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安西路小學發展科技體育,通過火箭、飛機模型製作,無人機、遙控賽車操作等,鍛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圖為老師教學生製作火箭模型。 劉玉桃 攝
中新網蘭州10月27日電 (記者 劉玉桃)在一堆飛機、車輛、建築模型零件中間,杜承軒和兩個同學正在擺弄一個火箭模型,嘗試多次,仍不得要領,一旁的老師便指導他們,杜承軒是蘭州安西路小學一名小學生。
自從三年級,他開始真正接觸高科技體育,在沒有間斷過,剛開始,連一隻紙飛機都疊不好,現在可以自己設計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除了紙飛機,平時多做一些建築模型,像樓房、花草、樹木等模型,根據圖紙,自己鑽研,不懂時,上網學習,或者請教老師。
圖為操作遙控汽車比賽。 劉玉桃 攝
杜承軒說,自己遇到最難的,是做一艘航空母艦的模型,從網上購買零件和圖紙,但因為零件細小,工序複雜,至今沒有完成。「拼插模型是個細活,以前因為心急,弄壞模型,現在做事情都很有耐心,動手、動腦能力也有所提高。」
安西路小學科技體育老師李勇表示,科技體育讓學生無需進行身體地對抗,而是通過高科技的器械進行課外製作和鍛鍊,達到強身健體、動手動腦、益智的目的。
安西路小學擁有40多年科技體育發展歷史,早在70年代,學校就根據學生的興趣成立了科技製作興趣小組,幾根小木棒,幾片小木片是他們的全部器材。
如今,學校科技製作項目擴展到了航空航天、車輛、航海、建築模型,定向、業餘無線電、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信等全方位發展,學校連續24年獲得蘭州市紙膜比賽特金獎,省車模比賽多次取得一等獎,多次「飛向北京」全國比賽蘭州賽區第一名。
圖為學生製作的火箭模型。 劉玉桃 攝
2013年,學校成立蘭州市科技創新基地,建立蘭州市李勇科技工作室,有專職體育教師6人,專職科技輔導員1人,兼職科技輔導員6人。學校注重多遠素質培養,營造一種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
學校為了保證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教練員、輔導員的業務能力,每年分期選派教練員、輔導員參加各種培訓與觀摩,以拓寬思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加強交流。
老師蔣永芳表示,孩子與生俱來都有一種好奇心,科技創新讓孩子保持這種好奇心,同時,在探索過程中,了解科學知識,體驗其中的快樂,懂得和別人和諧共處,此外,科技理念也會延伸到其他課,影響孩子終身地學習。
安西路小學校長田蘭莉表示,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學校相比,甘肅省專職的科技輔導老師非常少,在師資力量上相對薄弱,經費保障也比較欠缺,但是我們在科技方面收穫頗多,也有很多創新舉措,今後,我們要取長補短,促進校園科技進一步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