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越溼潤「熱島效應」越明顯?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氣候越溼潤「熱島效應」越明顯?

  單一水 賈冰

  城市熱島效應,是因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這也是城市氣候不同於其他地域的最明顯特徵之一。通常認為由於城市植被覆蓋減少,使得蒸散耗熱減小是導致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人們也一直認為「熱島效應」的強度主要受城市結構控制,比如城市大小、建築物高度、人口密度等。

  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量化了不同因素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認為城市的當地氣候背景對於「熱島效應」的影響要大得多,打破了人們此前關於城市熱島效應的不少「定論」。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雜誌上。

  利用衛星遙感數據並結合氣候模式對北美地區的65個城市進行分析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首席科學家李旭輝教授及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溼潤氣候條件下局地增溫更明顯。」

  他們的研究認為,在溼潤氣候條件下,城市對流效率明顯下降,造成局地增溫。如同樣的兩個城市,一個處在半乾旱氣候區,另一個處在溼潤氣候區,它們的熱島強度非常不一樣。在多雨潮溼的氣候區,對流效應可能使城市白天的平均溫度上升3℃。

  論文作者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博士研究生趙磊表示,地表粗糙度對城市熱島有重要影響。不同的地表類型,粗糙度不同,例如森林的粗糙度大於草地,更容易產生大氣的湍流運動,有助於地表的熱量向大氣擴散,從而使地表氣溫下降。也就是說,如果城市的粗糙度小於郊區的粗糙度,就會出現較強的熱島效應。相反地,如果城市的粗糙度大於郊區的粗糙度,那麼就會產生與熱島效應相反、城市溫度低於郊區溫度的「冷島效應」。

  趙磊解釋說,溼潤地區城郊植被多為樹林,地表粗糙,對流散熱效率高,相比之下,這些地區城市的對流效率下降了58%,造成熱島效應。在半乾旱地區,植物多為低矮的草地, 而城市景觀地表更為粗糙,對流散熱效率更高,會抑制熱島效應,甚至造成冷島效應。

  在全球變暖和城市化加劇的背景下,熱島效應的影響會更為明顯。有研究表明,熱島效應可以造成局地氣候異常、加重城區空氣汙染、加大城市高溫出現頻率、誘發流行性病毒的大規模爆發等等。

  到底該如何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李旭輝稱,在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選用反射率高的材料或進行建築表麵粉刷,使更多的太陽輻射被反射出城市空間,根據城市主導風向進行通風廊道的設計以提高對流效率等因素,進行城市合理布局。比如屋頂、路面、停車場等用淺色的材料,可以有效減緩城市熱島效應。

