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江西2018】拳拳孝心永流傳——記永豐縣好兒女張金龍

2020-12-08 吉安頻道

張金龍工作中

張金龍幫嶽母修理搖水井

  中國江西網永豐訊 通訊員高錦清報導: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但最遺憾的事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父親忽離世獨自撐起家

  「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父親會這麼突然離開我們...如果能重來,我一定盡我所能地孝敬他,但老天沒有給我這個機會...」剛見面時,張金龍談起父親就幾度哽咽,陷入了悲傷的回憶中。

  1974年2月張金龍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一家人本過著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然而,1998年6月父親在出差途中因心腦血管疾病突然離世,這個噩耗猶如晴天霹靂,擊垮了這個平凡的家庭。原本身體就差的母親因為悲傷過度,幾次暈倒過去。

  作為家裡的長子,張金龍只能強忍著悲痛將母親送進醫院,細心照顧、耐心勸導。當時他的弟弟只剩下二十幾天就要參加高考,因此,他只能在弟弟面前故裝堅強,咬牙強忍著把淚水往肚裡咽,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就自己悄悄躲在房間裡放聲大哭一場。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張金龍一邊要照料母親,一邊又要引導弟弟儘快從悲傷中緩過來,全力應對高考。經過他耐心的勸導,弟弟終不負所托,以525分的成績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歷經喪父之痛,剛步入社會的的張金龍一下子成熟起來,以一己之力挑起這個家。他想儘快成家,好把母親和弟妹接過來住在一起,還想儘早為母親添個孫子,給她帶來精神上的慰藉,幫助她從悲痛中儘早解脫出來。兩年後他如願結婚成了家,還為母親添了個孫子,然後把母親和弟妹們接過來組建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一輩子都無法還清,可父親還沒來得及讓我們去盡孝,就離我們而去了,給我們留下一輩子的遺憾。可憐的母親為我們兄弟姐妹操勞了大半輩子,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也該讓她好好歇歇了,作為子女我們就應該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孝順她。」張金龍經常和弟妹們這樣說。

  為了讓母親高興,以前從不下廚的張金龍開始跟著電視裡的飲食節目學習做菜,為的就是把好吃又有營養的飯菜做給母親。不僅如此,他每年定期帶母親體檢,平日裡還會從網絡上或者書籍中自學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護理知識。只要他看到母親不高興就想方設法逗她開心,母親一有不舒服,二話不說馬上帶她去看醫生。由於弟弟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每次弟弟打電話回來,張金龍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免得他擔心,只是讓弟弟安心工作。

  榻前踐孝行女婿如親兒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張金龍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始終覺得有機會為父母盡孝,就是做兒女的福氣,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一場車禍又奪去了他母親年僅60歲的生命。張金龍悲痛不已,失去雙親後,張金龍把對自己父母的孝心全部轉移到嶽父母身上,結婚近二十年來,他一直視嶽父母為親生父母,心裡還暗自慶幸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可以直呼爸、媽的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嶽父肺氣腫病越來越嚴重,每年冬天都要在醫院住上幾個月。每次住院張金龍都會從60多公裡外的單位趕回去守在病榻前噓寒問暖,為嶽父洗臉餵飯、翻身洗澡、接倒便盆,給他講身邊發生的大小事,講以前生活的點點滴滴。

  因治療需要,老嶽父白天、晚上都要掛吊針,一掛就是三、四瓶。怕他無意識拔了針頭,打點滴時張金龍時刻盯著,須臾不敢走開。

  在嶽父住院期間,同室病友都以為他是老人的親兒子,每當別人問起,老人都會滿意地回答:「他是我的女婿,但我早就把他當成親兒子了,甚至比兒子還親。我家什麼事都是找他幹,他在我們村都傳開了,村裡人都知道我這個女婿打著燈籠都難找,有這麼孝順的女婿真是我這輩子的福氣」。聽到老嶽父說出這樣的話,張金龍頓時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相關焦點

