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動物園將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
大熊貓咱們都知道他們喜愛吃竹子,食素食,但是他們的祖先卻是以食肉為主的。大家知道嗎?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
大熊貓總以它可愛憨厚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印象裡它就吃竹子,什麼也不吃。但是實際上它是吃肉的,是雜食性動物。
根據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熊貓的身體其實適合吃肉,其身體內部結構很像食肉動物。但是它的消化系統已經不太適應吃肉了。
這是由於它們生活的區域沒有能足夠供給它們食用的動物。只有竹鼠之類的小型動物。
這種小型動物完全不能填飽大熊貓的肚子,因此,大熊貓只能以吃竹子來維持生命,偶爾吃一兩隻竹鼠當做小零食來打發時間。因為這還演化出了第六指來吃竹子用。
所以我們現在看來他吃竹子,其實它並不是喜歡吃竹子,而是不得不吃。
有人問了,那現在我們國家生活這麼好。大熊貓還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現在吃肉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前面講過了,大熊貓的消化系統改變了,他已經不太適合長期食肉為主,因為它吃多了身體受不了,會拉稀、嘔吐。
而且由於大熊貓本身是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還不一樣,沒有食草動物的儲存食物的胃和巨大的盲腸。
所以為了身體需要的營養,它只能快吃快拉、隨吃隨拉,
成年大熊貓,一天吃掉40斤的竹子,或者60~76斤的竹筍。
同時一隻大熊貓基本上每天排100團以上的糞便。約20多斤糞便。
這數量真是相當驚人,一般家庭還養不了小傢伙們呢。
如果要是把這些竹子轉化成肉,這一天的開銷,就能讓一個動物園承受不了,竹子都這麼多呢,要是都吃肉的話,成本太高了。
更何況熊貓再怎麼可愛,人畜無害,身體裡都會有野性。長時間吃肉的話,有可能會激發出它身體的野性。可能以後會傷害到飼養員和遊客們。
因為這些原因,大熊貓到現在還在一直吃竹子竹筍。
大熊貓可不是什麼竹子都吃的,稍微老一點的竹子他們可不吃,要不加拿大能把它們送回家嗎?
大熊貓最愛吃新鮮嫩嫩的冷箭竹、水竹,墨竹,尤其愛吃竹筍。它們每年都會準時去某一個地方去吃竹筍,都知道這個地方的產量高質量又好,小傢伙們能不喜歡嗎?
所以說大熊貓是雜食動物,不僅吃竹子,也吃肉呦(不可多吃)。
截至2013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1864隻。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00隻。
大熊貓不僅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國寶」,還是中國國際形象代表。它曾經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發展對外友好關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深受國內外人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