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家警告:溫室效應正持續惡化 影響每一個生命體 包括人類

2021-01-20 森穭社

全球氣候在變暖,相信你我都能感受到了。


在廣州,春夏秋天統一為夏天,而冬天,就只持續一兩周時間,越來越不需要毛衣、棉襖、羽絨了。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



我們一起看看溫室效應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就好像是一件透明外套,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並且把水和空氣都穩定在地球表面,為我們的生命提供基本生存條件,使地球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吸收一部分紫外線,維護生物免受宇宙射線損傷,達到維護地球表層生物生存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地面在接受太陽短波輻射而增溫的同時,也時時刻刻向外輻射電磁波而冷卻。


地球大氣中起溫室作用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裡昂以及水汽等。



人類活動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數量和品種,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地球散熱不佳,這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




接著我們來看看溫室效應的危害。


溫室效應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全球變暖。


全球每年的溫度


● 危害1——全球變暖加速了冰川的溶解速度



● 危害2——冰川的溶解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海平面上升最直接危害的就是沿海城市,我們熟悉的水城威尼斯,近年來水患頻發,名副其實的成為了「水城」,然而一些小島,則直接面臨消失的風險。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



● 危害3——病菌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乾旱,洪澇,熱浪等),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蚊子等傳播疾病的昆蟲數量增多。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氣溫升高也將促進細菌生長,提供它們發生變異的機會,以及對能夠殺死它們的藥物產生抗性。


● 危害4——海洋溫度上升也會破壞大量以珊瑚為中心的生物鏈。海洋中大量動物和植物死亡,將會汙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時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 危害5——溫度的上升導致水體的蒸發量和降雨量的增加,大洪災將會頻頻發生。

我們從圖中近100年的降雨數據可以看到,全球陸地降水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



● 危害6——森林樹種的變遷可能跟不上氣候變化的速率,溫度的上升還會增加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的可能性。


從本年的澳大利亞山火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降水不足和持續溫暖已經持續了3年,上一年度還創下了紀錄。去年乾燥的冬季後,春季的降雨量達到了120年以來的最低點,其中新南威爾斯州的旱情最為嚴重。乾燥加高溫,降雨的姍姍來遲,也是此次山火併沒有很快被撲滅的因素之一。



面對全球氣候變暖,我們人類也並非束手無策,從一些科學雜誌上看到,可以使用的對策有:


■ 對策1——保護森林


以熱帶雨林為主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為的破壞。有效的對策,便是停止這種毫無節制的森林破壞,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


■ 對策2——改善汽車燃料


日本汽車在此方面已獲技術提升,大幅改善昔日耗油狀況。但在美國等地,或許是因油藏豐富,對於省油設計方面,至今未見有何明顯改善跡象,仍舊維持過度耗油的狀況。全球汽車在改善燃油設計方面,具有充分發揮的餘地。


■ 對策3——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人類生活,到處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尤以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為最。因此,對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餘地。


■ 對策4——鼓勵使用天然氣作為當前的主要能源


因為天然氣較少排放二氧化碳。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氣取代液化瓦斯。


■ 對策5——鼓勵使用太陽能,開發使用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太陽能等作為能源。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對減少,因此對於降低溫室效應具備直接效果。



