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3 村裏白哥黑嫂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同,過去的農村,視離婚為洪水猛獸,所以後娘也是不多的,為了突出離婚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打擊,出現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警示,一些俗話、老話、諺語,都試圖告訴人們,離婚後再娶或再嫁,都不會落到好,所以最好是不要離婚。

比如這句「去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就是講這個的,這裡面突出一個後娘不好當,也想暗地裡說明後娘的心是毒的,因為有前面的排比句。

那麼,這句農村老話究竟是想說個什麼道理呢?我們得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說其中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中的意思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女人都捨不得孩子,很多已婚婦女,哪怕生活多麼的不如意,也在為了孩子強撐,因為她們害怕離婚後,如果有別的女人進入這個家庭,自己孩子會受苦。

親娘的這個擔心不無道理,因為我們自古以來,聽得最多的就是後娘多麼多麼狠毒,包括這句話,去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說的同樣也是這種意思。

什麼叫雲裡日頭洞裡風?當天剛下過雨就晴,躲在雲後的陽光總是會那麼的刺眼,那麼的強烈,人們感覺這種陽光比平時晴天的陽光要格外強。其實這也是個錯覺,主要是前面是陰天,這時候突然出太陽,人需要有個恰當的適應期。

我們小時候常常聽老人說,不要睡在過道裡,因為過道裡有過堂風,這種風最毒,吹著小孩子,有可能要了小孩子的命。洞裡風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洞裡本來就陰涼,如果再不停颳風,人在裡面是很容易受涼生病的。

什麼叫蠍子尾巴後娘心?眾所周知的是,蠍子唯一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尾巴,因為它們的毒刺就在尾巴上。

當受到攻擊或者感覺自己將被攻擊時,它們會翹起尾巴來,人一不小心就會被蜇,這裡主要是說明一個毒字,緊接著後面就是後娘心,這裡把後娘的心比做蠍子尾巴了,也就是說後娘的心非常毒。

這排比乍一聽有道理的,但真的有道理嗎?

二、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一樣了,現在的離婚現象並不少,而且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後娘並沒有那麼不堪。當然了,就算是現代,也有狠毒的後娘,但這是人的三觀和性格,跟她是不是後娘關係不大,這類人就是心狠手辣。

不可否認的是,童年的經歷對人的一生特別重要,當一個孩子在童年時遭遇家庭變故,家裡父母離婚又各自再婚,對孩子的確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他們會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他們會感覺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他們會怨恨。

要是,這樣的畢竟是少數,有很多孩子,在父母離婚再娶再嫁後,並沒有受到什麼虐待,父母對他們更多是愧疚,所以會更加疼愛。

這關係到父母兩個人,後娘有狠毒的人嗎?是有的,但是少數,是極個別,大多數人是善良的,她們來到一個新的家庭,接受一個孩子,她們想用愛來讓這個孩子接受自己,付出的精力其實一點也不比親生孩子少。

