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門旅遊會增加城市熱島效應,熱島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2020-12-02 遊雲無定陰

一旦有一個小長假大家都會選擇回門遊玩,這回的五一勞動節放假4天這幾天中國內的旅遊業可是賺足了錢。這種大家都放假的節假日選擇出門的後果就是永遠在等待和擁擠中度過,著名景點的人群擁擠已經是正常現象了,就連一些比較冷門的景點都被遊客擠滿了,前往景點遊玩的旅客可能在網上都訂不到住宿的賓館。

但是這些問題阻擋不住大家想要趁著小長假出門遊玩的心情,就算景點被擠得水洩不通人們的熱情依舊高漲。甚至有人說假期間因為大量的人流湧進了旅遊城市甚至加深了旅遊城市的熱島效應。這是大家誇張的說法還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熱島效應這個詞應該都被大家熟識了。

城市熱島效應就是指城市的整體氣溫要比周圍鄉村的氣溫要高。城市裡面綠植副高比較少全都是高樓聳立,地面上不是水泥地就是柏油馬路,這些地面被太陽一曬溫度立馬就變得非常高,而且高樓建築使用的材料全都是一些反光材料,高溫在空氣中非常難以散去,各種電器空調的使用也加劇的城市溫度的升高。但是農村就不一樣了,鄉村裡就算綠樹草木都綠色植物能夠很好的吸收掉一部分太陽能量,而且鄉村裡的水泊魚塘也能夠很好的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所有城市的氣溫都是比周圍鄉村的溫度要高的,這也是城市熱島效應的由來。

熱島效應的罪歸禍首就是室溫氣體,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碳,其中還有一些氮氧化物以及粉塵。這些氣體為什麼叫做溫室氣體呢,因為它們有非常好的保溫作用。這些溫室氣體不僅能造成熱島效應還引發了全球的氣候變暖,正是因為人類不尊重自然隨意破壞原始環境,大量森林和溼地的消失導致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了,再加上人類的各種生產作業活動排放的大量廢棄,全球的大氣中溫室氣體大量增加,地球就像是套上了一層保溫膜,全球的氣溫當然就增高了。

其實不只是城市有熱島效應在青藏高原也會有熱島效應。青藏高原的海拔那麼高空氣應該非常冷怎麼也會產生熱島效應呢?因為在高原上的海拔都很高但是高原上的溫度要比其其他同樣海拔高度的地方的溫度要高。因為高原地面上有各種生物和人類的活動但是其他地方只是一片空蕩蕩的高空而已,所以青藏高原也會產生熱島效應。

這麼說來人類的活動確實會增加大氣溫度,那麼在節假日大量人流進入旅遊城市,他們在城市中的活動必定會增加城市的氣溫,所以小假期旅遊出行真的會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其實小假期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出門旅遊也只能惶急慌忙的前往一些距離不算太遠的城市景點遊玩,而且這個期間的旅遊景點一切花費都非常貴有一些黑心的商家直接將一百元一晚的賓館加價到幾百元一晚,遊客們為了晚上能有一個地方睡覺只好忍氣吞聲的選擇付款。

