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內手機任意充電?這項技術明年在日本測試

2021-01-07 IT168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未來?手裡拿著手機,不用插著充電器或者放在無線充電器上,手機也能一直顯示充電狀態。雖然看起來很像是幻想中的場景,但是也許很快就會變成現實了,其實有不少的公司都在研發相關的技術,此前諾基亞就展示過類似的技術,只不過供電的距離十分短,而且損耗巨大,完全無法支持智慧型手機的運行需要。

但是,隨著無線供電技術的推進,現在的無線充電已經能夠達到50W以上的功率,對比以前有著明顯的提升,那麼遠距離無線充電也再次被提上了日程。美國的無線供電企業Ossia最近就宣布,將於2021年在日本開展遠距離無線充電的測試,能夠在10米範圍內為機器人、電子設備、智慧型手機等設備充電。

據悉,這項技術採用與Wi-Fi相同的電波,通過安裝在天花板上的發射器向覆蓋範圍內的設備發射電波,設備終端上通過接收器接收後就可以為設備進行充電。除了Ossia外,Energous、Powercast在開發相同的技術,日本松下和歐姆龍等企業也在加緊開發同類型的技術。

不過,現在類似的技術還處在從實驗室中走出來的第一階段,想要真正普及使用,恐怕還要等上幾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日本發明新技術,支持10米遠隔空充電,給手機充電就像連WiFi!
    現如今無線充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或者很遙遠的事物了,因為很多我們熟悉的手機比如蘋果iPhone和三星的手機都已經支持無線充電技術,甚至前兩天三星還在其國內推出了一款就可以同時給三臺設備充電的多功能無線充電器。
  • 從OPPO超級閃充聊聊手機充電與電池技術
    直到前幾天報導MWC的時候,看到了OPPO展示的「Super VOOC超級閃充」功能,一段在10分鐘左右時間就把2500mAh容量電池的手機從5%充到100%的視頻讓很多人大呼黑科技。未來手機若能夠如此快捷地補充電量的確很實用,如果手機電池本身儲能高那就更好了。借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聊聊手機快充和電池技術的那些事兒。
  • 新技術10分鐘內為汽車電池充電
    但是即使是在增強型的「超級充電站」,仍然需要50分鐘才能給汽車電池充滿電。不過,一項新的進展可能會改變這種情況。 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鋰離子電池,它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充電,以提高反應速度,但在放電時能保持電池的冷卻。這種電池充電10分鐘能為一輛電動汽車增加200英裡續航。該電池或有助於減少人們的電動汽車「續航焦慮」。
  • 日本一男子為給手機充電接出200米電源線
    安卓中國12月13日消息,日本單身界攝影教主 地主惠亮 經常能想出各種腦洞大開的點子,此前他曾經在網絡上教過網友們一人拍甜蜜約會、餵食、角落喇舌照片。最近這位牛人沉迷於一款手機遊戲,在哪都要玩。
  • 蘋果WIFI充電1米受限,中國發明5米無線充電技術
    2017年12月26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了全球首個「遠距離」無線充電發射器具備商用條件。該產品來自納斯達克上市公司Energous 旗下無線充電發射器 WattUp Mid Field,受此影響Energous股價兩日大漲257%。
  • 日本長78米的高空無人機基站,在美國測試試飛!
    眾所周知,手機信號都是靠地上基站維持的,但每個基站的覆蓋範圍是有限的,每隔一定的距離就要鋪設一個手機信號基站。在沒什麼人居住的區域,運營商一般是不會鋪設手機信號基站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人煙稀少的地域,手機經常是沒有信號的。日本企業研發了一種技術,以大型的無人機作為信號接收站,也就是無人機基站,可以為地面的人提供通訊信號,現已經在美國完成試飛。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下圖分別為「點亮燈泡」和「為手機充電」實驗。  團隊的趙毓斌介紹,用磁共振技術實現無線充電,充電距離在半米以內都是有效的,充電效率非常高,在一個較近的距離,效率能達到90%以上,與有線充電的體驗幾乎一樣。目前,他們做出的無線充電系統,實現了發射線圈10cm以內都是接收區。這意味著手機在此距離內可以隨意「活動」,拿起、放下都沒問題。用這種充電方式給手機充電和我們用充電線充電的功率相同。
  • 日本推快速充電智慧型手機:充10分鐘 可用一天
    Arrows A 301F  【TechWeb報導】1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Techradar網站援引日本媒體消息稱,日本軟銀公司與富士通合作研發了一款擁有快速充電功能的手機Arrows A 301F,據稱它僅需充電10分鐘,便可使用一整天。
  • 美國封鎖,賣掉榮耀,做不了手機的華為憑這項技術也能握住業界...
    可以預見,以後一定會出現「真·無線充電」的叫法。因為現在業界用的無線充電和上面的無線耳機一樣,都玩了個文字遊戲。 業界目前一般將無線充電分為近場和遠場兩種:近場無線充電:電力通過線圈之間的感應耦合磁場或金屬電極之間的電容耦合電場進行短距離傳輸,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無線技術,包括手機和電動牙刷等無線充電方式。
