大多數時間用來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