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卻又折射出人生大道理,是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源從何方無從考究,但真知灼見卻有目共睹。
在古代農耕時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然視為不貞,而男子多耕種為主,男婚女嫁時,為了考察這個人的品行,往往通過看這個人的身體一部分,即可知曉其性情品行,有句農俗『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知道嘴是心的門戶、言語之門,古代女子把自己包裹的很嚴實,連腳都是幾尺長布裹著,能看到的估計也就嘴巴了,而男子勤勞不勤勞,主要就是看手,看口看手又能看出什麼呢?這有什麼道理?
男生娶妻自然找個可以持家的,女人嘴巴一般說有小嘴、大嘴、長嘴、短嘴之分,小嘴的女人,一般安於現狀,志向也不大,度量也不大,容易發生口角,但比較可愛;而大嘴巴的女生心胸寬廣,為人溫和健談,比較有主見,但是不懂得克制錢財,守不住錢財;嘴長的女人生性好動,非常健談,但若口角向下,必定是一個長舌婦;嘴短的女生生性沉默,不喜歡說話,一般人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所以通過嘴巴形狀來判定做妻子符不符合擇偶標準。
而女人嫁漢就要找到一個可以養家餬口的男生,女人又不能交談,只能看手,在古代男人就是靠手在地裡勞動來獲取衣食住行的物質資料,一個長期勞動而又勤勞的男生的手肯定是粗糙的,黑黑的,若一個男生的手白白淨淨,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就是一個『富二代』,從而判定是不是自己的意中人。
總之,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古代人們婚姻嫁娶時擇偶標準,受到那個時代的限制,現在想知道啥就知道啥,夏天都光光的,所以這句俗語現在是沒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