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啥說「嫁夫先『相』公爹,娶妻先『看』嶽母」?這樣說有道理嗎?

2020-12-08 騰訊網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她爸媽今年只要一回家就開始催她找對象結婚。還給她講了很多挑選另一半需要注意的點,其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嫁夫先『相』公爹,娶妻先『看』嶽母」。

其實這是一句民間俗語,我們都知道古代娶妻嫁漢的講究可是很多的。這只是其中之一。那這句話到底有何寓意呢?古人為何會這麼說?

嫁夫先相公爹

人們常說,嫁人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古時候,男女雙方都是十分注重對方的家庭背景的。古代男子在見女方家長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祖上的父母是幹什麼的說起。

古人認為,一個男人對他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父親當年對他母親是什麼樣的。

很多女性會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所以只會觀察自己未來的婆婆。其實,公公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知道,男人向來都被視為「一家之主」。所以,在面對一些重大事件的決策時,公公是要比婆婆更具有分量的。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公公是一個能拎得清輕重,三觀正常的人。那麼,就算是遇到一個不明事理的婆婆,在公公的正義之下,婆媳矛盾一樣可以化解。但如果是一個三觀扭曲的公公,那就算是婆婆再怎麼通情達理,你的婚姻也會被攪亂。

不僅僅是在過去,即便是在當今社會也一樣。心理學研究表明:子女的婚姻模式對父母婚姻模式具有繼承性。不僅如此,家庭中有暴力的傳統也是造成家庭暴力十分重要的原因。這種影響也被定義為:父母對孩子的「輻射效應」。

之前黃曉明在一次採訪中自曝:當初baby之所以決定嫁給他,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爸爸。

當初每次baby到黃曉明家,發現不管黃曉明的爸爸到哪裡,在回來的時候,都會把自己路途中遇到的好吃的,打包回來帶給黃曉明的媽媽吃。

所以這讓baby覺得,既然他的爸爸能這麼疼愛老婆,那黃曉明耳濡目染,也一定會受到黃爸爸的薰陶,懂得疼老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未來公公的身上,多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未來老公的模樣。

娶妻先看嶽母

古時候還有一句類似的俗語是:「看著丈母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有幾分」。當然這其中也有誇張的成分在。但「娶妻先看嶽母」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女兒無論是在長相還是在性格方面,都與母親有幾分相似。古人認為,什麼樣的母親就會教導出什麼樣的女兒。丈母娘的為人,很大程度決定了未來媳婦的做事以及為人處世風格。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後悔娶了現在的老婆嗎?其中有兩個點讚數較高的回答,一個說從沒有後悔過,而另一個人的回答卻截然不同,他表示自己悔斷了腸。

回答從沒有後悔過的男人是這樣說的:當初他決定跟他妻子結婚的時候,不僅手裡沒什麼錢,反而信用卡上還欠著五萬塊錢。

丈母娘得知後,二話不說幫他將欠下的五萬塊錢還上了。在與自己的妻子結婚後,他想要改善眼前的現狀,便選擇了創業。誰能想到,創業不僅宣告失敗,還欠下了一屁股債。

但他的妻子什麼都沒有說,幫他還清了銀行所有的貸款,並且還鼓勵他不要害怕失敗,還有重新開始的機會。最終,在妻子的支持與幫扶下,他再次重新創業,最終取得成功。

他永遠都不會忘記曾經丈母娘與妻子對他的恩情與愛,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尤其是對於丈母娘,他說這是他一輩子都要感恩與報答的人。

而另外一位悔斷腸的男士,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說自己與女朋友在一起5年之後決定結婚,在見家長的時候,女朋友的母親就一直在詢問他的經濟狀況,包括他父母的工作以及收入。在臨走的時候,表示如果兩人真心想要結婚,就先準備彩禮吧,至少也要20萬。

聽到丈母娘張口就要20萬彩禮,雖說心裡有些不舒服,但畢竟自己要娶的是她女兒,丈母娘怎麼樣都無所謂。就在準備結婚的時候,丈母娘又說需要10萬元以表誠意,否則他們是捨不得自己的女兒就這樣嫁人的。

這位男士心想也能理解,畢竟父母養大女兒也不容易,就這樣嫁人難免心裡不舒服,便最終選擇妥協。誰能想到,他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結婚後,妻子既要掌管家裡的財政大權,而且還時常訓斥他,說他不思進取,只掙這麼點錢。後來這位男士的父親生病住院,急需一筆醫藥費。

當他向妻子說明情況後,妻子卻說自己一分錢都沒有,全部花完了。在他的逼問下,才知道不僅將他的工資全部花完,而且還借了高利貸。

沒幾天催債的電話就打到了他的手機上,他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背負了20萬元的高利貸。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早知今日,當初就應該選擇放棄,此時的他真是悔斷了腸。

同一個問題,截然不同的兩個回答。這就是為什麼古人會說「娶妻先『看』嶽母」。

古人的話值得借鑑嗎?

