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江西俗話是什麼意思?

2021-01-08 王福星

我昨天根據江西省級地方志的記載,講了鄒元標逼迫贛州惡霸鍾員外出錢,在吉安府永豐縣修建返步橋的典故。貼文和視頻發出去之後,鄉親們紛紛問我:「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這句俗話是怎麼來的?」

鄒元標,字爾瞻,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人士。吉水縣和永豐縣,在歷史上是一對兄弟。吉水縣和永豐縣的別稱,都是吉陽。秦漢時期,吉水縣和永豐縣都歸廬陵縣吉陽鄉管轄。

圖為我家有三百年歷史的祖屋,拍攝於永豐縣藤田鎮嶺南村。

鄒元標是吉水縣人士,跟永豐縣淵源頗深。我的家鄉吉安市永豐縣,自古以來就不把吉水人當外人。我們永豐縣流傳著許多吉水縣名人的傳說,「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就是其中之一。

鄒元標的老師,是明朝嘉靖八年的狀元羅洪先。鄒元標的學生裡面,有明朝崇禎十年的狀元劉同升。鄒元標自己也是進士,他在明朝萬曆五年金榜題名,當時的鄒元標虛歲27歲。

圖為鄒元標主持修建的返步橋,有400多年的歷史,拍攝於永豐縣石馬鎮。

古代的時候,50歲金榜題名,都算是「少年進士」。鄒元標27歲金榜題名,可以說是少年得志。鄒元標中進士的時候,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結果一不小心,當了古代版鍵盤俠。

萬曆初年,皇帝年少,張居正總攬朝局。張居正勵精圖治,銳意革新,使得大明朝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張居正如同商鞅、範仲淹、王安石等人一樣,也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人物。

圖為王安石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歐陽修學校。

張居正總攬朝局的時候,碰到了父親去世。按照禮制,父母去世,兒子要守孝三年。張居正為了大明社稷,在安葬父親之後,就出來主持朝局,結果遭到讀書人的大規模抨擊,史稱「奪情風暴」。

鄒元標是典型的讀書人,讀書人過於迂腐的毛病,在鄒元標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抨擊張居正的讀書人裡面,數鄒元標的文章寫得最好。張居正不處理鄒元標,就沒法開展工作。

圖為返步橋水庫大壩,拍攝於永豐縣石馬鎮。

於是乎,鄒元標就成了那隻被槍打的出頭鳥。張居正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找藉口打了鄒元標八十廷杖。鄒元標挨打了還不服氣,繼續抨擊張居正。張居正沒辦法,又找藉口打了鄒元標八十廷杖。

明朝的大臣,被廷杖打死者不計其數。鄒元標兩次挨打,加起來受了160廷杖,居然沒有死。於是乎,我的家鄉就有了「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的傳說。

傳說裡面,又加入了神話因素,結果是越傳越邪乎。吉安的大人,經常用「打不死的鄒元標,割不盡的韭菜蔸」呵斥嚇唬頑童。我們小時候,經常被這句話嚇得不敢胡鬧。

圖為石馬鎮的標誌,拍攝於永豐縣石馬廣場。

張居正死後,被他的學生萬曆皇帝清算,落得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過了幾十年,鄒元標由熱血青年,變成閱歷豐富的長者。這個時候的大明朝,被萬曆皇帝搞的是千瘡百孔。

鄒元標在晚年幡然醒悟,開始為張居正呼籲平反了。一個被張居正打了兩次,差點被打死的人,居然替張居正說話,還因此得罪了皇帝。由此可見,張居正是多麼的偉大。

我們回過頭,再來分析一下為什麼160廷杖打不死鄒元標的話題。明朝廷杖打大臣,如果想要大臣的命,就會命令行刑的人往死裡打。行刑的人沒有接到往死裡打的命令,就知道上峰不想要大臣的命,就會手下留情。

