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2020-12-02 騰訊網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大熊貓的演化

大約在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就已經出現了,從外表上看,始熊貓就像是一個較大的狐狸,在當時以雜食為生,並且花色並不是現如今的黑白分明,而是全身灰不溜秋,看起來沒有如今大熊貓這麼憨態可掬。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它們生活的地方還存在著許多大型掠食者,比如:劍齒虎、獨角犀等,在它們眼皮底下生存,當然要依靠偽裝色來保護自己,它們甚至還以腐肉為生,一點也沒有其他食肉動物那麼霸氣的樣子。

就這樣,始熊貓逐漸演化,並演化成了小種大熊貓,在小種大熊貓生活的年代,它們所面臨的環境更加惡劣,這是因為在當時處於第四紀大冰期,冰山不斷向南推移,使得許多動物喪失了原本的棲息地,幸運的是秦嶺一帶有許多山脈能夠阻攔寒冷地區的冷空氣,使得這裡成為了第四紀大冰期時生物避難所,大量動物都從各處遷徙到了這裡避難。

由於許多動物遷徙到了這裡,使得這裡的生態競爭更加惡劣,食草動物們搶奪最有利的位置吃鮮嫩多汁的植物;食肉動物則佔據各個生態位捕獵,大熊貓為了不與其他生物發生食物競爭,選擇了以竹子為食。當然,在這一時期它們品嘗鮮味的基因也丟失,也就是嘗不出肉類的味道,使它們能夠更加專注地以竹子為食。

沒想到,這種轉化在關鍵時刻救了它們一命。首先是竹子沒有營養,而且富含大量難以消化的纖維素,即使是食草動物都不願意以此為食,所以沒有物種能夠與它們爭奪食物。

再者,竹子生長旺盛,每年都能夠萌發大量的竹子,滿足它們對食物的需求。

另外,由於沒有食草動物取食竹子,所以竹林中很少有其他食草動物,相應的食肉動物也較少,這使得大熊貓能夠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下進食。

就這樣大熊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生態位,此時的它們體型也變得更為碩大,憑藉著較大的體型,再加上它們尖銳的牙齒和爪子,即使是食肉動物也不敢對它們下手,因此大熊貓才得以被保留下來,並逐漸演化成了如今的大熊貓。

大熊貓並不適應以竹子為食

儘管大熊貓憑藉著吃竹子這一習性,躲過了第四紀大冰期那場滅絕危機,但實際上它們的腸胃並不適宜消化竹子。

我們知道,竹子中有許多纖維素,這些纖維素很難被胃部消化,甚至是食草動物都無法消化,但是食草動物胃部胃酸較低,微生物能夠在胃部生存,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這些纖維素消化成易於被食草動物消化的脂類分子。

大熊貓體內缺乏這種微生物,所以它們對竹子的利用率並不高,如果你仔細觀看大熊貓的糞便你會發現,它們進食多少食物,就會拉出多少糞便,而且糞便裡仍舊能夠看到竹子的葉子和竹竿結構。

另外,大熊貓的腸道還保留著食肉動物的腸道,它們的腸道較短,這也意味著食物進入消化道之後很快就會被排洩出來,無法得到充分地吸收。而真正的食草動物腸道非常長,這意味著食物能夠在消化道停留更長時間,能夠榨乾食物中的每一分營養。

正是因為大熊貓無法從竹子中獲取足夠的營養,所以大熊貓才需要節約能量,它們會儘量減少自己的能量消耗,比如:行動時慢吞吞地,保持長時間睡眠。

當然,為了攝取足夠的營養,大熊貓需要每天長達1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來進食。在動物園中飼養的大熊貓,為了保障它們的營養,飼養員們也會為它們添加高營養的奶粉、肉類食物等。

生活在野外的大熊貓,則會通過捕食「中暑」的竹鼠,昆蟲等偶爾改良一下夥食,但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仍然以各種竹子為食。

總結

儘管大熊貓的主要食物是竹子,但它們的身體結構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的身體結構和食物不匹配,所以它們對植物的利用率非常低,但幸運的是,它們的食物分布足夠廣泛,而且很容易復甦,使得它們不用遠距離遷徙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再加上它們的體型較大,能夠威懾其他食肉動物,使得它們不用花費能量用來奔跑。

正是憑藉著這項本領,才使得它們沒有滅絕,更加幸運的是它們又遇到了人類,人類喜歡它們憨態可掬的外表,被它們鐵憨憨的表情所俘獲,不僅為它們建立保護區,還將它們照顧地非常好,所以大熊貓暫時沒有滅絕的危險。

