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2020-12-03 科學獵奇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大熊貓的食性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安靜吃竹子的美男子」,所以許多人認為大熊貓是食草動物。但是,千萬不要被它萌萌噠外表欺騙了,大熊貓可是食肉目下熊科動物的成員,而所有的熊科動物均為雜食性動物,而且大部分的熊科動物肉食的比例都在20%以上,像北極熊這種熊科動物,肉食比例已經達到了98.5%,不過與其他熊科動物不同的是,大熊貓的食物中99%都是植物,而且是竹子,只有1%的是肉食。

但是,也別小看這1%,正是這1%的肉食性,讓大熊貓依然保留了與其他熊科動物相同的牙齒結構以及消化道結構,也就是說,如果條件允許,大熊貓吃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實,大熊貓之所以有肉食的習性,是因為「祖傳」的因素很大。早在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就是純正的食肉動物,不過那個時候的始熊貓僅和一條狗那麼大。經過漫長的演化,大熊貓的祖先逐漸向高海拔的針、闊葉林遷徙,食性也跟著慢慢的改變,而正是這一改變,讓大熊貓與其他食肉動物衝突變少,進而生存到了今天,成為了「國寶」。

大熊貓是如何吃竹子的?

從大熊貓的進化史看,早在距今300萬年前,也就是始熊貓進化到小種大熊貓時,它就已經有了吃竹子的習性,不過在那個時期,小種大熊貓對於竹子並不是「情有獨鍾」的,只是食物中包含竹子。因此,大熊貓吃竹子的歷史保守估計也有300萬年了。

在這幾百萬年中,大熊貓逐漸把竹子從「輔食」變為了「主食」,所以對於吃竹子來說,大熊貓是最有經驗的。首先,是竹子的選取,並不是所有的竹子大熊貓都會吃,換句話說就是並不是竹子的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大熊貓的青睞。其中,粗壯的竹幹大熊貓一般是不會選擇進食的,它主要會選取竹子的嫩葉以及剛發出來的或者是較小的嫩枝。當然在有竹筍的季節,大熊貓的首選還是竹筍,因為竹筍的營養價值顯然要比葉子和樹枝高得多。

至於只竹葉就很簡單了,只需要用牙齒一擼,葉子就會留在嘴裡,簡單的咀嚼之後直接的吞咽,而對於小一些的樹枝,它通常會選擇用犬齒直接咬斷的方式,而它咬的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這種段在臼齒的簡單咀嚼後就會直接被吞下。

正是因為,大熊貓「狼吞虎咽」的進食方式,所以它的食道以及胃部的內壁都進化得比較厚,這樣就不容易被劃傷了。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劃傷嘴?

其實,看了大熊貓的進食方式,我們就能發現,竹子想要劃傷大熊貓的嘴實在太困難的。因為它選擇進食的竹子都是竹葉以及比較細的樹枝。而且即便是遇到比較粗的,大熊貓也會「剝皮」,大熊貓的熊掌是有「第六指」的,其實之所以要打引號,就是因為大熊貓的第六指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趾爪,而是「偽爪」(又稱偽拇指)。這個指的作用就是用來讓大熊貓完成抓握的動作的。就像我們五指併攏時大拇指的作用一樣,將竹子牢牢地固定在手中,然後送入嘴中,用牙齒像我們剝甘蔗一樣就比較堅硬的外殼去掉。