  • 日本NTT推出4款可快速充電智慧型手機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即使不是手機重度使用者,也會擔心手機電池不夠用。很多人外出時都會帶上可攜式充電器,但由於充電時間較長,讓人等得很著急。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7日報導,針對上述現象,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在2014年夏季新品中推出了充電功能達到125%的第二代急速充電模式,配合GALAXY S5的超級省電模式,那麼今年夏天將可以擺脫充電煩惱,享受快樂的智能生活。
  • 這6項新電池技術或改變手機汽車產業
    目前,常見的電池都應用了鋰離子技術,但是這項技術已經快要達到它的「極限」:研究人員表示,鋰離子技術最多在目前基礎之上提升30%。華爾街分析師看好電池領域的科技突破。或許在未來不久,我們汽車、房子和手機等都將使用到價格便宜,且高效的電能。
  • 法國將從明年開始測試「飛行計程車」,迎接2024年奧運會
    兩家公司表示,這項試驗將取決於當地居民、安全協議和空中交通規則的批准。在2021年上半年,將為演示區安排停車區,充電站和地面標誌。合作夥伴表示,將與航空安全機構合作,對「飛機的停車、起飛和著陸操作,以及車輛的維護和充電操作,將於2021年6月在真實的航空環境中進行測試。」VoloCity配備了18個旋翼和9個電池組。每架飛機都可以攜帶兩名攜帶手提行李的乘客,最大有效載荷為200公斤(440磅)。
  • 智東西晚報:美研發可為手機充電面料 Model3試駕曝出大量問題
    該產品技術一旦成熟,有望運用在未來網際網路設備和智能服飾之中。研究人員的這項新的紗線可以通過拉伸運動發電,根據試驗,僅使用家蠅重量的紗線就可以點亮一盞小型 LED 燈。根據研究人員介紹,該紗線是由一種碳納米管制成的,比頭髮絲細 10000 倍數。由眾多紗線組成「螺旋管」狀的彈性繩,在伸縮的過程中,彈力就可以產生電量。
  • 可充電鋅空氣電池明年上市 欲替代鋰電池
    小到手機MP3,大到電動汽車,如何製造更安全、續航時間更長、充電循環數更多的充電電池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術難題。我們使用多年的鋰離子電池技術有很多明顯的缺點,比如電量退化快、壽命短、不環保等,曾多次出現的鋰電池過熱、爆炸事故也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在多種有望替代鋰電池的技術當中,近期又出現了一股新勢力:鋅空氣可充電電池。
  • 再也不需要充電寶啦!日本打算在公交上安充電器
    ,還不是因為怕出門後手機沒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帶上各種充電寶等等,不過現在我們的鄰居日本,打算在公交車上安裝充電接口,方便大家來充電。據了解,目前該服務已經在東京的一輛公交巴士上開始測試,該輛公交車上共有5個接口,都分別靠在各個呼叫按鈕下,而正是通過乘客使用呼叫按鈕產生的電能來提供充電接口,進而方便乘客給手機、平板電腦充電。
  • 中場無線充電技術—給游離在體內的植入式電子設備充電有望了
    人體植入式設備最大的發展障礙就是充電難的問題,據衛報消息,史丹福大學研發的「中場無線傳輸」充電技術能夠為體內植入的傳感器、起搏器和神經刺激儀輸送電量——將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卡片貼在身上能為游離在身體內的電子設備充電
  • 日本推出帶有充電裝置的巴士 可為手機電腦充電
    人民網東京7月20日電 據《讀賣新聞》報導,運行於日本東京都八王子市等多摩地區西部公共汽車的京王集團西東京公共汽車公司近日開始導入可以為普通手機和智慧型手機充電用的充電裝置。
  • 用充電寶給手機充電,電量越充越少?是手機壞了還是充電寶壞了?
    相信大家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要時刻保持手機電量是百分之百的,如果電量不足則會特別難過。為了方便大家,手機充電寶應運而生。不過大家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用手機充電寶充電,手機的電量會越來越少,有朋友說這是被吸電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無線充電:一場關於未來的爭奪戰 | 獵雲網
    據了解,中興通訊將會在年內於50至100個城市的公共運輸領域展開無線充電試驗。高通——Halo無線充電技術最近又在美國申請了一項名為「感應式充電鍵盤」的專利,計劃讓Chromebooks筆記本能位智慧型手機提供無線充電。原理是通過在筆記本鍵盤中加入一個極小巧且易於更換的無線充電電圈,使之既能為手機充電,也可以接收信號為自身充電。當然,目前這項技術還在研發之中。而在2015年5月的I/O大會上,谷歌正式宣布支持USB Type-C標準。
  • 明年最值得期待的技術是這些!小米、OPPO搶著首發
    真全面屏、超級閃充、高刷新率、星鑽工藝 、微雲臺技術,幾乎每款旗艦手機都會帶來一些全新技術。這不得不讓用戶滿懷期待,明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或許又能給我們帶來何種全新的體驗呢?今天,就讓我們展望未來,從現階段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中,預測明年手機發展將會帶來什麼全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