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溫室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2020-11-25 建設工程教育網

  近百年來,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這種全球性的氣候變暖是由自然的氣候波動和人類活動增強的溫室效應共同引起的。

  近50年的氣候變暖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預測表明,未來50—100年,全球和我國的氣候將繼續向變暖的方向發展。

  氣候變化已經給全球與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帶來了重要影響,而且許多影響是負面的。因此人類需要採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來克服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主要目標。在參加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國際談判中,我國面臨的減排溫室氣體的國際壓力將越來越大。

  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建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為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提供氣候變化最新科學信息的權威機構。它在2001年發布的第3次評估報告指出了全球變暖對全球的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的影響已經相當嚴重。

  我國是世界上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之一。

  引起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成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兩大類。前者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火山爆發等。後者包括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硫化物氣溶膠濃度的變化,陸面覆蓋和土地利用的變化等等。

  人類活動會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並導致氣候變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1896年,瑞典科學家斯萬特。阿爾赫尼斯就對燃煤可能改變地球氣候做出過預測。他指出,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加倍時,全球平均氣溫將增加56℃。之後,有許多科學家陸續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1957年,瑞威拉等在美國發表了關於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可能產生氣候變化的論文。同年,美國夏威夷觀象臺開始進行二氧化碳濃度觀測,從而正式揭開了人類研究氣候變化的序幕。

  溫室效應是這一話題的核心。它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透過太陽短波輻射,使地球表面升溫;但阻擋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發射長波輻射,從而使大氣增溫。由於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這一作用與「溫室」的作用類似,故稱之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等氣體則被稱為「溫室氣體」。

  工業革命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由-18℃上升到當今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已適應的15℃。一旦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繼續增加,進一步阻擋了地球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長波輻射,為維持輻射平衡,地面必將增溫,以增大長波輻射量。地面溫度增加後,水汽將增加(增加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冰雪將融化(減少地面對太陽短波的反射),又使地表進一步增溫,全球變暖更顯著。

  除了二氧化碳外,目前發現的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還有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對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長,一旦排放到大氣中,最長可生存200年,因而最受關注。

  排放溫室氣體的人類活動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燒後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氣較低;化石能源開採過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氣洩漏時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芻動物消化過程中排放的甲烷;土地利用變化減少了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廢棄物排放中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

  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了0.6±0.2℃。近百年來最暖的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後。20世紀北半球溫度的增幅是過去1000年中最高的。

  近百年裡降水分布也發生了變化。大陸地區尤其是中高緯度地區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區降水減少。有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的出現頻率與強度增加。