  • 江西永豐縣氣象局副局長上班打牌被通報
    原標題:江西永豐縣氣象局副局長上班打牌被通報   人民網南昌6月5日電(記者秦海峰)近日,江西永豐縣紀委對在「正風肅紀」專項行動中,發現的違反工作紀律的6起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對6名當事人縣紀委決定給予全縣通報批評,責令其向縣效能辦作出書面檢查,扣除其年度考核獎勵工資,這6起問題是:  永豐縣運管所謝友蓮瀏覽淘寶網的問題。4月29日上午,永豐縣運管所謝友蓮瀏覽淘寶網。永豐縣紀委決定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其向縣效能辦作出書面檢查,扣除其年度考核獎勵工資。  永豐縣電視臺聶燕琴網上玩牌並強行關機的問題。
  • 「最美交通人」張金龍:二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的公交人
    張金龍從事公交車駕駛員工作至今已經二十個年頭,平均每天運送乘客800餘名,一直以來,張金龍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播撒文明,傳遞奉獻友愛互助的志願精神。老人為張金龍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2011年初夏的一天,一位大娘乘坐張金龍駕駛的公交車去補辦老年卡。張金龍了解到情況後對老人說,「您的行動不便,您把電話號留給我,我幫您去補辦。」
  • 好暖~暖~暖~和喲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好暖~暖~暖~和喲 2021-01-0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新聞·江西2020】暖冬行動|「青春志願行 溫暖回家路」 2020年...
    【暖新聞·江西2020】暖冬行動|「青春志願行 溫暖回家路」 2020年進賢春運志願服務行動 2020-01-21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定區"鄉賢"張金龍:小小"客堂匯"傳承鄉村好風氣
    午飯後,嘉定區徐行鎮錢橋村的鄉親們,搖著蒲扇、領著孩子,來到張金龍家。大夥坐在擺放錯落的長條凳上,沏上一壺清茶,你一言、我一語,鄉音撒落整個庭院。  張金龍家的大門總是敞開的,這是他創辦的「客堂匯」,就放在自家庭院和客堂間,是錢橋村最聚人氣的地方。「他是阿拉主心骨,草根領袖。」76歲的張金龍是錢橋村一名退休黨員,也是鄉親們眼中德高望重的鄉賢。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
  • 永豐縣冷水坑村民用上了熱水器
    中國水利網站通訊員劉浩軍黃永剛報導  8月15日,江西永豐縣驕陽似火,該縣連續20餘天都是這樣高溫少雨的天氣。這天,我們來到佐龍鄉的冷水坑村採訪旱情。進入村子,只見許多農家的樓頂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讓人驚嘆!   在我們的記憶中,冷水坑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無水村,不要說使用熱水器,一旦遇到乾旱就是飲用水源也嚴重不足。
  • 本色刑警——記陝西十大傑出警察張金龍
    今年41歲的張金龍,從警20多年了,抓獲犯罪分子近千人。這幾年,經他主持偵破的各類刑事案件達500多起,相當部分屬於大案要案,平時,無論工作再苦再累,他心裡總是很充實,他常說:「警察工作讓我倍感驕傲和自豪。」
  • 【暖新聞·江西2020】吉安一民房著火,熱心鄰居冒險翻牆入院…
    【暖新聞·江西2020】吉安一民房著火,熱心鄰居冒險翻牆入院… 2020-11-2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水南極科考第一人」張金龍榮登感動河北網絡人物榜單
    「衡水南極科考第一人」張金龍榮登感動河北網絡人物榜單 2019-08-1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江西俗話是什麼意思?
    我昨天根據江西省級地方志的記載,講了鄒元標逼迫贛州惡霸鍾員外出錢,在吉安府永豐縣修建返步橋的典故。貼文和視頻發出去之後,鄉親們紛紛問我:「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俗話是怎麼來的?」鄒元標,字爾瞻,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人士。吉水縣和永豐縣,在歷史上是一對兄弟。吉水縣和永豐縣的別稱,都是吉陽。秦漢時期,吉水縣和永豐縣都歸廬陵縣吉陽鄉管轄。
  • 永豐縣一小區旁多家夜宵店油煙噪聲擾民 縣城管局責令逐一整改