圖為歐陽修雕像,拍攝於永豐縣永叔公園。

張居正打鄒元標,明顯是為了嚇唬讀書人。張居正不想要鄒元標的命,沒有下達往死裡打的命令,行刑的人才會手下留情。世界上沒有打不死的鄒元標,只有手下留情的張居正。若不是張居正手下留情,就沒有後來官拜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的鄒元標了。明只一相,張居正是也,我深以為然。

鄒元標在江西地方志委員會編纂的省級地方志裡面,與歐陽修、文天祥、楊萬裡、解縉等人並列吉安歷史名人第一檔。他的地位非常高,地位這麼高的鄒元標,晚年知錯就改,充分體現我們吉安人敢作敢當,知錯就改的性格。

本文史料來源:《明史》,《風雨張居正》,《鄒元標傳》。

相關焦點

  • 有句俗話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這句話在現代無意義
    其實有些俗話是會過時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俗話已經失去了其中的意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話在古代時是有意義的,也有道理。但是到了現代,這句話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的意思,這句話跟什麼迷信無關,古人有這樣的生活總結,完全是出於防小偷的意識。咱們來分別說一下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然後說一下以前為什麼有道理,而現在卻沒有道理了。一、這句話啥意思古人說這句俗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什麼叫門前不栽樹?
  • 農村俗話「糧庫死個耗子,多大點事?」是啥意思?要結合以前來看
    我們很多農村俗話是從農村的環境以及真實情況為出發點而總結出來的。口頭語時間長了就變成了俗話。這些俗話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我們不能輕視這些口頭語或者俗話。今天咱們說一個這個糧庫死個耗子,多大點事是什麼意思。
  • 俗話「色不迷人人自迷」什麼意思?後半句人人皆知,卻很少人看懂
    錢鍾書與夫人讀《圍城》比如老話中的那句「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句話便被無數人所誤解,而且他的後半句,也被誤解很深,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都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酒不醉人人自醉」這句話,其實它並非是後半句,反而與之沒有絲毫的關係,只是在近現代,錢鍾書在《圍城》中放到了一起,因而讓人們熟知,然而真實的這句話,並非如此。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像是這句「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原本不是俗話,是從古代一種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材中傳下來的,它有著自己的含義在其中,但後來傳到民間成為俗話,跟原本的含義有了根本性不同。那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呢?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民間俗話「三人不點菸」,是什麼含義?菸鬼子都懂
    有時候會把一些俗話拿來鼓勵別人,早已經成為人們經常說的口頭禪,俗話是多樣性也讓它在民間代代相傳。那麼今天小編要說的俗話就是「三人不點菸」,是什麼含義?菸鬼子都知道。這句話如果從字面上來說的話,其中的意思是不是就是三個人在一起才能點菸?民間俗話中的含義當然可能那麼單一,其實每一句俗話都會有很多種意思包含在裡面。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很多人就會說這是因為上輩人把聰明才智給用完了,洩露天機太多,所以後輩人來償還了。其實,這麼理解這句俗話是錯誤的,這句俗話說的其實是人情世故,並不是什麼玄奇迷信。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話:「會當媳婦兩頭瞞,不會放媳婦兩頭傳」是啥意思
    但從民間流傳下來的一些諺語和俗話,卻蘊藏著深奧的科學和做人的原則。「會當媳婦兩頭瞞,不會當媳婦兩頭傳「從這句俗話的意思中明顯的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女人對兩個家庭關係的重要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媳婦是影響婆家和娘家關係的主要因素。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女人由姑娘變成媳婦後,她就是娘家和婆家的一個紐帶。
  • 農村老人常說「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是什麼意思呢
    也正是因為大家對蛇的恐懼,所以在農村有「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的意思是如果看到蛇不打是有罪的,但是罪很小,如果打了蛇卻沒有把蛇打死,那麼這就是大罪了。在以前因為家家戶戶都是土房子,家裡經常會有老鼠出沒,要知道老鼠的天敵除了貓以外,還有蛇,所以家中經常會有獵捕老鼠的蛇出沒。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所在的農村有沒有這個說法,老農地處南方鄉村,還是有這樣一個說法的。每年正月初七的時候,一般父母都是不會讓你離家返鄉的,要麼初六提前走要麼就是初八就走的。所以說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說的就是初七不能夠離家,而初八不能夠回家。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同,過去的農村,視離婚為洪水猛獸,所以後娘也是不多的,為了突出離婚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打擊,出現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警示,一些俗話、老話、諺語,都試圖告訴人們,離婚後再娶或再嫁,都不會落到好,所以最好是不要離婚。
