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熊貓來,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呆萌憨厚的可愛模樣,作為我國的國寶,萌萌的大熊貓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代名詞之一。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熊貓在遠古時期攻擊力十分強悍
這還要從它的祖先說起。根據資料記載,熊貓出現的時間早於人類,在800萬年前,就有一種與熊貓很相似的動物,人類把它稱作「始熊貓」。由於它是擬熊進化而來的,即使它的身形沒有現在的大熊貓高大,但在激烈鬥爭的遠古時期,它仍然有著十分強悍的攻擊力。這份攻擊力隨著自然界數億萬年的演變,並沒有完全退化。
此後在自然界的演變中,大熊貓有了非常多的食物競爭者,很多大型生物都會選擇吃其他弱小的動物。雖然大熊貓攻擊力十分強勁,但在今天我們也能看到它是不屑於和其他動物爭搶的,所以在遠古時期它們也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開始吃植物。由於植物的能量補充源源比不上肉食動物,所以我們能看到大熊貓是一直在吃的狀態。
熊貓的牙齒非常堅硬,可以很好的不斷吃竹子
竹子是非常堅硬的,大熊貓在吃的時候我們能聽到非常清脆的聲響。而大熊貓之所以可以吃如此堅硬的竹子,是因為它的牙齒與下巴。大熊貓嘴巴周圍的肌肉是非常硬實的。而它的牙齒非常大,這就決定著它可以源源不斷的吃這些堅硬的竹子,絲毫不會有壓力。反而這些堅硬的竹子在經過牙齒的咀嚼後,變得更容易消化了。
雖然大熊貓現在是素食動物,但是由於竹子的能量比不上肉食,這就意味著雌性大熊貓哺育幼崽的時候比較困難。很多剛出生的小熊貓,體重只有100多克。飼養員在哺育幼崽的時候,會非常的盡心盡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大熊貓並不是天生的素食主義者,由於自然環境的不斷演變,它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生存習慣,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小編相信有了飼養員和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大熊貓一定可以在有限的領土內自由自在的生存,更好的繁育後代,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關於大熊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