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為什麼不會生病?科學家把鯊魚泡在致癌溶液中,結果安然無恙

2020-12-03 黑洞追隨者

審核-小文

我們對於鯊魚並不陌生,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見到鯊魚的存在,而它們的形象也都是兇狠殘忍。作為一種可以在海洋中快速遊動的生物,鯊魚的體型呈現的是紡錘形,頭部的兩側都會有鰓裂,絕大部分都是灰色。雖說我們在影視作品當中所見到的鯊魚體型都很大,但在實際情況中80%的鯊魚體長都是在1.6米以下的,屬於小型的魚類。最大的鯊魚種類鯨鯊長度可以達到20米,但最小的鯊魚種類小角鯊僅有15釐米。

我們知道對於鯊魚而言,牙齒是最重要的捕獵工具。它們的牙齒鋒利無比,由齒質、骨齒質和類琺瑯質構成,擁有3個齒間的三峰齒和7個齒間的多峰齒。人類對於它們而言,也不過是一口咬斷吞下的事情。而在海底的其它動物,見到鯊魚也都是落荒而逃,幾乎沒有動物願意和鯊魚正面交鋒。不同種類的鯊魚會有不同的生殖方式,有的是卵生型,有的是卵胎生,有的則是胎生型。目前,鯊魚一共有8目25科,大概是300多種,我國海域存在130多種。

雖說鯊魚殺人不眨眼,但在《本草經集注》中就記錄了鯊魚的藥用價值。首先,是鯊魚的血液。在實驗中,科學家發現真鯊屬鯊魚的全血清可以抑制小白鼠體內接種的肺癌;其次,是鯊魚的肝臟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鯊魚的甘油含有的角鯊烯可以很好抵抗癌活性物的存在,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吃過鯊魚甘油。另外,科學家海還發現鯊魚肝脂肪中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前列腺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如果服用鯊肝醇的話,還可以讓我們的白血球升高,促進乳酸菌的生長。

第三,是鯊魚的軟骨。它的軟骨中含有抵抗腫瘤生成的成分,根據相關的報導我們可以知道,這些成分分別是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抗腫瘤因子和抗入侵因子。另外,一位美國的科學家還從雙唇鯊的體表分泌物當中提取出來了超強的抗癌因子,這對於惡性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以及切斷癌細胞和附近細胞的聯繫有很大的作用。目前,這項研究仍然在繼續,如此重大發現無疑給人類未來抵抗癌症增強了信心。

截止至今,科研人員根據鯊魚的一些特性,提取製作了一些藥物。第一,是抗腫癌的藥物,主要是利用鯊魚的甘油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第二,是降低血脂的藥物,主要是從鯊魚的軟骨當中提取。第三,是抗炎症和抗病毒的藥物,一方面是從鯊魚的軟骨提取,另外一方面是從鯊魚主動脈的結締組織當中提取。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從鯊魚皮和軟骨中提取物質來製作防止和治療視覺和聽力方面的疾病。