因此,葉子和細小的枝對大熊貓毫無傷害力,而且即便是遇到堅硬的竹子,大熊貓也能將竹子的外殼剝掉,所以,大熊貓吃竹子是不會傷到嘴巴的。

總結

經過了800多萬年的進化,大熊貓才擁有了99%以竹子為食的食性,而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的進化以便讓自己更好的進食,它的「偽爪」就是很好的證明。而在吃竹子時,大熊貓一段段的進食方式以及可以剝皮的能力,讓竹子是傷害不到大熊貓的。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劃傷嘴巴?
    大熊貓為什麼吃竹子不會劃傷嘴巴,其實是因為它挑食,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挑食,甚至因為挑食把自己變成了國寶。不信,你看。大熊貓為什麼不會劃傷嘴巴?大熊貓吃竹子之所以不會劃傷嘴巴,這要涉及到它挑食的另外一個方面了。大熊貓不僅對食材挑食,就連食材的品種也挑。我們國家有非常多品種的竹子,就連大熊貓所在地四川都有300多種種子,但是大熊貓只挑其中的20多種吃。
  • 大熊貓喜歡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竹子扎破嘴?不愧是國寶
    世界上的大熊貓都是中國產出的,看著憨態十足、圓滾滾、胖嘟嘟的貓熊(別名)靈活地像水蛇一般瀟灑自如。沒有人不為之心動。連本國人都為之痴迷,熊貓娃娃幾乎是每個小朋友的玩偶!更不用說在世界各國的遊客為了目睹大熊貓千山萬水專程趕來擠爆中國的「門檻」。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國寶大熊貓吃竹子三部曲,竹子再硬也不怕
    提到大熊貓糰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黑白相間的圓滾滾的「肉球」正在一本正經地享用著竹子美餐,憨態可掬。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吃穿住行都特別講究的。可是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很硬的,還很容易被刺傷,那為啥熊貓們吃起來如此享受呢?
  •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竹子有什麼好吃的?
    導語: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喜歡吃竹子?真有那麼好吃嗎?國寶熊貓長得憨厚可愛,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歡。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貓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愛吃竹子。其實大熊貓屬熊科,體型大,同樣有著尖銳的犬牙,本應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 大熊貓力大無窮,堪稱食物鏈頂端生物,為何選擇了吃竹子?
    在所有熊類生物中,沒有一個比大熊貓更受關注,也沒有一個比大熊貓更「慫」的。別的熊吃肉,再不濟也抓抓魚,吃一吃山裡的野果,但大熊貓不,大熊貓的一生主要食物只有竹子,雖然它體型龐大,力大無窮,像極了森林王者。 為什麼大熊貓這麼強大,最後卻選擇了吃竹子。
  •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時間:2015-12-25 09: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大熊貓的食物裡一共包括63種竹子,真不少呢。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導語: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 ,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難以從我國運輸新鮮竹子;加拿大官方表示:旅居加拿大的兩隻中國大熊貓「二順」和「大毛」,將被提前兩年送回中國。
  • 經濟學人 | 大熊貓為什麼吃竹子?
    眾所周知,大熊貓通常只吃竹子,那麼它是從古至今一直以竹子為食呢,還是因為某種原因在進化的過程中才形成這種獨特的飲食習慣,本文將探討大熊貓以竹子為食的原因。大熊貓不僅僅是食草動物,還是單食主義者,它們除了吃竹子外,幾乎不吃其他任何東西。魏輔文想知道這種向單一飲食轉變的過程是何時發生的。答案是,比所有人預想的時間都要早得多。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媽媽聽了微微一笑,回答道:"不是我們不給它吃好的,竹子對大熊貓來說,就是它最好的美食了啊!"小明不解地看著媽媽。媽媽繼續說道:"你有所不知,其實啊,大熊貓的祖先原本是食肉動物,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經歷了冰川導致的氣候突變,大熊貓大部被滅亡,只有少數殘存在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那些地區除了生長著大量竹子外,卻很難有供大熊貓捕捉的活的獵物,大熊貓不得不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從最初食肉,經過進化後主要吃竹子了。
  • 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它們要吃竹子呢?
    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它們要吃竹子呢?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相信每次提到熊貓大家腦海中出現的都是一個胖胖的萌熊,一直以來熊貓給人的印象都是可愛萌萌噠,然而熊貓的本性並不是這樣的,熊貓的戰鬥力非常強,它的牙齒的咬合力僅次與鱷魚,只是現在生存環境沒有能夠威脅到他們的,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熊貓給你的感覺就是可愛,那麼如此可愛的大熊貓的祖先又是什麼樣的呢?是和熊貓的本性一樣,還是走可愛風呢?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從吃肉到吃竹子,能否說明大熊貓進化的失敗?
    肉不好捉,竹子遍地都是。所以僅僅從吃肉到吃竹子說熊貓進化失敗是很不妥當的,在清朝時熊貓的數量還相當可觀,它們能生存了800萬年,正說明其進化的成功。而且但是如今的大熊貓也不是絕對不吃素,只是對一種動物而言,食物是最重要的生存因素,而肉食難以捕獲,隨處可見的竹子卻很難被消滅,因為竹子的繁殖能力很強,靠根系就可以繁殖。於是熊貓轉而吃竹子,但是竹子為草本植物,能過夠為熊貓提供的營養很少,因此它們就需要一天大多數時間用來吃喝。
  •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
    大熊貓和「始熊貓」到底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從吃肉變成吃竹子了?只要我們提到熊貓,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一種胖乎乎軟糯糯的生物,一直以來這個生物給我們帶來的印象都是十分可愛的,但是在野外的熊貓並不是蠢萌蠢萌的,市一中戰鬥力非常高的兇猛生物。
  • 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扎得滿口是血?
    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動物,現在怎麼會從食肉者變成食素者了呢?這跟它的生活環境變化有關。冰川襲擊之後,留存在四川、甘肅一帶的大熊貓只有逐漸改變食性,才能生活下去。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大熊貓從食肉變為食竹,它的臼齒也變得特別寬大,適於磨碎竹的纖維.大熊貓愛吃冷箭竹、墨竹、水竹,尤其愛吃竹筍。
  • 吃竹子使得基因改變,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到底為了啥?
    與此同時,始熊貓具備了一個捕獵者應有的所有利器,它們爪子鋒利用於撕扯、牙齒齒尖用於切割,想要頓頓有肉吃對它們來說不是難事,偶爾也吃點植物性飲食做調劑。後來在始熊貓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一支小種大熊貓,它們個頭不大,只有約1米長,飲食方面延續了始熊貓的食性,但較之更為廣泛,成為了一種雜食性的動物。
  •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時間:2015-09-21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國寶的實力可不像它們的外表那麼弱,光牙齒的咬合力就強過大多數肉食猛獸,野生大熊貓曾經有獨自力敵幾隻狼還毫髮無損的記錄。
  • 吃竹子的猴子你見過嗎?比大熊貓更愛竹子,卻因人類瀕臨滅絕
    說起來,如果問大家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竹子,這也讓很多朋友都會產生一個誤區,誤認為大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不過,事實上大熊貓卻是如假包換的肉食性動物。經過動物學家的研究,在遠古時期,大熊貓也是吃肉的,不過,後來大熊貓體內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這讓大熊貓覺得肉吃起來一點都不美味,反而是青青綠綠的竹子,看起來更要清脆可口,於是,竹子就取代了肉,成為了大熊貓最愛的食物。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難以運來足夠的新鮮竹子,所以加拿大的卡爾加裡動物園將提前兩年將兩隻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中國。大熊貓咱們都知道他們喜愛吃竹子,食素食,但是他們的祖先卻是以食肉為主的。大家知道嗎?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
  • 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原標題:大熊貓為何依然愛吃竹子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5日發布消息稱,該基地科研人員牽頭的一項研究證實:大熊貓並不能從竹子的纖維素中獲取必需能量,它們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是這種食物分布廣泛、生長迅速且擁有高含量澱粉等,是一種生存「性價比」較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