所以,黑嫂認為,把後娘心比成蠍子尾巴是不妥的,我們不能拿著極個別的例子來類比所有的女人,這對她們不公平。

大多數人都平凡善良,少數人的確有蛇蠍心腸,但我們不能放任大多數而不顧,卻只盯著極少數去宣傳。

最後:我們看新聞,也時不時會看到有孩子被後娘打得觸目驚心,人們會義憤填膺,這樣的後娘的確讓人憤慨,但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為了孩子生活變好而努力的人。對孩子不好甚至是衝孩子發洩情緒的人後娘應該譴責,對孩子視同己出,兢兢業業的後娘我們也該讚揚,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他去世後,他的後人現在村裡不那麼聰明,看著呆呆的。
  • 民間四大毒「雲裡的太陽,門裡的風,蠍子尾巴」,還有個是啥?
    摘要:民間四大毒「雲裡的太陽,門裡的風,蠍子的尾巴」,還有個是啥?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立秋了,這個時候正是三伏天中的中伏。農諺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中伏了。而且今年的中伏有20天,所以是加長版的了。這個期間不僅溫度高,而且還很悶熱,就連吹來的風也是帶著溫度的。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實在是難受。為了避免中暑,農民都會趁著早上涼快早一點起床去幹活,並且還叮囑小孩子不要在中午的時候出去瘋玩,「毒日當空」是很可怕的。在民間就有四大的毒的說法,說它們都是一般人不敢招惹的東西。即「雲裡的太陽,門裡的風,蠍子尾巴」,還有個是啥?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話說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啥意思?究竟想說個什麼道理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這兩句話用的字不太一樣,但意思卻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我國語言的魅力,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出現了不少以方言為主的俗話,這些俗話通俗易懂而意思明確,似乎是讓人看這到這句話就明白一個道理。但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俗話包含的道理是隱秘的,不止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還有一些俗話則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所謂的道理是人們的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年是大年初七了,按照法定節假日的話,今天正是上班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踏上了返城的道理了吧。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話:『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卻又折射出人生大道理,是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源從何方無從考究,但真知灼見卻有目共睹。在古代農耕時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然視為不貞,而男子多耕種為主,男婚女嫁時,為了考察這個人的品行,往往通過看這個人的身體一部分,即可知曉其性情品行,有句農俗『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4大黑,4大白,4大綠,4大毒」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
    俗語:「4大黑,4大白,4大綠,4大毒」啥意思?老祖宗智慧高老祖宗們非常喜歡總結,他們通過仔細的觀察後會將自然中、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分類總結,比如這句有趣的俗語所說的:「4大黑,4大白,4大綠,4大毒」我們來看看分別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老人言:「蠍子的尾巴」後面一句怎麼說?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今年立秋和處暑後,現在農村大部分地方已是早晚涼颼,白天又熱的初秋了,24小時氣溫讓人略感秋天的味道。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一轉眼農曆七月已經過半,我們南方一些農作物及水果已經正式開吃啦,這也就意味著,一場秋收季即將登場。不知今年農村外出的遊子,有多少會趕回來收莊稼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古代社會,文化教育也是比較注重的,雖然除了少數的城池,主要是農村居多,但是農村人也比較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身為長輩來說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而無奈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去學習文化,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後代子女,他們會把以前老輩人的傳承的生活經驗再教育給後代子孫,後面這些經驗被演變成簡單易懂的語句
  • 農村俗話:「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話有很多,都有它的道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指的是什麼意思?初聽「三十斷紅,四十斷綠」,我們就能想到應該給我們穿的衣服顏色有關係,古時候的人們對穿的衣服顏色很有講究,什麼年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梳什麼樣的髮型,每個時期都是有特定的。那時的人們根據衣服顏色樣式,頭髮的髮飾,來判斷你是未婚還是已婚,年齡的大小,跟據這些判斷的十分準確。
  • 農村俗話「糧庫死個耗子,多大點事?」是啥意思?要結合以前來看
    我們很多農村俗話是從農村的環境以及真實情況為出發點而總結出來的。口頭語時間長了就變成了俗話。這些俗話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我們不能輕視這些口頭語或者俗話。今天咱們說一個這個糧庫死個耗子,多大點事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這句話啥意思我國農業生產的巨大變化就在近二三十年中,在過去的五千年都屬於原始農業勞動。什麼叫原始農業勞動?就是靠著非常原始的手段去實現農業的勞作和生產。
  • 有句俗話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這句話在現代無意義
    其實有些俗話是會過時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俗話已經失去了其中的意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叫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話在古代時是有意義的,也有道理。但是到了現代,這句話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的意思,這句話跟什麼迷信無關,古人有這樣的生活總結,完全是出於防小偷的意識。咱們來分別說一下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然後說一下以前為什麼有道理,而現在卻沒有道理了。一、這句話啥意思古人說這句俗話的真實意思是什麼?什麼叫門前不栽樹?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農村俗話,而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順口溜,多出於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口中。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抬起自己的手,仔細看一下小指和中指,也許此時就在看。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像是這句「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原本不是俗話,是從古代一種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材中傳下來的,它有著自己的含義在其中,但後來傳到民間成為俗話,跟原本的含義有了根本性不同。那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呢?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社會在發展,人口在流動,城市發展之後,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多,脫離土地,把戶口遷到城鎮的農村居民逐年增加,留守在農村生活的也只剩下老弱婦孺,農忙的時候,筆者回村幫忙收割糧食,在地裡幹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村民看不到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