相關焦點

  • 海邊玩耍,她被鯊魚襲擊致死!為什麼鯊魚會攻擊人?
    近期太陽報報導了美國一時尚品牌的前女總裁被鯊魚襲擊的事件,有關官員稱這次襲擊極不尋常,相關人員認為鯊魚把不幸的女總裁當成了海豹。我們平時看的電影中也有許多將鯊魚作為人類殺手表現的片段,那麼鯊魚平時會攻擊人嗎?
  • 一年只長1釐米,從明朝活到現在的鯊魚,格林蘭鯊壽命極限在哪裡
    筆者-小文鯊魚是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它們在海洋中已有5億年的存在歷史,在恐龍誕生之前,鯊魚就已經在海洋中縱橫了,哪怕是滄龍也不敢輕易與鯊魚為敵。而在後來,恐龍不僅遭到了歷史的淘汰,鯊魚更是一舉成為了「海洋霸主」,除了已經滅絕的巨齒鯊外,有著「海中狼」稱號的大白鯊在海洋中所向披靡,幾乎沒有天敵。此外,鯊魚還是一種神奇的生物,鯊魚不會生病,科學家即使將鯊魚浸泡在致癌物質中,鯊魚也不會因此患上癌症,而且,它們的壽命也比人類想像的要長很多。
  • 我國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鯊魚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世界上一共有344種鯊魚,大多數鯊魚分布在各大熱帶、溫帶的洋流地區,尤其是寒流和暖流交匯的地方,是它們最為偏愛的鯊魚聚集地。研究發現,釣不上鯊魚的那個人患有皮膚病,在為魚鉤掛上食物時,皮膚病的特殊氣味會留在魚鉤上,鯊魚聞到後會退避三舍,因此不會咬鉤。
  • 我國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鯊魚?
    2018年,我國相關組織在南海南沙群島海域以及北部灣海域進行過鯊魚種群分布探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此次研究中共發現鯊魚16種,其中以短吻角鯊、長吻角鯊以及陰影絨毛鯊比較常見,而且春季發現的鯊魚明顯比秋季更多。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秋季屬於開漁季,漁民們大量捕撈海洋生物,導致鯊魚食物短缺而死亡。
  • 寧波特產介紹:鯊魚
    產品名稱: 鯊魚  產品別名:白鯧、鯧板、鏡魚、平魚、鯧扁魚  產品產地:寧波  產品特性:鯊魚雖然兇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寶,是重要的經濟魚類。鯊魚的肝臟特別大,富含維生素A、D,是製作魚肝油的重要原料;鯊魚皮可以製革,其鰭即是海味珍品——魚翅。鯊魚還可作藥用。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鯊魚極少患癌症,即使把最可怕的癌細胞移植到鯊魚體內,鯊魚仍安然無恙。因為它的細胞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抑制癌物質,而且還能使癌物質逆轉。  產品簡介:又名白鯧、鯧板、鏡魚、平魚、鯧扁魚、系銀鯧屬鯧科,棲息於近海中下層。
  • 鯊魚是一種大型魚類,假如海洋裡的鯊魚都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
    為什麼鯊魚是如此可怕?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這些嗜血成性的動物待在海浪裡時刻等待著「送上門」的獵物,當然這也包括人。要是我們能夠除掉這些食肉動物,那麼我們的假期將變得安全得多。這樣一來,當我們在海裡遊泳時,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是嗎?但事實並非如此。
  • 科學家發現鯊魚中的"T型車" 鯊魚進化史或改寫
    但你聽說過T型鯊魚嗎?科學家周三宣布發現了一條保存完好的鯊魚化石,這條鯊魚大約3.25億年前生活在目前是阿肯色州的地方。這具化石包括了支撐鯊魚的腮部和顎部的一系列拱形軟骨。由於鯊魚的骨架由軟骨而非硬骨組成,因此發現除牙齒和脊椎骨的碎片化石之外的任何鯊魚化石都十分罕見。發現一具幾乎得到三維狀態的保護並且包含了重要骨骼結構的鯊魚化石是異乎尋常的。
  • 海洋「惡棍」的真相:為什麼我們需要鯊魚?
    長尾鬚鯊是海洋中最新的鯊魚種類這是一條會走路的鯊魚,屬於長尾鬚鯊屬(Hemiscyllium)。它呈現了鯊魚的另一種形象和生活方式,與人們對這類可怕動物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生物學家在海洋中已經發現了9種長尾鬚鯊。它們是海洋中最新出現的一類鯊魚,歷史可能只有900萬年,其中最年輕的兩個物種在不到200萬年前分離。
  • 擁有神奇皮膚的盲鰻:最兇猛的鯊魚也咬不死它-鯊魚,動物,海洋,生物...
    科學家以往認為盲鰻是利用黏液來躲避捕食。而一項新研究指出,盲鰻的皮膚(更確切地說,是「皮囊」)才使它們能從掠食者牙齒的攻擊中成功逃脫。黏液似乎是使掠食者放棄捕食的絕好方法。如果掠食者的呼吸器官突然被一大團黏液堵住,那它們很可能會放棄捕食,轉而開始想盡辦法把這些黏糊糊的東西清除掉。
  • 鯊魚也吃草?科學家發現一種吃海草的小型鯊魚
    鯊魚也吃草 科學家首次發現「肉素通吃」的雜食性鯊魚如果鯊魚也吃草,是不是有點萌?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就是一種恐怖的肉食動物,電影裡狂虐的渲染更是讓人對這種動物敬而遠之。但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鯊魚,其食物竟然包括海草。
  • 科學家發現會走路的鯊魚