    大江網/問政江西客戶端訊 記者楊文超報導:近日,永豐縣河畔花園小區居民反映,小區附近多家夜宵店存在佔道經營、汙水遍地、油煙瀰漫、深夜噪音等問題,已經給周邊居民帶來了不少苦惱。接到反映後,永豐縣城市管理局責令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的夜宵店不得進行店外經營,同時拆除門窗排氣扇,將油煙排入專用管道並及時清洗油煙淨化器。  居民:夜宵店油煙嗆人佔道經營出行不便  家住河畔花園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永叔路沿途開辦多家夜宵店,每天下午6點至次日凌晨2點,店面便持續散發出油煙和各種噪音汙染,附近居民連喊吃不消。
  • 永豐縣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
    2020年,永豐縣全力抓好封存隔離、政策制定、補償處理、轉產轉型等重點工作,綜合處置率100%、兌付率100%、滿意率100%,三個百分百全面完成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補償處置。6月5日,江西在全國率先出臺4份省級配套文件,對如何處置存欄野生動物、扶持養殖企業轉型轉產明確了方向和推進時間表。永豐縣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妥善處置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轉產轉型問題。2020年7月15日,累計完成蛇類綜合處置22088.7斤,處置除蛇類以外的野生動物12995隻(頭),綜合處置率100%。全縣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補償處置資金兌付總額1385多萬元,兌付率100%。
  • 【崇義友善】張金龍事跡
    > 張金龍,男,40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 孩子們心中的「陽光叔叔」 「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天津港張金龍事跡 張金龍 隨著幫扶活動的深入開展,張金龍認為扶殘助殘光有愛心是不夠的,也是需要技巧的。
  • 京津冀 | 張金龍:在南極中山站的351天
    張金龍對記者說。坐在衡水市安平縣氣象局的辦公室裡,張金龍曾經黝黑的膚色已經慢慢褪去,在南極工作時的極晝極夜、極端天氣以及孤獨寂寞都拋在腦後,沉澱下的是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南極的懷念。作為南極考察隊隊員,張金龍曾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工作生活351天。去南極進行氣象工作,是氣象人的夢想。張金龍今年31歲,生在河北,長在黑龍江,碩士畢業又回到河北衡水工作。
  • 張金龍家庭
    張金龍家庭 發表時間:2016-11-07   來源:中國文明網   張金龍家庭,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錢橋村,家庭成員10人。張金龍家庭是四代同堂之家。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弟相親、婆媳和睦,齊心協力做好事。張金龍是當地的「鄉賢」,退休後在家人支持下騰出自家的客堂間,創辦「客堂匯」,專門用來開展黨史展覽、村民議事、家風傳承等宣教活動,並幫助解決百姓身邊大大小小的問題,得到村民眾口稱讚。在張金龍家的帶動下,如今徐行鎮已經有30多家「客堂匯」。
  • 張金龍「七一」走訪慰問市公安局困難老黨員老幹部
    張金龍「七一」走訪慰問市公安局困難老黨員老幹部 2020-07-02 0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包頭市公安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關於徵集張金龍等人涉黑惡...
    包頭市公安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關於徵集張金龍等人涉黑惡犯罪組織違法犯罪線索證據的通告 2020-08-1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極快速暖化永凍土融化……」全球無人能倖免地球「發燒
    北極多處屢創高溫,讓永凍土融化、野火燎原,公共建設崩塌,海冰也大幅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野火恐破壞泥炭地與永凍土並釋放大量碳,住在地球他處的人也無法倖免於全球大「發燒」。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州政府官員表示,今年春季野火比往年早也更猛烈;而今年夏季預計會更幹更熱。地球的北極出現許多影響深遠的變化,暖化速度比科學家數年前預估提早數十年,可能敲響全球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