「嫁夫先『相』公爹,娶妻先『看』嶽母」這句話不能說是完全正確,因為它多少有些封建迷信的成分。但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明白: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換句話說,就是男女雙方都是在脫離原生家庭之後,與對方一起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但彼此都或多或少會帶著一些原本家庭的問題。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們齊心協力,有共同的目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永遠把你的伴侶視為自己最可靠,最忠實的盟友,這樣你們的家庭才能越來越美滿,生活也能越來越好,財富也能慢慢累積起來。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婚姻中保持冷靜,兩個人彼此坦誠相待,一起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雞毛蒜皮,並能夠妥善處理。婚姻道路越走越平坦,越走越舒適。

相關焦點

  • 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過去式了,現在看什麼你知道嗎
    畢竟是子女一輩子幸福的大事,在挑選上也是有標準的。首先從外表上要滿足「兩看」,也就是流傳下來的2句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我們看古典小說的時候,形容女子生得美貌,除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顧盼生輝等,還有嘴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往往形容嘴小的女子是「櫻桃小口」,不僅要嘴小,還要有光澤,白裡透紅,這樣的女子美麗又健康,是最佳人選。古人認為,女人嘴小還有一個優點,說話謹慎,小心翼翼,不到處說閒話,招惹是非。嘴小的女子招人喜歡。
  • 老話說「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有什麼深意?現在還適用嗎?
    其實,在現代人看起來很難做到的事情,在古人眼中卻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古時候父母往往只需要根據「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的方法,就可以為子女挑選到合適的對象了,但是許多朋友仍然不清楚其中有什麼深意,所以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話:『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代農耕時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然視為不貞,而男子多耕種為主,男婚女嫁時,為了考察這個人的品行,往往通過看這個人的身體一部分,即可知曉其性情品行,有句農俗『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老話說:「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其實,在現代人看起來很難做到的事情,在古人眼中卻覺得這是一件輕鬆的事。像馮夢龍的《智囊全集》充滿智慧的書籍中就有收集這麼一句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講的是古時候的父母往往只需要根據某種特殊的方法,就可以為子女挑選到合適的對象了,但具體有什麼深意呢?
  • 農村人擇偶「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找對象 擇偶有一個潛在的規律,那就是「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農村人婚姻選擇配偶的一句古老的民間俗語,指出農村人婚媒選擇配偶時的最主要最關鍵的因素及標準,若是女人的口,男人的手,不達標的話,不能滿足雙方心意的時候,這門婚事基本上是不能夠成事的。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古人提倡人丁興旺,家裡人口越多就意味著家族越興旺。古代的時候,眾多的家庭組成一個個家族,家族內部也比較的團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只要家族中有新生兒誕生,對於家族來說都是喜事。但是古人比較迷信,覺得男孩以及女孩的命運在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甚至流傳出這樣一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為什麼男不得初一?
  •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整體說一說,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02這句俗語出自於《孟子》:「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在古代禮教中有這樣的規定:男女收受物品物品或者是交談時,不能直接有身體接觸,這是一種禮儀。古代女子的名節非常重要,一旦壞了名聲,結局比死亡都要可怕。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主要就是保全女子名節,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傳出壞的消息。接下來咱們說說這下半句——「嫂溺援之以手」。這句話和上半句一個出處,全句是這樣:嫂溺援之以手,權也。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村裡的一些人們飯後娛樂也只是坐在一起,聊著一些家常裡短。當然,在農村還有一個更有趣事的話題,那就是聽老人們說一些農村老話。
  • 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一直以來,農村人都喜歡種樹,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樹。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總是會見縫插針一般,充分利用土地的邊邊角角,栽種上各種樹木。過去農村人的院子很大,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能種不少樹。
