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蒂致廈門35萬棵行道樹倒伏 沈威 梁張磊/圖
中國園林網9月18日消息:強颱風「莫蘭蒂」於昨天凌晨3:05在廈門翔安登陸,登陸時風力達15級。作為今年全球範圍內最強颱風,也是1949年以來閩南地區最大的颱風,「莫蘭蒂」帶來了強風、強降雨和風暴潮,對廈門造成了嚴重影響。
15日一早,受省委書記尤權委託,省長于偉國代表省委、省政府,趕到受到颱風重創的廈門,實地了解災情,並現場指導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
昨晚9點,廈門市政府通報了廈門抗禦「莫蘭蒂」有關情況。通報稱這次颱風有幾個特點:一是中心強度強,「莫蘭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70米/秒)。二是移動速度快。三是風雨影響大,給廈門帶來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四是風暴潮增水劇烈、潮水位高。
損失慘重
局部雨情達100年一遇
雨情:14日18時至15日10時,我市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全市降雨量104毫米,其中思明區138毫米,湖裡區104毫米,海滄區119毫米,集美區121毫米,同安區111毫米,翔安區74毫米,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共有51個站點,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集美馬鑾海堤,為295毫米。集美後溪田頭1小時最大降雨量98毫米,海滄溪頭水庫1小時最大降雨量101毫米,均超過100年一遇,海滄溪頭水庫3小時最大降雨量173毫米,達75年一遇。
水情:13日中午起,廈門市水庫按照100毫米降雨量提前預洩迎洪,之後根據實際降雨量,動態調度水庫,提前騰庫量恰好可容納此次降雨。15日10時,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庫蓄水量1.33億立方米,庫容比93%。
破壞力遠超1999年颱風
災情:「莫蘭蒂」颱風正面登陸廈門,破壞力非常強。島內五緣灣大橋陣風達到17級以上,創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新高,破壞力大大超過1999年14號颱風,損失嚴重。
全市所有水廠因外線供電不穩定均無法正常供水,暫停供水,15日14時起,逐步恢復供水;3座220千伏大型鐵塔被吹倒,導致島外各區大面積停電,島內部分地方停電。
房屋倒塌損壞113處,道路積水195處,地下車庫積水4處,農作物受災面積0.03萬畝,35萬棵行道樹倒伏,5艘商船進入錨地避風后發生擱淺,人員轉移46327人,因災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正在統計。
恢復重建
全省70%力量搶修廈門電網
加快基礎設施恢復。電力方面,省、市供電公司十分支持,已經從全省調集70%的力量,投入幾千人奮戰在搶修一線。由於樹木倒伏、交通受阻,再加上高壓電比低壓電更複雜、修復更困難,一方面要請群眾多理解、多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全力以赴,創造良好施工環境,爭分奪秒搶修。要優先保障醫療、水務、通信等領域用電,特別要抓緊對同安、翔安兩個電力重災區的搶修。
水務方面,水務集團將加快排查、摸清情況,鼓勵制水廠、供水點自我發電,爭取儘快恢復島外區域供水。通信方面,及時協調用油供應,緩解基站運行燃眉之急,同時儘快疏通道路、增派搶險人員、加強電力搶修,為恢復正常通信服務創造良好條件。
儘快恢復交通秩序。各相關部門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溝通聯繫,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交通正常運轉。
可救活的樹木要趕緊扶正培植
扶正補種倒伏樹木。市政園林部門要加強指導,對無法救活的樹木,要抓緊清運;對可以救活的樹木,要抓住這兩天的黃金期扶正培植。同時,要抓緊調運同種樹木,沿街沿路進行補植。對草地、苗圃等也要及時清掃修復,爭取在最短時間內使城區的綠化得到恢復。
開展垃圾清理。統一調度車輛、人員,以點帶線,條塊結合,網格化運作,對城區道路、廣場、公園和鄉鎮河道、溝渠、池塘的垃圾進行清理。同時,廣泛發動群眾清掃自家房前屋後,鼓勵鄰裡互助,一齊動手將垃圾堆集、裝車運走,最後灑水衝洗,還鎮村一個乾淨整潔的衛生環境。
推薦閱讀:
寧波:海曙緊急支撐加固行道樹 積極應對颱風
廈門:颱風「莫蘭蒂」損害九成以上行道樹
秋季 迎來修剪行道樹最佳時機
寧波:入秋轉涼 不少行道樹卻被「熱」死
(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