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魯網8月31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王新超)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據了解,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築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溫化」。
為了解濟南城市熱島效應情況,更好的為濟南市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濟南市氣象局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北京市氣候中心,利用MODIS衛星資料(解析度1km)、NOAA衛星資料(解析度1km)、Landsat8衛星資料(解析度30m)以及濟南市所轄氣象觀測站資料,採用遙感測定法和氣象站法,運用3S技術,對1994年以來濟南夏季城市熱島效應進行了逐年動態監測評估,並形成評估報告作為呈閱件上報濟南市委市政府。
報告中客觀分析了濟南市夏季城市熱島效應現狀、歷史演變和形成機制,特別提出在堅持增加綠化覆蓋面、減少排放等生態立市做法的帶動下,2017年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同時,針對濟南熱島監測現狀以及規劃後的土地利用類型圖,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主城區與東部新區之間建立足夠寬的綠化帶為通風廊道留出位置、主城區與西部新區之間依據河流建立綠化帶、保護現有森林和水體等生態冷源來緩解熱島效應的調控對策建議。
據了解,報告得到了濟南市委市政府領導的一致認可,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報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該報告對濟南城市規劃建設很有意義,濟南將堅持生態立市不動搖,切實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係,繼續加大留白增綠和拆違拆臨、建綠透綠、環境治理力度,進一步減輕熱島效應,讓城市「熱度」降下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真正使濟南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省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