相關焦點

  • 城市「熱島效應」新解:氣候越溼潤地表越粗糙 效應越明顯
    原標題:城市「熱島效應」新解:氣候越溼潤地表越粗糙 效應越明顯   中國江蘇網7月16日訊(通訊員 賈冰 徐珍 記者 王靜)你知道嗎,假設停車場使用淺色的材料,可以有助於減緩城市熱島效應。
  • 青藏高原那麼冷,為啥氣候學上管它叫熱島
    熱島效應是指一個地區的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的現象。氣象學家最早研究發現孤懸在海洋中的島嶼,夏日晴朗無風的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效應,因而得名。而為人們熟知是因為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顯著。城市熱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一、城市地表硬化多,植被少,熱容小,陽光照射下升溫更迅速。二、城市排放熱量大,比如大量的空調外機,汽車等都是熱源。三、城市空氣汙染物含量高,大氣循環流通也差,形成了一定保溫作用。因為城市熱島對人們生活影響不小,所以受關注比較大。
  • 濟南城市熱島效應明顯緩解
    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魯網8月31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王新超)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獲悉,濟南城市熱島效應監測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根據報告,2017年濟南的熱島效應明顯緩解。報告提出了在舊城改造的基礎上增加水體和綠地面積等對策建議。
  • 熱島效應:「發燒」的城市
    該校農學系副教授德福·奈約奇解釋說,造成城市雷暴天氣增多的原因有好幾種,首當其衝的便是「城市熱島效應」。其次,城市中的高層建築會改變風向,即所謂「地表粗糙效應」。此外,城市中較高的大氣汙染水平,也會對雲層狀況產生影響。  實際上,所謂的地表粗糙效應與大氣汙染這兩個因素,還是與城市熱島效應密切相關。熱島效應是造成城市裡很多異常氣象的「禍首或幫兇」。
  • 詩歌中的氣候知識——城市熱島效應
    其實,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常見的熱島效應。所謂熱島效應,就是指城市中的空氣溫度明顯高於城市外圍郊區的現象。從近地面溫度圖上看,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高溫區在溫度圖上就像是從海裡突出海面的島嶼,因此形象地稱這種效應為城市熱島。熱島效應往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加強,城市氣溫逐漸增長,造成城市和鄉村之間氣溫差加大。如今,城市熱島效應已經變成了城市生態問題中最嚴峻的問題之一。那麼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有哪些呢?城市熱島,這一概念是在1958年被氣象學家Manley首次提出。
  • 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 2009-10-20 15:13:22 來源:中國天氣網
  • 「熱島效應」讓合肥越來越熱
    「熱島效應」愈發明顯  氣象專家這樣分析城市所面臨的高溫天氣: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為造成的「熱島效應」也起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城市「熱島效應」,簡單地說就是因為城市綠地、水體減少,大氣汙染、人工熱源排放增多,加上人多、廢氣多、高層建築多,從而導致市中心溫度升高的現象。
  • 現代城市的「熱島效應」
    在現代城市中,每當夏季來臨,烈日炎炎之際,許多人都想到了「城市熱島效應」。這是一個目前比較流行的生態學名詞,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這也是一個形象的說法,高溫區域的城市,就像突出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座島嶼,與廣大的城市以外區域形成明顯的溫度反差,就被稱為「城市熱島」,也稱「熱島效應」或「城市熱島效應」。並且其城市越大,現代化程度越高,這種效應就越加明顯。這種「熱島效應」在冬季,也許不成為問題,因為它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 溫室效應與熱島效應
    很多人都發現了城裡的溫度比城外高,特別是夏天更明顯一些,有時候相差還會很大,可能有好幾度。離城市越遠氣溫相對城市就會越清爽,有條件的人在夏天會到遠離城市的地方避暑。這種現象究其原因是為什麼呢?使大氣進一步增溫,這就是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像城外及郊區在這些方面,因為廢熱很少,沒有高大建築物的阻擋,通風效果比城裡好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就少了很多。在氣溫和空氣品質方面有差別就是自然的事了。從自然方面講,城市降雨以後,雨水順著馬路流進了排水道,地面溼度不足,不利於降溫,失去了自然降溫的機會。
  • 熱島效應加劇高溫熱浪
    這就是人們可以直觀感受到的城市熱島效應。  在夏季,熱島效應對高溫熱浪有放大作用。這意味著遇到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氣時,市區比郊區更難熬。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研究員任國玉和他的團隊定量化了這種「難熬」程度。
  • 北京出現高溫與明顯熱島效應
    中國天氣網北京站訊 昨天(25日),本市城六區出現高溫現象,部分地區地表溫度在44℃以上,且城六區出現明顯熱島效應,其中「較強熱島」和「強熱島」區佔去了城六區近半壁江山。
  • 合肥規劃建設通風廊道緩解熱島效應,讓城市吹起「穿堂風」
    合肥規劃建設通風廊道緩解熱島效應,讓城市吹起「穿堂風」 2020-03-28 14: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變暖讓植物無所適從 城市熱島急需綠化來緩解
    城市熱島急需綠化來緩解     其實,打亂自然季節變換的節奏、造成植物生長出現紊亂的原因,正是日漸增強的城市熱島效應。在氣象學近地面大氣等溫線圖上,離城市中心越遠的郊外廣闊地區,其氣溫變化就越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面;而越靠近城區中心氣溫則越高,如同突出海面的島嶼,故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
  • 辨析:熱帶季風氣候VS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VS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不同的是,該 地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降水分配較為均勻,無明顯的乾濕季(南美北部的蓋亞那高原類 似)。2.「信風副高型」熱帶草原氣候南非高原東南部(20°S~30°S),夏季大陸內部形成熱低壓,暖溼的東南信風吹向大陸,受地形抬升,降水較多,形成溼季。
  • 逆溫層、熱島效應同時存在 不利於空氣汙染物擴散
    (原標題:逆溫層、熱島效應同時存在 不利於空氣汙染物擴散) 何為逆溫層
  • 濟南地形易導致「逆溫」現象 哪裡熱島效應最明顯?
    濟南哪裡熱島效應最明顯?  濟南市主城區、主城區與東部城區結合之處以及東部城區的熱島效應最為明顯。此外,熱島與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緊密相關。
  • 常見的地理效應⑥|幹島效應和雨島效應
    研究證實,大城市及其下風向「雨島效應」明顯。由於「雨島效應」集中出現在汛期和暴雨之時,這樣易形成大面積積水,甚至形成城市區域性內澇。專家解釋稱,大城市高樓林立,空氣循環不暢,加之盛夏時節,建築物空調、汽車尾氣更加重了熱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熱氣流,熱氣流越積越厚,最終導致降水形成:大城市大氣環流較弱,由於城市熱島所產生的局地氣流的上升有利於對流性降水的發生、發展,城區空氣中凝結核多,大核(如硝酸鹽)存在時有促進暖雲降水作用,同時城市的下墊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減慢,延長城區降水時間。
  • 緩解中心城區熱島效應 武漢將啟用風道規劃
    之所以開展城市風道的研究,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將郊外的風引入中心城區,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另一個是利用城市風道將霧霾吹走,改善城市大氣環境。據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所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已從法國引進了一款名為「ariacity」的風環境測試軟體,今後在給城市做規劃時,這個系統可以模擬出規劃中的建築物、道路、社區周邊的風環境。
  • 【科普】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
  • 城市熱島效應形成原因 因如何用綠化防治
    中國園林網8月11日消息:城市熱島效應(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近地面溫度圖上,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則是一個高溫區,就象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