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前做準備
3月19日早晨,不等鬧鈴響,顧湘荷已經醒了。
這是他多年來的習慣,只要有航班就會自然醒來,好像身體裡面裝了一個開關,在需要的時候就自動打開。這一天,他執行南京至成都往返的飛行任務。
▲油量檢查
認真洗漱之後,顧湘荷又檢查了一遍飛行箱,穿好熨燙整齊的制服,戴好帽子,在鏡子當中端詳自己,看儀容是否符合規範。
▲顧湘荷與迎接他的同事們合影留念
顧湘荷不記得這是他第多少次飛行,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
再過幾天,他將迎來60歲的生日。
今天是他作為飛行員職業生涯當中的最後一個航班。
他一如往常,嚴謹和認真,提前進入狀態,頭一天晚上就住到了公司裡做各項飛行準備。
▲整裝待發
天還沒有亮,公司基地裡已經開始忙碌,顧湘荷拖著飛行箱走向空勤樓,不由回想起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歷程:16歲,他被民航第14航校招錄為學員,18歲飛上藍天,一直到今天,這四十多年的歷程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從14航校到13大隊
1976年夏天,顧湘荷高中畢業。
適逢民航14航校在江蘇招收飛行員,非常幸運,少年懵懂的他順利通過了各項檢查,被招收為領航專業的學員。
▲英姿颯爽 意氣風發
三年的航校生活轉瞬即逝。畢業以後,顧湘荷來到了位於山東的民航飛行13大隊成為了一名領航員。
80年代後半期,我國的飛機從蘇制逐漸更替到英美制,機組構成也產生了大的變化。
蘇制飛機是5人制機組,涵蓋飛行駕駛、領航、報務、機務,英美制飛機則為兩人制。
1989年,顧湘荷回到母校開始改學飛行駕駛。
▲藍天作證 此生無悔
天資聰穎又好學的顧湘荷改裝非常順利,之後回到13大隊開始執飛英制的肖特飛機。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肖特飛機。這是一種支線飛機,飛行高度在3000米多,可載客36人。
後來根據運行需要,顧湘荷改裝了美式的MD82飛機。改裝期間,他認真刻苦聽課做筆記,那個階段,他把一本MD82手冊整個抄了下來。1992年1月,顧湘荷成長為機長。
▲銀燕為伴 翱翔藍天
難忘的1993年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國內經濟大提速,民航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機遇。
天時地利,東航江蘇公司開始籌建。1993年4月7日,公司掛牌。
作為東航和江蘇省合作成立的航空公司,東航提供的最核心的人力資源就是飛行員。東方航空從所轄的三個分公司抽調了6名優秀飛行員作為「種子選手」來組建江蘇公司的飛行隊伍。
顧湘荷得知消息後,表達了願意回到故鄉工作的意願。
通過組織篩選,他於1993年5月即來到東航江蘇公司工作,成為最初的飛行員創業者之一。
這6名飛行員有的之前已經退休,有的後來調離。
33歲那年回到江蘇的顧湘荷,至今已經在公司工作了27年整。
他是這6名創業飛行員當中在公司工作時間最長的,他職業生涯當中最最重要的階段都在東航江蘇公司度過。
初到公司工作,在還沒有航班運行的時候顧湘荷就開始著手參與組建飛行隊伍,並為引進飛機和後續的運行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1993年7月,顧湘荷將一架福克100飛機從上海飛到了南京。
在他的記憶中有這樣的畫面:5架福克100一字排開停在機坪上,線條優美,很是清秀,非常好看。
1993年9月8日,公司正式投入運營。
運行基地在大校場機場,排班由上海總部負責。那時,公司的航線不多,但航班量很大。
飛機延誤了,機組人員就在飛機上過夜。
遇到下雪了,也少不了機組人員去給飛機掃雪。
「當時年輕身體好,只要有任務就要去完成,就想著好好把任務完成。」顧湘荷說道。
大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90年代後期,東航江蘇公司進行機隊調整,決定引進空中巴士飛機系列,顧湘荷參與了飛機的引進。1998年上半年,他前往法國圖魯茲考察A320機型。
▲顧湘荷積極參與QAR系統的引進使用推廣工作
其後,顧湘荷參與了公司AOC的建設、QAR系統的引進使用。