  • 屬相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古人為何這麼說?你認同嗎
    屬相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古人為何這麼說?你認同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有許多歷史文化就此留下來,一直被世人傳承到了現在,像中國一些手工物品製作的手藝手法、民間的不同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民間的俗語和諺語等等。這些都組合成為了我們現如今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使得我們中華文化十分燦爛輝煌。
  • 俗語:就怕立冬一日晴,古人為何這樣說?暖冬不好嗎?
    俗語:就怕立冬一日晴,古人為何這樣說?暖冬不好嗎?文/小劉歷史解析寒風呼嘯,陰雨綿綿,轉眼冬季已經來臨,前幾天還下了一場小雪,古人管真正意義上的冬天為冬至,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下這個立冬,關於這個立冬,古人有著很多的說法,比如有句俗語就是這麼說的:就怕立冬一日晴。小編在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有點難以理解,那古人為何這樣說呢?暖冬難道不好嗎?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科學家這樣說,網友:原來如此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在這個偌大的世界裡,有著許多我們所未知的事情,人們總想著徵服世界,但是面對世界給我們出的難題,我們總是會一頭霧水,你相信在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其他的有生命體的星球麼?人們總是會在偶然的一個地方拍到一些UFO的映像,因此人們也越來越相信,其實在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的星球上也會有生命跡象的運作,不過,有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我們所有人,那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引言古人比較相信天命,當時人們對於自然界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認知也有局限性。古人的很多觀點都缺乏科學依據,這些觀點大多與封建迷信有關。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小編在村子裡經常聽到有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這句話讓小編很費解,畢竟家養的豬大夥也都知道,怎麼看也不像是有殺傷力的樣子。其實這裡說的豬指的是野豬,野豬大夥應該也知道,它的皮膚是比較硬的。有的時候人們拿刀都很難對野豬造成傷害,並且野豬的殺傷力是比較大的,大夥也都了解。野豬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它在腸胃黏膜上可以分泌出來一層保護膜,對注射的毒素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所以往往是蛇打不過野豬的,野豬比較容易殺死蛇,但是蛇的牙卻是比較難咬破豬的皮膚。
  • 入贅後嶽母對我冷言冷語,聽到嶽母和老婆的話,我泛紅了眼!
    圖片來自網絡.語嫣我和老婆是大學同學,我是我們班最不起眼的,樸素的打扮和帶著口音的普通話,都顯得我很普通,可唯獨這麼普通的我卻被老婆表白了,開始我也很驚訝,沒有答應老婆,可老婆卻堅持了半年,我看老婆對我這麼用心,就答應了,老婆的家庭條件比我好,從小生活在城裡,不管是眼界還是知識都比我知道的多
  • 古時瘟疫,民間常說「始於大雪,滅於清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古人通過觀察天體運行,發明了二十節氣,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準確時間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而「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滅於清明」,同樣是古人幾千年裡總結出來瘟疫流行的規律。結合了二十四節氣和當地氣候環境變化,通過不同時期加強防範措施,儘量避免疾病纏身,放到現在依然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文/農夫也瘋狂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了。在古代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後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 神婆說,「想求子,先殺人.」
    為了有個孩子,邢敬樹忍住內心驚懼,忘卻了法律,放縱神婆在女娃的身體上各種比劃。最終儀式結束後,便將女娃封死在了主臥衣櫃中暗格。說是懷胎期間讓牛萌萌儘量不要出門,和女娃屍體儘量待在一塊兒,這樣才能讓女娃的魂魄順利地進入腹中。就這樣,牛萌萌安全地懷上了第二胎。
  • 先有「奇異鳥」還是先有「奇異果」?
    然而,在現代文明不斷推進的現在這個無聊的未解之謎已經悄悄被「先有奇異鳥還是先有奇異果?」置頂☝一段可自動被屏蔽的對話A:哎哎哎,我聽說是奇異鳥偷食禁果生下了奇異果B:誰說的,我怎麼記得是有個奇異果被施了法然後生下了奇異鳥
  • 究竟想說個什麼道理
    這就是我國語言的魅力,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出現了不少以方言為主的俗話,這些俗話通俗易懂而意思明確,似乎是讓人看這到這句話就明白一個道理。但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俗話包含的道理是隱秘的,不止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還有一些俗話則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所謂的道理是人們的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