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是否有發現,城市市郊的溫度往往比市區低一些?其實,這是因為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的氣溫比郊外的氣溫高。這種現象通常是由於城市建設發展迅猛,生態環境失調,出現了裸地多,水面少;水泥、瀝青地多,草地少;高層樓房多,樹林少的現象,再加上車輛擁擠,人群稠密,大量二氧化碳排入空中,加強了溫室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影響。首先,熱島效應會造成惡劣的天氣,使城市內的天氣酷熱難耐,並且可能引發霧島、雨島、幹島和渾濁島等多重效應,還會使雷電和暴雨這種極端天氣增多,從而引發次生災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其次,熱島效應會危害人體健康,主要表現為由高溫引發的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和精神紊亂、憂鬱壓抑等神經系統疾病。氣溫過高還極易引起中暑,並使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而且,氣溫持續在較高值時,城市生產和生活用電、用水量也會增加,造成電力緊張,供水困難,會直接造成經濟損失。除此之外,高溫會加快城市廢氣中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的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使地表臭氧濃度增加,破壞大氣環境。
由此可見,城市熱島效應的危害不容小覷,那應該怎樣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呢?
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可以從強化城市綠化、增加城市水域面積入手。綠色植被和水域是城市綠島的主要發源地和維持地,它們可以改變城市下墊面的熱屬性,減少熱量的聚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還可以通過治理機動車尾氣、限制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改善能源結構等方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人口高密度區也是建築物高密度區和能量高消耗區,會形成氣溫的高值區。因此,在合理控制城市發展的同時,還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築物密度。
本文由河北師大講師地理學博士韓倩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尹茹 [責任編輯: 郭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