再說景點永遠都是人面為患,在景點哪裡是看風景簡直就是看人流在這樣的環境下遊玩還有什麼好心情呢。不如趁機幾天的假期在家裡和家人好好相聚增加一下感情,平時大家都是忙著上班和上學也沒有什麼時間能夠好好的交流,這幾天的假期正好彌補一下平時缺少的陪伴。或者你可以選擇一個人靜靜的閱讀幾本書,觀看一直以來收藏著卻沒有時間看的老電影。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朋友也可以在假期發展一下自己的小愛好。小長假除了旅遊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科普】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
  • 熱島效應:「發燒」的城市
    雷雨天氣正在城市裡演變得更加暴烈,對這一現象,氣象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並早已對此展開了研究。  美國普渡大學上個月底公布了他們為期兩年的研究結果。該校農學系副教授德福·奈約奇解釋說,造成城市雷暴天氣增多的原因有好幾種,首當其衝的便是「城市熱島效應」。其次,城市中的高層建築會改變風向,即所謂「地表粗糙效應」。此外,城市中較高的大氣汙染水平,也會對雲層狀況產生影響。
  • 詩歌中的氣候知識——城市熱島效應
    從近地面溫度圖上看,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高溫區在溫度圖上就像是從海裡突出海面的島嶼,因此形象地稱這種效應為城市熱島。熱島效應往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加強,城市氣溫逐漸增長,造成城市和鄉村之間氣溫差加大。如今,城市熱島效應已經變成了城市生態問題中最嚴峻的問題之一。那麼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有哪些呢?城市熱島,這一概念是在1958年被氣象學家Manley首次提出。
  • 濟南城市熱島效應明顯緩解
    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魯網8月31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王新超)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 城市熱島效應形成原因 因如何用綠化防治
    當夏季空氣流通減緩時,熱輸入會急劇增加,由於城市蒸發系統適應性低,造成城市溫度急劇上升,同時由於空調和火電廠的加速運轉又會造成惡性循環,加劇城市大氣溫升。城市蒸發量減少也形成了城市幹島效應,造成城市上空大氣穩定度升高,不易發生垂直對流,易形成近地表高溫,伴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例發灰霾和光化學煙霧)。防止措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防止「熱島效應」呢?
  • 新街口為啥比江寧「更幹更熱」?「城市幹島」加重「城市熱島」效應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郝璐教授帶領的生態水文氣象國際合作團隊在針對長三角地區的研究中發現,無論是「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幹島」效應,還是「小雨大澇」現象,都與這一區域大範圍溼地和森林轉為城市用地導致蒸散發變化有關。據悉,該成果發表在水文水資源領域國際頂級期刊《水資源研究》上。
  • 每日一題 | 城市熱島效應
    沿海城市熱島效應和海陸風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海陸風的影響範圍可達上百千米。
  • 城市「熱島效應」新解:氣候越溼潤地表越粗糙 效應越明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量化了不同因素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認為城市的當地氣候背景對於「熱島效應」的影響要大得多,打破了人們此前關於城市熱島效應的不少「定論」。  對流效應對白天城市熱島的貢獻最大  「城市熱島」效應是人為活動和城市發展所導致城市氣溫高於郊區的普遍現象,一直備受關注。通常認為由於城市植被覆蓋減少,使得蒸散耗熱減小是導致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人們也一直認為「熱島效應」的強度主要受城市結構控制,比如城市大小、建築物高度、人口密度等。
  • 關於城市熱島效應,你知道多少?
    這種現象通常是由於城市建設發展迅猛,生態環境失調,出現了裸地多,水面少;水泥、瀝青地多,草地少;高層樓房多,樹林少的現象,再加上車輛擁擠,人群稠密,大量二氧化碳排入空中,加強了溫室效應。城市熱島效應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影響。
  • 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
    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23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熱島效應加劇高溫熱浪
    這就是人們可以直觀感受到的城市熱島效應。  在夏季,熱島效應對高溫熱浪有放大作用。這意味著遇到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氣時,市區比郊區更難熬。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研究員任國玉和他的團隊定量化了這種「難熬」程度。
  • 市委書記對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作重要批示
    為了解濟南城市熱島效應情況,更好的為濟南市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濟南市氣象局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北京市氣候中心,利用MODIS衛星資料(解析度1km)、NOAA衛星資料(解析度1km)、Landsat8衛星資料(解析度30m)以及濟南市所轄氣象觀測站資料
  • 氣候越溼潤「熱島效應」越明顯?
    這也是城市氣候不同於其他地域的最明顯特徵之一。通常認為由於城市植被覆蓋減少,使得蒸散耗熱減小是導致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人們也一直認為「熱島效應」的強度主要受城市結構控制,比如城市大小、建築物高度、人口密度等。
  • 香港:增加綠化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香港市區植被面積不足一成,增加綠化有助於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中國園林網8月11日消息:城市熱島效應帶來一連串環境和社會問題,例如加劇空氣汙染問題、增加散播傳染病、增加能源需求等,但城市已建成,發展不能隨意喊停,如何才為城市降溫?
  • 【備考乾貨】一文詳解高考地理常考的城市五島效應?!
    城市熱島中心,氣溫一般比周圍郊區高1℃左右,最高可達6℃以上。在城市熱島作用下,近地面產生由郊區吹向城市的熱島環流。城市熱島增強空氣對流,空氣中的煙塵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凝結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區多。對歐美許多大城市研究發現,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區多5%~10%。
  • 太陽能光伏對城市熱島效應的環境影響
    此外,屋頂光伏裝置會改變屋頂接收到的輻射,並影響到大氣的整體熱通量(輻射和對流)。(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測試網」ID:TestPV)1.城市熱島效應和光伏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導致城市變暖。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 UHIE)定義為人造區域內的溫度升高,UHIE強度是城市供熱的指標,是城市和農村空氣之間的最大差異。
  • 常見的地理效應⑥|幹島效應和雨島效應
    我們都知道城市雨島效應和熱島效應,那幹島效應呢?它跟雨島效應又是什麼關係呢?怎麼又是幹又是雨兩者相互矛盾嗎?
  • 現代城市的「熱島效應」
    在現代城市中,每當夏季來臨,烈日炎炎之際,許多人都想到了「城市熱島效應」。這是一個目前比較流行的生態學名詞,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這也是一個形象的說法,高溫區域的城市,就像突出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座島嶼,與廣大的城市以外區域形成明顯的溫度反差,就被稱為「城市熱島」,也稱「熱島效應」或「城市熱島效應」。並且其城市越大,現代化程度越高,這種效應就越加明顯。這種「熱島效應」在冬季,也許不成為問題,因為它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 美科學家發現城市熱島效應對全球變暖影響不大
    在全球氣候變暖過程中,城市熱島效應產生多大影響一直就是爭論焦點。美國史丹福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對熱島效應的影響進行量化。研究結果顯示,與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產生的影響相比,熱島效應的影響非常有限。研究領導人、史丹福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教授馬克-雅各布森表示:「在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氣候變暖過程中,城市熱島效應產生的影響比例可能在2%到4%之間。」
  • 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有什麼區別?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護照爽快蓋戳痛快拿Q幣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所謂城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這種現象。在氣象學近地面大氣等溫線圖上,郊外的廣闊地區氣溫變化很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面,而城區則是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著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能比郊區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強度的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