相關焦點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時間:2015-09-21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國寶的實力可不像它們的外表那麼弱,光牙齒的咬合力就強過大多數肉食猛獸,野生大熊貓曾經有獨自力敵幾隻狼還毫髮無損的記錄。
  • 吃竹子使得基因改變,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到底為了啥?
    可以說,大熊貓在長期的演化中掌握了獨特的「生存密碼」,如果回到數百萬年前,大概很少有人會對著揮舞利爪、張開大嘴、啃咬獵物的它,喊出「萌萌噠」三個字,畢竟那時的大熊貓,還是個實打實的食肉動物。大熊貓的祖先祿豐始熊貓,生活在大約800萬年前,那個時候的生活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基本上以溫暖潮溼的雨林和沼澤地帶為主,食物資源相當豐富。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大熊貓:表面上吃素的食肉動物?
    圖片來源:MIKE BLAKE, REUTERS大熊貓是不折不扣的食草動物,但它卻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食肉目(Carnivora),此稱謂之下的幾乎所有動物——狗、 貓、鬣狗、鼬鼠、貓鼬、浣熊等等——都吃肉。然而大熊貓除了竹子之外幾乎不吃別的,這使它成為了食草動物。至少表面上看如此。
  •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竹子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真有那麼好吃嗎?國寶熊貓長得憨厚可愛,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貓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愛吃竹子。其實大熊貓屬熊科,體型大,同樣有著尖銳的犬牙,本應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動物園將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大熊貓咱們都知道他們喜愛吃竹子,食素食,但是他們的祖先卻是以食肉為主的。大家知道嗎?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
  • 研究顯示大熊貓吸收營養的結構更像食肉動物
    新華社華盛頓5月2日電(記者周舟)中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團隊發現,從消化吸收營養結構上看,以竹子為主要食物的大熊貓屬於食肉動物,而非食草動物。  新近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熊貓日常攝入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數量更接近「超級食肉動物」,而吸收的能量約半數來自蛋白質,這與狼和野生貓科動物相近。
  • 10個冷知識:食肉目的大熊貓除了竹子,還喜歡吃什麼肉
    10個冷知識:食肉目的大熊貓除了竹子,還喜歡吃什麼肉雞蛋01.雖然雞蛋很有營養,但雞蛋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質,如果給正在發燒的人吃下,會在體內產生更多的熱量,更不利於降溫。河馬05.河馬雖然體型看起來比較笨拙,但它如果用全力奔跑,最快速度也能達到每小時50公裡左右,比相同體型的很多動物要靈敏許多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每每看到大熊貓胖乎乎的身軀,邁著內八字慢吞吞地行走,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就讓人忍俊不禁。大熊貓除了有一副可愛的外表外,還有很多美好的稱呼啦,比如 "活化石"、"中國國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這麼個可愛的寶貝,怎麼不給它吃好點,怎麼僅給點竹子就打發了呢?」,小明百思不得其解。
  • 這種動物只吃竹子,卻是食肉動物,曾經皇帝還養它來打仗!
    特別是看見它們吃竹子的可愛模樣,真的是想抱回家熊貓不僅是我國的國寶,即使是在其他國家,它也用它的呆萌屬性,讓一群人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真的是連熊貓拉的屎都是香的,雖然這的確是個事實,不過除了可愛,熊貓還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 食肉動物愛吃草?食草動物也吃肉?背後真相沒那麼簡單
    在許多人的腦海中,動物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食草動物,一種是食肉動物,不過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食草動物會吃肉,食肉動物也會吃草。比如食草動物中的雪兔,它最喜歡吃的肉類就是松雞,還有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它之所以大部分時間只吃竹子,是因為周邊環境看不到可以吃的獵物,而且在進化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這才讓大熊貓改變了食肉的本能。不過偶爾也會吃一些竹鼠或者是小羊一類的動物。這就很奇怪了,明明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還會吃肉呢?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甚至有些小朋友會問大熊貓這麼弱,是怎麼躲過野獸攻擊的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大熊貓弱小躲著野獸,而是因為沒有野獸去攻擊它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最早的熊貓,8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它們,爪子和牙齒都足夠鋒利,可以撕開獵物的皮毛。
  • 熊貓明明是熊 為什麼要叫做熊貓?吃的還是竹子?
    目前的說法比較靠譜的是熊貓在被近代發現的時候,被認為是和小熊貓類似的動物,所以通過大小熊貓來區分。但因為大熊貓名氣更大,所以「熊貓」一般都被用來指大熊貓。熊貓為什麼作為一隻熊,每天都只吃竹子呢?所以北極熊也進化成陸地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咬合力比獅子老虎都要高。
  • 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的國寶大熊貓都有哪些天敵?
    大熊貓屬於熊科,是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的唯一哺乳動物。所以熊貓不是貓,是熊啊。作為一隻熊,大熊貓最開始也不是吃素的。最初他們也是食肉動物,只是經過長期的進化現在99%的食物都成了竹子。大熊貓是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且體型壯碩,體長1.2-1.5米,體重50-80 千克;但大熊貓性喜獨居,且行動稍顯遲緩。因此,面對天敵,大熊貓存在「遇強不弱,遇弱不強」的特點,多處於「尚可自保」的境地。大熊貓棲息地裡對熊貓構成威脅的一個是貂類,黃喉貂,紫貂等,一個是小型犬科動物,例如小型的狼,野犬等。
  • 大熊貓不只吃竹子,雖被歸類到了肉食動物,但以草食為主
    非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幾乎是將竹子視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竹子佔大熊貓全年食物量的99%,剩下的1%包括蜂蜜、雞蛋、魚、山藥、灌木葉、桔子和香蕉等。圈養大熊貓除了主要採食竹類外,還可獲得少量的精飼料、水果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
  • 科學界爭論大熊貓吃竹子的演化時間
    大熊貓從什麼時候開始以竹子為主食?最近,這個問題在科學圈引發了一次小小的爭論。作為食肉目動物,大熊貓已有八百萬年的演化歷史。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大熊貓的食性逐漸特化為以各種高纖維的竹子為食,佔其全年食物量的99%。
  •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只要我們提到熊貓,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一種胖乎乎軟糯糯的生物,一直以來這個生物給我們帶來的印象都是十分可愛的,但是在野外的熊貓並不是蠢萌蠢萌的,市一中戰鬥力非常高的兇猛生物。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也就是說,食草動物吃的草根本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餵給自己體內的微生物,自己吸收的是微生物分解後的營養物質。而大熊貓,在遠古時期屬於猛獸,以肉食為生,結果在遭遇能量危機之後,當地的大型動物減少,使得它只能以植物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