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無線充電技術—給游離在體內的植入式電子設備充電有望了

2020-11-27 36kr

人體植入式設備最大的發展障礙就是充電難的問題,據衛報消息,史丹福大學研發的「中場無線傳輸」充電技術能夠為體內植入的傳感器、起搏器和神經刺激儀輸送電量——將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卡片貼在身上能為游離在身體內的電子設備充電。該充電設備發散的電波跟智慧型手機相當,因此無須擔心安全問題。

一般說來,微型植入設備需要考慮換電池的問題,這項充電技術不僅解決了這個麻煩,而且還能進一步縮小植入式設備的體積——至米粒大小,體積越小也就越能夠更精確得捕獲人體生理信息。

研究人員已經在豬和兔子這兩種動物身上試驗過此技術,下一步將進行人體測試,不過要等監管機構批准還得好幾年。

相關焦點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時間:2021-01-07 18:4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
  • 布局無線充電生態系統,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
    1月7日,蘋果一項新專利曝光,專利名稱為「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能夠使得MacBook具備為iPhone、Apple Watch等iOS產品無線充電的能力,可為擁有多款iOS設備的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體驗。
  • 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動汽車和醫療設備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
    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技術作為一項新型的電能傳輸方式,可有效地實現非接觸式電能傳輸,減少觸電危險的同時大大地提高了充電系統的安全性。隨著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的不斷加深和推廣,無線充電產品將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
  • 震驚,蘋果開啟無線充電的新大門「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
    震驚,蘋果開啟無線充電的新大門「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最近蘋果的新專利引得很多人驚嘆不已,「電感充電」!那麼,什麼是電感充電呢?這邊通俗來講,就是無線充電。而蘋果這次的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則是在設備之間直接完成充電!即MacBook觸控面板兩側的區域可以用作無線充電板。
  • 新技術用無線電波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
    新華社華盛頓6月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為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的新技術,有望應用於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機體組織的無線電波,在1米距離外給埋在豬皮下10釐米的裝置充電。
  • 5米無線充電射頻技術成真
    該技術包括了DA4100功率發射器和DA2200、DA2210無線充電接收器;用小型、低成本的天線替代目前較大的線圈,並能夠在4.5米範圍內成功採集RF能量,實現對設備的充電。目前市場上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大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或磁共振技術,接收器與發射器之間的距離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要求受電設備必須落在諧振線圈的有效感應範圍之內。相比之下,RF無線充電方式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方便。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電子產品世界 發表於 2020-04-05 09:46:00 無線充電,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
  • 科學家研發穩定的無線移動充電系統
    本周《自然》文章Robus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a nonlinear parity–time-symmetric circuit報告了一種無線電力傳輸系統,它能在LED燈遠離電源的過程中為其充電。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
  • 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
    無線充電聯盟成立於2008年12月17日,旨在為創造 和促進市場廣泛採用與所有可再充電電子設備兼容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Qi,其成員主要包括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NS)、ST-Ericsson、 羅姆半導體(Rohm)、諾基亞(Nokia)、RIM(Research?In?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許多先進的電池供電設備都已實現了無線充電。只需要簡單支持特定的基站,甚至是來自不同製造商的基站,即可無物理接觸地給設備充電。而來自不同製造商的設備之所以具備互操作性,是在於開放標準。開放標準通常是由某一特定行業聯盟發起和制定的,這種聯盟一般是由該行業對特定技術感興趣的廠商組成。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利用電磁感應來充電 這兩種物理現象同時運用,就可以進行無線充電。目前的無線充電設備,都包含一個充電座,裡面其實正是線圈。將充電座接到家用插頭後,線圈周圍會因為電流磁效應而產生磁場。要充電的電子產品,裡面也都有一個線圈,當它靠近充電座時,充電座的磁場將透過電磁感應,在電子產品的線圈上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導引到電池,就完成了充電座和電子產品間的無線充電。
  • 蘋果布局無線充電生態系統,有望實現MacBook為iPhone無
    該專利能夠使得MacBook具備為iPhone、Apple Watch等iOS產品無線充電的能力,可為擁有多款iOS設備的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體驗。 1月7日,蘋果一項新專利曝光,專利名稱為「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繼共享單車後,共享充電寶成為又一個備受資本追捧的「風口」。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院數字所的無線充電創新團隊,他們正研發一種高效率的無線充電「黑科技」,這支團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IEEE Fellow王曉東帶領,核心成員有六名博士,均有研究無線通信和電子電路的背景。團隊依託深圳先進院數字所,專注於磁共振針對小功率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發、產品定製。
  • 【專利解密】海德門電子的無線充電線圈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項關於無線充電線圈的專利將海德門電子帶到了公眾的眼前,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用於充電設備的雙層雙並聯的無線充電線圈,相比於現有的充電產品,這種方案具有更高的充電品質以及更小的體積。圖片來源:海德門官網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和移動終端的發展,無線充電功能越來越多的被集成到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終端裡。
  • 太陽能「無線」充電心臟起搏器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Micro LED貼片,或將緩解植入式醫療器械需頻繁更換電池的痛點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GIST)機械工學部李鍾浩教授7日表示,其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貼在皮膚上,能夠為體內供應電力的「Micro LED貼片」。
  • 一文讀懂無線充電技術
    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原理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一下「電流磁效應」和「電磁感應」。 1819 年,丹麥科學家厄斯特觀察到一段導線上如果通有電流,四周將會產生磁場,可以讓指北針偏轉。後人則進一步發現,將導線圍成環狀,甚至繞成線圈,產生的磁場將會更強、更集中,這稱為「電流磁效應」。
  • 內耳供電:人體植入式電子設備的福音
    植入人體內耳的電子設備可以監測人耳的生物活性,包括聽覺、平衡障礙或它對某種療法的反應。  儘管隨晶片植入豚鼠內耳的無線電發射器效率要遠高於用在手機中的無線發射器的效率,但它仍不能直接運行在豚鼠內耳的天然電池上。所以MTL還在晶片中加入了電源轉換電路,通過其中的電容逐步為晶片充電,其功能相當於許多電子設備都要使用的電源轉換器。
  • 兩項值得期待的短距離技術——RF遙控器和無線充電
    從Zigbee發展進程尋找短距離無線技術新舞臺   在不久前飛思卡爾於深圳舉行的FTF China 2007上,汽車電子、MCU、i.MX應用處理器、聯網技術等出盡了風頭。短距離無線充電   2008年另一個值得期待的技術就是短距離無線充電。目前,中國市場上也在出售一種無線充電器,但是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無線充電,僅僅是一個備用電池。我們這裡所討論的無線充電器,是指不通過物理聯接就能傳送電能,實現為手機、MP3、藍牙耳機等耗電量相對較小的電子產品充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