  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達到過去42萬年中的最高值。

責任編輯:soso

相關焦點

  • 溫室效應是造成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那溫室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
    氣候異常包括溫室效應和極端天氣等,溫室效應導致了全球變暖,而極端天氣常常會導致一些氣象災害的出現。今天我們主要說說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一、溫室氣體提到溫室效應我們就不得不說人類活動了。自從進入了工業社會,生產力大發展之後,由於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大量燃燒(還有汽車尾氣的排放,森林面積的減小等),都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二、原理之前我們提到過,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後到達地面,將其能量傳遞到地表。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溫室效應的爭議,海市蜃樓是怎麼回事?
    全球氣候在整個20世紀確實一直在變暖,但氣候變暖是不是因為「溫室效應」呢?會不會持續變暖呢?對此,眾說紛紜。有些科學家認為20世紀氣候變暖是「小冰期」氣溫回升的延續,是自然演變的結果,跟「溫室效應」無關。在地球存在的45億年中,氣候始終在變化,並且是以不同尺度和周期冷暖交替變化的,也就是說,20世紀氣候變暖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人們不必恐慌,到了一定的時期氣溫自然會變冷。
  • 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溫室效應的形成及影響。溫室效應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糧食短缺,以及因爭奪土地、淡水和自然資源而引發戰爭,這些是氣候科學家對地球文明的未來所做的可怕預言。
  • 正在經歷溫室效應的地球,小冰河時期要來臨?究竟怎麼一回事?
    隨著人口的急速發展,地球的環境,也在遭受著人類的破壞,自然環境也在發生著改變,現如今,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變暖已經在加劇,導致了環境在持續惡化,但是有一位科學家在前段時間提出了一個與大眾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地球可能會開始變冷。這個科學家分析道,在地球到達2050年時,太陽將會有一個極小期的周期,這目前只是一個推測。
  • 環保小知識:溫室效應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
    溫室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溫室效應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一起來了解一下。(1)氣候變化:溫室效應首先表現為全球性氣候變暖。在北半球,冬季變短、變潮溼;夏季變長、變乾燥。亞熱帶可能會比現在更幹,而熱帶則可能變得更溼。
  • 2020年西藏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考生關注: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考多少分才能及格?西藏2020年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成績預計於2021年1月份發布,請考生到中國人事考試網(http://www.cpta.com.cn/)「成績查詢」欄目進行查詢。
  • 溫室效應對於環境的危害有多大?
    說到溫室效應,想必各位在初高中的課程當中經常學到,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但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已經向大氣中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
  • 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時間公布了嗎?
    >由歷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時間規律來看,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時間為每年5月中旬的周六、周日舉行,由此可推斷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時間為:5月15日至16日(周六、周日)的可能性比較大。考生在等待202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時間公布的同時,可以先了解一下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考條件:報名條件及免試條件:(一)遵守國家紀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1.取得環境保護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滿7年;或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滿8年。
  • 假期出門旅遊會增加城市熱島效應,熱島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甚至有人說假期間因為大量的人流湧進了旅遊城市甚至加深了旅遊城市的熱島效應。這是大家誇張的說法還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熱島效應這個詞應該都被大家熟識了。城市熱島效應就是指城市的整體氣溫要比周圍鄉村的氣溫要高。
  • 溫室效應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2020年被認為是現實版的末日電影,而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也許是我們所見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那麼,溫室效應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都會產生哪些影響,它的成因又有哪些,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減緩災難的發生?1.溫室效應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會產生哪些影響?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法律法規選擇試題(一)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法律法規選擇試題(一)  單選:  1、將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依據是(D)  A、環境功能的不同  B、環境範圍的大小C、環境要素的不同D、環境要素的形成  2、環境影響報告書  B、環境影響報告表 C、環境影響分析表D、環境影響登記表  5、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B)  A、地方環境質量標準  B、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  C、地方環保基礎和方法標準  D、地方球境基準  6、《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對行政處罰規定的最高罰款額為(D)  A、10萬元  B、20萬元
  • 談「溫室效應」色變?我們都錯怪了溫室效應,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
    (也就是溫室效應是怎麼產生的)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地表的熱量來源,很顯然這個來源就是咱們的太陽,太陽作為太陽系中的老大,它的質量佔據著整個太陽系的99.86%,可以說是絕對地位,並且它作為一顆恆星,核心部分在時刻進行著核聚變,大量的光熱被輻射出來,時刻在為周圍的行星「送溫暖」。(有朋友會說地球核心的熱量呢?
  • 化學小知識:溫室效應!
    通過下面的視頻了解一下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溫室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斷增大,它們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由於一些天災和亂砍濫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綠地卻在不斷消失,從而導致碳氧循環不平衡,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地球表面溫度上升。
  • 【地理探究】聊一聊到底什麼是溫室效應?又有哪些影響?
    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體都輻射電磁波。
  • 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預計2021年1月份
    考生關注:2020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考多少分才能及格?2020年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成績預計於2021年1月份發布,請考生到中國人事考試網(http://www.cpta.com.cn/)「成績查詢」欄目進行查詢。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 年版)   前 言   根據原人事部、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印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自
  • 尾氣與溫室效應對應的當下環境
    汽車在燃燒汽油獲得動力的同時會排放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會對保護地球的臭氧層進行破壞,而沒有臭氧層保護的地球溫度會升高,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少,科學家們把這叫做溫室效應,溫室效應雖不會毀滅人類,但是會造成人類的生存環境非常困難,而汽車正是溫室效應的主要貢獻者。進入21世紀,汽車汙染日益成為全球性問題。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也有來自二次汙染物、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在大氣中進行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後的產物。大氣中塵埃等物質大量增加,使大氣中的氣溶膠物質增多,大氣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強,削弱了太陽輻射,從而使地球氣溫下降,就像是一把太陽傘一樣遮擋住了太陽,影響了地面氣溫變化,所以這種作用便稱為「陽傘效應」。
  • 螞蟻森林能減輕溫室效應嗎?
    我們以為可以去別的城市,別的國家,可是地球溫室效應會讓全球的溫度升高,冰川融化會讓全球的水面上升,核洩漏會讓全球的水都被汙染。其實,無處可逃。唯一的辦法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房子。《比爾教科學》這本書,從地球整體的大環境、環境惡化的成因,以及作者親自試驗如何做的角度,來談論環保。但因為作者的科研背景,這本書作為科學入門,也是極好的。
  • 沒有溫室效應地球一樣會變暖?科學家:結果相同過程卻不一樣!
    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使用,更加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展,但隨之而來的溫室效應卻讓我們苦不堪言!最近,有科學家發表論文稱即使沒有人類造成的溫室效應,地球依然會變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全球變暖是由溫室效應造成的,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是否還會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