這些現在看已經稀鬆平常的配置,當年無一不在行業領先,也是各個單位來參觀公司最拿得出手最引以為傲的。
如今,這些系統依然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顧湘荷很高興,他說,現在這些系統越來越先進了,QAR已經可以實現無線傳輸,更加便於安全管理工作。
作為公司的資深機長,顧湘荷承擔過很多重要運輸飛行任務,見證了很多重大歷史事件,比如,抗震救災、外國元首到訪、兩岸直航等。
但在他的講述當中,總是輕描淡寫。
對他來說,重大航班任務和普通航班任務一樣,都需要認真對待,沒有太多的分別。
▲2001年,顧湘荷代表飛行部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2002年,公司「蘇鷹」飛行示範組喜獲「全國青年文明號」。
令顧湘荷印象深刻的是他擔任飛行部總經理期間,2001年和2002年,代表飛行部接連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蘇鷹飛行示範組」的「全國青年文明號」獎牌,當他從北京接回獎牌的時候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顧湘荷見證了公司的起步和壯大發展,他對公司有深厚的感情。
公司從福克100起家,到引進空客飛機,尤其是經歷了2010年的增資擴股,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逐步整合為整齊劃一的空客機隊,形成目前67架的機隊規模,成為業內響噹噹的安全和盈利都非常優秀的公司。
他說,公司創業之初,他根本沒有想到公司會發展得這麼好。
一路走來,顧湘荷也見證了中國民航的發展:
他從飛小飛機到大飛機
設備從落後到先進
規章制度從不完善到完善
尤其是近些年,從全國的飛機引進數、航線網絡和客貨總周轉量,他見證並參與了我國從民航小國到大國再到強國這樣一個發展歷程。
▲喜迎運力引進
嚴謹和嚴格是一種生命基因
顧湘荷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
42年的飛行生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穿衣戴帽嚴格按照規範執行,非常注重飛行員的職業形象。作為管理者,他對別人也同樣嚴格。
他對遲到行為非常反感,遇到不遵守規章的,在他這裡無法變通。
正因為對自己要求嚴格,在他四十大幾的時候,在擔任A320機長和教員期間,在擔任公司級領導職位期間,顧湘荷開始改裝EMB145飛機。
和A320相比,EMB145飛機設備差、噪音大、舒適度差,國內運營的公司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安全管理主要靠自己摸索。
當時,公司對這種機型的議論比較多,鑑於此,顧湘荷帶頭參加了機型改裝後兼飛。
他說,自己去飛EMB145可以鼓舞士氣,增強凝聚力,在和飛行員的溝通和決策方面能心中有數,在組織領導方面也更加有力。
事實證明,他參與此機型的飛行是非常有價值的。
運行9年多,EMB145獲得了非常好的安全記錄,飛機製造商評估東航江蘇公司的運行水平在全球領先。
隨著民航業的開放,對飛行員的英語要求也逐漸提高,行業推出了ICAO考試。
顧湘荷英語底子不算好,但既然工作有要求,他就努力去學。
年近半百的他學英語並不容易,當時在培訓英語那個月,顧湘荷感覺自己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背單詞背單詞背單詞,走在去食堂的路上還在背單詞,走一個臺階突然忘了單詞的意思,又退回幾步再想。
天道酬勤,後來顧湘荷順利通過了4級考試。
飛行部的任偉還記得早年間和顧湘荷到法國復訓,空閒時,難得出國的人總會出去逛逛,可他發現顧湘荷只要有空就拿著書讀,細心的任偉留意到是管理方面的書。
顧湘荷自己總結過讀書的竅門,那就是同一類的書,讀一本不夠的,至少要讀上三本不同的,這樣才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真正學到那個領域的知識。
作為公司的資深教員,顧湘荷在公司帶出來一大批徒弟,他們現如今都已經成為了運行的中堅力量。除了手把手地教技術,顧湘荷更注重飛行作風的培養。
飛行部的陶飛現在已經是機長和教員。
他還是副駕駛的時候,有一次跟顧湘荷一起飛行,他調完高度手離開旋鈕時動了一下,之後做確認時又沒有檢查出來,就聽到顧湘荷輕聲說了句:「沒見過這樣的。」
