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苗村,密密麻麻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
廠房周邊的樹木大量枯死。
德英高嶺土廠非法排放工業汙水,已造成附近村莊逾萬斤塘魚暴斃,養殖戶血本無歸
目前,雷州已緊急啟動水質檢測程序,確保當地數百萬居民飲用水安全,目前庫區水質各項指標尚正常
「從6月14日起,魚塘內每日都漂浮起大批的死魚!」看著辛苦養殖了數月的大批塘魚陸續暴斃,位於鶴地水庫上遊的化州市新安鎮李苗村養魚專業戶彭先生這幾天來已是心如刀絞。
「經多方現場調查,初步認定這次汙染是化州新安鎮大坡一間規模比較大的德英高嶺土廠排放工業汙水所致。這次汙染不僅導致下遊魚塘的魚大量死亡,更為嚴重的是,將直接威脅湛江數百萬人口的飲用水安全……」湛江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稱,對這起水汙染事故,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已建議上級嚴肅處理和解決好德英高嶺土廠的汙水排放問題,以確保鶴地水庫水質的安全。
記者調查
「死魚帶」綿延8公裡
據了解,鶴地水庫主要有兩條上遊河段,一條往西至廣西,另一條往東至化州市。6月17日,記者驅車前往鶴地水庫上遊的化州市新安鎮平田村委會。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水庫上遊其中一條村莊李苗村。記者看到,密密麻麻的死魚漂浮在水庫堤岸邊,形成一條8公裡長、1米多寬的「銀帶」,尚未到達現場,一股股難聞的腥臭味便迎風撲面而來,湖水呈暗黃色,數不清的蒼蠅到處亂飛。
有村民稱早在兩個月前就出現死魚的跡象,「這三四天情況最嚴重,魚兒大量暴死」。一名養殖戶告訴記者,這次保守估計也有幾千斤魚遭殃,大多是一斤多的成魚,損失10多萬元。
用水洗手手部掉皮發癢
水質受汙染,對平田、龍潭兩村委會周邊6000多名村民影響最大的是飲水問題。一位李苗村村民指著附近10多米深的一口井稱,這口井原是李苗村重要的日常水源,供村民飲用、洗刷,但由於受到汙染,現在已停用,一些村民開始買礦泉水作備用。一位龍潭村委會的村民說,早前魚兒出現死亡的時候,還以為是缺氧,後來村民們發現:挑水澆菜,菜死;用水洗手,手部掉皮發癢。
龍堝河是鶴地水庫上遊的一條重要河流。在龍堝河桃源橋周邊,河道很難看見魚蝦。
村民們指著桃源橋的基底說,這個以花崗巖為主體的基座建成不足一年,但由於長期受到汙染的河水侵蝕,呈生鏽的顏色。
工廠周邊樹木已乾枯
「德英高嶺土廠主要從事高嶺土加工,有多年的經營歷史。」村民稱,該廠以前是一間小廠,後來越做越大,但同時,河水汙染也越來越嚴重。
在德英高嶺土廠靠近河邊的地方則有一個大型水池,該池除了池水呈現鐵鏽色外,四周的池壁也是黃澄澄斑斑鐵鏽。附近一村民指著水池說:這個就是用來洗泥的硫酸池。在附近生活數十年的本地村民說:「高嶺土廠經營"白泥"有七八年了,近兩三年開始引入硫酸生產。」據知情群眾介紹,該廠從其他地方收來黑泥或黃泥,經過硫酸的加工,就變成「白泥」。
而廠房周邊的樹木大量明顯泛黃,靠近硫酸池的樹木樹葉脫落,幾近枯死。
措施 相關部門緊急出動「斬烏龍」
據悉, 6月15日上午,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接到疑水質遭汙染的報告後,局長卜偉立即指示要採取一切有效的應急措施切斷汙染入水庫。隨後,廣東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和湛江市環保局聞訊也派員緊急到場對周邊的水質進行取樣和調查。15日中午,鶴地水庫管理部門緊急組織20多人冒雨用沙包封堵了李苗橋汙染源出水口,從而切斷汙染水排入鶴地水庫。
現狀 截至昨日鶴地庫區水質各項指標正常
卜偉介紹,該廠距離鶴地水庫主要水源區9公裡,目前這起水汙染事故只對沿途幾個自然村莊群眾的用水帶來一定影響,養魚業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好在對鶴地水庫的水質暫時還未造成影響,截至昨日庫區水質的各項指標正常,但若長此下去就很難保證了!這可是牽涉到數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啊,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卜偉說, 位於廉江市河唇鎮的鶴地水庫,始建於1959年,是迄今全國最大的人工水庫之一。該水庫地跨廣東廉江、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4個縣,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裡,總庫容11.5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億立方米,是湛江市重要的日常供水水源。
卜偉表示,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已建議上級部門儘快嚴肅處理,取締德英高嶺土並解決好汙染源源頭的汙水排放問題,以確保鶴地水庫水質的安全。
李廟橋上遊的水質已受汙染
據湛江水文分局水質監測中心的一份相關化驗結果顯示,李廟橋上遊的水質PH(無量綱)3.10、鐵(mg/L)63.938、電導率(HS/cm)2280三項值數嚴重超標,初步查明和認定是上遊新安鎮大坡的一個德英高嶺土廠的工業排放的汙水所致,是造成這起魚大量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 ((文/圖 本報記者關家玉通訊員鍾邦國、劉政國、李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