全球環境惡化是我們都需要關注的大事件,保護地球等於保護人類自己,森穭社經常提到:保護地球,從你我做好,從今天做起。節能減排一點,就是為地球貢獻一點。


封面來源:Photo by Markus Spiske from Pexels

相關焦點

  • 氣象學家警告:溫室效應正持續惡化 影響每一個生命體 包括人類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地球散熱不佳,這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
  • 自我抉擇的溫室效應後果
    自工業革命後,由人類帶來的對大自然的不加節制的開採早已惡化多端。近年代幾乎全球各地都能夠感受到平均氣溫的升高與暖冬帶來的環境惡化或者是病毒危機。而此刻更有全球生物圈失衡的消息不得不被世界各國重視。好在人類已經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人類目前正站在地球溫室狀態臨界點上。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地理探究】聊一聊到底什麼是溫室效應?又有哪些影響?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體都輻射電磁波。
  • 溫室效應危害堪比世界大戰
    本報訊 英國政府即將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如果各國政府在未來10年內不採取行動遏制溫室效應,那麼全球將為此付出高達6.98萬億美元的經濟代價,這將超過一戰、二戰和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衰退付出的代價,而且還會造就兩億「環境難民」。
  • 環境惡化危及到地球生命
    (自《衛報》) 《科學與人類評論》近日發表最新研究稱,過去1萬年,由於溫室氣體排放、農業化學品大量使用、土地退化和淡水系統汙染等原因,地球上支撐生命的九大自然循環系統中,四個已經超出「安全」水平,人類正在越來越多的「蠶食自己的生命支持系統」。 研究人員歷時五年之久,通過對長期平均狀態的分析,得出了支撐地球適合人類生活的關鍵要素。
  • 人類能夠挺過溫室效應這個大災難嗎
    人類社會越來越好,勞動的方式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手工工藝到大工業時代,人類對自然的索取也越來越瘋狂,現在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看到工廠的角落,我們地球的居住環境和生存資源並不是一直適合我們,能夠源源不斷地給予我們,需要我們自己調節環境和資源在適合我們長久繼續發展的度上,但是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類根本就不注意這個問題
  • 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 全球變暖的4大原因 全球變暖會有什麼後果
    2019年11月5日,全球超過1.1萬名科學家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雜誌上發出警告稱,整個世界正面臨氣候危機,若不作出深刻且持續的改變,世界將面臨「數不清的人類苦難」。2、數據包括人類和動物數量的增長、人均肉類產量、全球森林覆蓋率變化、化石燃料消耗等,正是因為這些數據的變化,直接導致氣候危機更為嚴重,警告全球氣候危機出現,未來某些地區可能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因此要引起重視。
  • 沒有溫室效應地球一樣會變暖?科學家:結果相同過程卻不一樣!
    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使用,更加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展,但隨之而來的溫室效應卻讓我們苦不堪言!最近,有科學家發表論文稱即使沒有人類造成的溫室效應,地球依然會變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全球變暖是由溫室效應造成的,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是否還會持續升溫?
  • 【高頻考點】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看高考地理是如何考查溫室效應的?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 素食健康:肉食工業 人類與地球健康惡化的主因
    肉食工業是地球生態惡化的元兇,肉食也是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當前,全球氣候暖化所引發的嚴重自然災害已威脅到了方方面面,如果不加遏制,地球完美的生態系統將有被摧毀的危險。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說:「世界正處於重大災難的邊緣」。
  • 溫室效應的定義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
  • 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誰應該為溫室效應負責?
    入夏以來,歐洲熱浪持續,多國氣溫突破39攝氏度。專家警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一塊約50萬立方米的融冰,可能隨時融化崩落,周邊居民已經被緊急疏散。可想而知,冰川的融化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實在過於可怕。
  • 溫室效應危害堪比世界大戰 可致全球經濟大衰退
    溫室效應危害堪比世界大戰  —— 英國政府即將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如果各國政府在未來10年內不採取行動遏制溫室效應,那麼全球將為此付出高達6.98萬億美元的經濟代價,這將超過一戰、二戰和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衰退付出的代價,而且還會造就兩億「環境難民
  • 溫室效應影響下,萬年遺骸重現天日敲響警鐘,這絕不是什麼好現象
    今天,儘管溫室效應的速度有所減緩,但這並不意味著溫室效應不存在,只是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目前,在人類的努力下,環境的惡化正在逐漸減緩,但只要人類還在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就會一直存在。例如,溫室效應已經侵蝕了地球,使得一些本應永久凍結的物質逐漸出現。
  • 南極臭氧層突然縮小1500萬平方公裡,溫室效應要結束了?
    導語:溫室效應,是目前地球的重大問題之一,關係到每一個生命的生死存亡。為了挽救這一個危機,各國政府聯合一起,採取必要的措施。臭氧層的恢復速度出乎人意料,美國突然宣布退出大會,這些是不是蘊含著更大的危機呢?
  • 溫室效應,不是地球溫度持續升高的元兇
    其實,倒春寒對應的只是表象,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的生產活動,完全可以影響地球的天氣和溫度的變化。因此推論,溫室效應也是一種表象,他在沒有太陽持續輻照的地區表現極差,甚至是基本沒有作用。
  • 人類行為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那金星溫室效應是生命行為造成的嗎
    金星是由於發生了嚴重的溫室效應才成為如今這個樣子的,其由於上面嚴酷的表面環境被稱為「地獄星球」,而如今我們的地球也正在發生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溫室效應,那麼這樣就可以推測兩個假設。第一個就是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因為溫室效應而變得像金星那樣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甚至是不太適合所有的生命生存。第二個假設是金星的以前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曾經也像我們地球一樣是一顆生命星球,後來由於某種原因才成為了現今這個樣子?
  • 「溫室效應」使臺灣生態環境惡化
    環保人士指出,臺灣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除了受到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外,當局沒有足夠重視環境問題也是重要原因。 走在臺北街頭,戴著口罩的摩託車一族並不鮮見;每年二月也正值酸雨高峰;號稱臺灣最大規模的汙染土壤挖掘正在臺南進行。經濟發展是否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臺灣民眾要求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增高。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溫室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近百年來,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這種全球性的氣候變暖是由自然的氣候波動和人類活動增強的溫室效應共同引起的。  近50年的氣候變暖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預測表明,未來50—100年,全球和我國的氣候將繼續向變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