  • 服裝水洗標是什麼意思?水洗標是什麼材質?
    服裝水洗標是什麼意思?水洗標是什麼材質? 2017-09-25 14:24:47 來源:全球紡織網 服裝水洗標是什麼意思?水洗標是什麼材質?水洗標是幾種特殊材料做的標籤!
  • 生生之謂易,心生生不已,鄒元標的「仁」學!
    北宋理學家在繼承前人關於仁的學說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了「仁」的本體化進程,這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程顥的《識仁篇》。其《識仁篇》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
  • 農村老話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啥意思?
    所謂腳汗,其實就是腳上喜歡出汗的人,這類腳被農村俗稱為汗腳,容易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類都不是什麼好的人體特徵,但這裡為什麼說不具備這兩樣就是窮光蛋呢?其實這句話說的是人的勤勞,人得幹活,跟什麼有人天生吃的油水大,所以出腦油,穿得鞋好,所以出腳汗這類解釋毫無關係。
  • 「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 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樣的意思?
    我們大中國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迅速,其實不只是城市發展速度快,農村的建設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也漸漸的步入很好的生活狀態,和農村的貧富差距也在逐漸縮小。由原來的土瓦房,漸漸的變成了小洋樓,農民們也開始裝扮自己變得更加的精神抖擻,甚至有些農民都開上了小轎車,生活可謂是蒸蒸日上!
  •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農村俗話,而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順口溜,多出於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口中。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抬起自己的手,仔細看一下小指和中指,也許此時就在看。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有沒有道理呢?
  • 中國十大最害人俗話,第一個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不一定。這些都是受到「天下烏鴉一般黑」俗話的影響,是這句俗話的變異思維。   最慘的就是男人,有句俗話「是貓就愛偷腥吃。」這句俗話實際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翻版。主張把天下所有男人形容成「種牛」,如果你不是「種牛」,那一定得找「老軍醫」看看。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立冬,天氣挺風和日麗的,從今天開始就代表著冬天正式來了,夜長晝斷的情況將繼續拉大,現在我們菏澤這裡基本上下午不到六點,天已經完全黑好了,而早上六點鐘天色還不明朗,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話:「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話有很多,都有它的道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指的是什麼意思?初聽「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我們就能想到應該給我們穿的衣服顏色有關係,古時候的人們對穿的衣服顏色很有講究,什麼年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梳什麼樣的髮型,每個時期都是有特定的。那時的人們根據衣服顏色樣式,頭髮的髮飾,來判斷你是未婚還是已婚,年齡的大小,跟據這些判斷的十分準確。
  •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5000多年的文化傳奇。流傳下來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俗話,老話。在農村有一句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1.不喝卯時酒卯時是早上的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段正是人們起床的時間,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說明早上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的。
  • 《一蔸雨水一蔸禾》丨每種植物都是一本打開的書
    文丨朱永新去年一月,蔡皋送我這本籤名版的《一蔸雨水一蔸禾》,還特地畫了兩個牽著小手、童趣盎然的小朋友,好喜歡。當時就讀過一遍,感受到蔡皋那一塵不染的童心、對大自然的敬畏摯愛之心。這是一本充滿自然氣息的靈氣散文,也是一位童書插圖家的心靈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