陶飛平時對自己要求高,飛行也認真,那次不知道怎麼回事沒做好,聽了這話,他「臊的不行」,他沒作任何解釋,把這句話深深記在了心裡。
多年以後,有一次和顧總交流飛行,陶飛說到這句話對他飛行的影響,顧湘荷微微笑了:「你現在飛得很好啊!」
在42年的飛行生涯當中,顧湘荷沒有遇到過驚濤駭浪。
如果說他飛行中遇到的有難度的事,那就是早年飛肖特的時候,遇到夏天的雷雨天氣,比較難的是判斷繞飛確定位置,避開危險的雲團。
好在,都很順利地化解了。沒有遇到過大的危險,對於一個飛行員來說,這不僅僅是運氣,更印證了平時的嚴謹。
▲顧湘荷在公司安全飛行25周年上交流座談
感恩時代 感恩所有的美好
顧湘荷生活簡樸,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要求,但他真切感受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坦言自己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回顧這42年的飛行生涯,有困難、有壓力、有自豪、有滿足。
42年,他工作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從不讓別人操心,顧湘荷認為自己對得起組織,對得起事業。
隨著最後一個航班的平安降落,這一切都圈進了那個圓滿的句號裡。
顧湘荷生性達觀。
他說,太陽從東方升起,不同的日子有陽光也有陰天,你心裡是陽光還是陰天,取決於你的心在什麼位置,如果你飛在雲上就能看到陽光,你在地面就只能看到陰天。
他感恩這個時代,感謝祖國把自己培養成一名飛行員。
他平時和年輕飛行員交流,會經常談及中西方培養飛行員的不同,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中國的年輕飛行員是幸福的,要珍惜職業,珍惜當下。
他感恩妻子和朋友們。
當年妻子生孩子的時候顧湘荷不在身邊,他說年輕的時候不懂妻子承擔了多麼大的風險,後來想起來一直感覺到很愧疚,很對不起妻子。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他和妻子兩個人工作都很忙,無奈之下兒子吃百家飯長大,經常在鄰居家混飯,他感謝鄰居同事對兒子的關照,也覺得對不起兒子。
▲聯合準備
如果重來,我還想當飛行員
什麼是一個職業飛行員?顧湘荷認為,飛行員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在規章約束下不需要任何外人提醒,能夠自覺守規矩,有能力承擔崗位要求。
對於飛行員來說安全是頭等大事,把安全的壓力變成有把握地操控飛機,這就要自己堅持學習,與時俱進,再把好的東西傳承給團隊。
顧湘荷說,公司的飛行隊伍在規範管理和系統管理方面基礎非常好,創新能力也很強。這種的好作風會代代相傳。現在的年輕一代飛行員基礎好,英語好,學習和理解能力強,知識面廣,相信飛行隊伍一代比一代強。
面對即將開始的退休生活,「順其自然」是顧湘荷的心願,他沒有刻意去規劃今後的生活,卻情不自禁地說:「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還是想當飛行員。」
▲MU2806航班落地南京,顧湘荷深情送別每一位旅客。
這一天,是深情的。
回程中,飛機在武漢上空時,顧湘荷在機長廣播裡深情回顧了自己42的飛行生涯,深情祝福每一位旅客,並表達了對廣大白衣戰士的崇敬之情,他相信全體中華兒女在黨的領導下,一定會共克時艱,奪取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13:29,顧湘荷駕駛的飛機平穩降落在祿口機場。
當他看到列隊歡迎他的同事們舉著橫幅「四十二載藍天見證報國心 二十七年江蘇寫就創業路」,當他面對鮮花和掌聲,不由百感交集,但他努力克制著情緒,臉上露出他標誌性的微笑。
離開機坪時,他的目光追隨著天空,流連在飛機上,久久不肯離開。
因為他就要以17000小時的紀錄告別藍天,告別摯愛一生奉獻一生的飛行事業。
這一天,卻也充滿幸福,他胸前的五星機長徽章無言地說:無悔藍天,無悔芳華!
來源:中國民航網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所載內容為本頭條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頭條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