    圖片來源:NEXTMIND眾所周知,鯊魚是海洋中的霸主本周一,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4種會走路的鯊魚,它們在大約900萬年前從最近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克裡斯汀 · 杜金(Christine Dudgeon說:「鯊魚平均身長不到1米,雖然會走路,但對人類沒有威脅。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
    魚翅是中華民間名貴的食品之一,主要是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將鯊魚的胸、腹、尾等多處的鰭翅乾燥製成的,富含蛋白質,但實際上非常難吸收。所以營養價值非常有限,可能還比不上一個一塊錢的雞蛋。
  • 如果強行讓鯊魚在淡水環境生存,會發生什麼?
    鯊魚雖然不是海洋生態系統最兇猛的存在,但它也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然而我們所聽聞的大多數鯊魚襲擊人類事件都發生在鹹水區域,這種現象幾乎沒有在淡水區域發生過,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鯊魚也無法在淡水區待太久,否則它自己也會吃不消。那麼,淡水環境會給鯊魚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都是鯊魚身體部位,魚翅為何那麼貴,鯊魚肉卻不受待見?
    鯊魚與魚翅早在恐龍之前,鯊魚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其生存歷史已經超過5億年,被譽為是海洋中最兇猛的魚類,因此也佔據著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我們最熟悉的大白鯊,根據08年澳大利亞團隊的計算機模擬,咬合力可以達到4000 PSI(磅/平方英尺),能夠輕易撕碎任何獵物。
  • 為什麼鯊魚不會攻擊潛水員?難道是「不好吃」?其實原因很簡單
    海洋中有很多讓人值得去探尋的動物,有些在很深的海域裡,如果沒有探險者去發現,可能都不知道是什麼魚類。鯊魚就是海洋中的一個霸王,它不光樣子長得十分猙獰,體積也是在海洋中數一數二的。所以鯊魚在人們印象中的那是危險的存在,在海洋中有很多魚類都是鯊魚的獵物,基本只要它想吃的都會一抓一個準,很多魚兒看到鯊魚,都會被它兇猛的樣子給嚇到,從而趕緊逃跑,免得下一秒成了食物。而且鯊魚喜歡在混沌的海水中出現,在陰暗無光的水域中覓食。科學證明鯊魚對血腥味的吸引力非常大,身上有傷口千萬不能下海,就算忍不住去,也要很多人一起去,也許你就不會是鯊魚唯一的食物了。
  • 一直聽說魚翅很好吃 那鯊魚肉為什麼不好吃呢?
    滲透現象定義:水分子或其它溶劑分子從低濃度的溶液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溶液中的現象。或水分子從水勢高的一方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一方移動的現象。這麼拗口的定義是不是挺難理解的?其實只要知道一個東西就可以了,就是水是從濃度低的地方到濃度高的地方。
  • 鯊魚是海中巨無霸,如果這款防鯊服能上市,人類連鯊魚都不會怕
    如果將一個不攜帶任何武器和工具的人放在森林中,估計他很難生存下去,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類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還是處於劣勢。除了森林之外,地球上還有很多地方存在著兇猛的生物,例如佔地球面積最大的海洋,那裡就生存著許多神出鬼沒的海洋生物。說到兇猛的海洋生物,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鯊魚。毫無疑問,鯊魚給人類留下的印象就是有著兩排尖銳、整齊的大牙齒,只要盯上了獵物就能夠將其一口咬死。
  • 被割掉魚翅的鯊魚,放歸海洋後能活多久?不是餓死就是痛死
    筆者-小文鯊魚雖然是海洋中最兇惡的肉食動物,但在擁有先進武器的人類面前,鯊魚的存在或許不值一提,尤其是經過各種商家吹捧後,人類看上了鯊魚的魚翅,,由此,鯊魚由一代海中霸王淪落成為了人類食物的一員。古代就有一個詞名為「鮑參翅肚」,其中「翅」指的就是鯊魚的魚鰭,在海洋中叱吒風雲的鯊魚之所以擁有「海中狼」的稱號,除了擁有尖銳的牙齒和咬合力外,它們還以敏捷著稱,而魚鰭就是鯊魚的武器之一。
  • 科學家發現會發光的鯊魚,能養在家裡麼?
    本月,一種在黑暗中發光並噴射發光液體的小鯊魚在墨西哥灣被發現。據悉,在已知的500多種鯊魚中,它是第三種分泌液體的鯊魚。它被命名為美國袋鯊,密西西比軟毛鯊,因為它的前鰭附近神秘的口袋狀的袋子,現在我們明白,這是用來噴射發光液體用的。這隻5。6英寸(14釐米)的新生雄性鯊魚是在2010年的一次海洋考查中捕獲的,目的是了解墨西哥灣抹香鯨吃什麼。
  • 人在距離鯊魚2000米的海中滴下一滴血真的會引來鯊魚嗎?
    鯊魚是海洋中的猛獸,「嗜血」是它的代名詞。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在海裡只要有人流血了,會吸引大批的鯊魚前來覓食。那麼,鯊魚真的對血有如此強的感知力嗎?多少血能夠引來鯊魚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雖然鯊魚對血腥味非常的敏感,但是它也有極限。那麼,它的極限是什麼呢?我們通過國外科學家做的一組實驗來簡單地看一下。首先,測試人員為了測試鯊魚的嗅覺系統是否是對血液有著更明顯的偏向分辨,他們先將四艘小船上分別掛了一袋血液,一袋魚油、一袋海水和一袋尿液(這是要氣死鯊魚的節奏),然後用特殊的裝置使四條小船上的液體慢慢的流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