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解密】海德門電子的無線充電線圈

2020-12-05 集微網

【嘉德點評】海德門發明的串並聯無線充電線圈,利用多個線圈串聯以及並聯形成雙層串並聯混合充電線圈結構,可以有效提升線圈走線之間耦合提升線圈的品質因素和耦合係數。同時,這樣的設計無需多餘連接結構,從而可以有效節省空間、提高連接的穩定性。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項關於無線充電線圈的專利將海德門電子帶到了公眾的眼前,該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用於充電設備的雙層雙並聯的無線充電線圈,相比於現有的充電產品,這種方案具有更高的充電品質以及更小的體積。

圖片來源:海德門官網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和移動終端的發展,無線充電功能越來越多的被集成到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終端裡。無線充電的作用是替代之前傳統的有線充電模式,實現更便捷的移動方式充電。

無線充電可以充分利用充電板的空間,相較於有線充電方式,一個充電板不僅可以為多個設備進行充電,並且充電設備也具有多元化,例如可以同時為手機、智能手錶以及無線藍牙耳機等進行充電。當對多個設備充電時,行動裝置相對於充電器的位置也沒有任何限制,因此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無線終端和充電器也大量湧入市場。

當前很多終端設備往輕薄和小型化發展,留給無線充電的空間相對較小,為了滿足各種性能要求,在不改變無線充電面積厚度的條件下提高充電性能顯得尤為重要。影響充電線圈性能的因素有很多,現有的充電線圈大多採用雙面單股的並聯方式,即充電線圈組包括兩層充電線圈,這兩層充電線圈相互並聯,這種線圈設置方式,線圈之間的互耦較弱,線圈的品質因素Q值和電感較低。

針對這些問題,海德門電子在2020年1月13日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串並聯混合式多層多股無線充電線圈」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2010029944.7),申請人為深圳市海德門電子有限公司。

根據目前公開的專利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無線充電線圈專利吧。

如上圖,為該專利中發明的串並聯混合式多層多股無線充電線圈,圖中為其正面(左)和反面(右)結構示意圖。其中主要包括線圈底板1和充電線圈,線圈底板為FPC線圈底板,厚度範圍為12微米到20微米,且正面上設有第一引出端9和第二引出端10,反面上設有第三引出端11,並且貫穿開設有並聯孔2和過孔3。

充電線圈包括串聯連接的外圈並聯線圈和內圈串聯線圈,二者均包括多股線圈,例如該專利中發明的充電線圈:外圈並聯線圈和內圈串聯線圈均包括四股線圈,外圈並聯線圈正面的第一併聯線圈4和反面的第二並聯線圈5。

從專利的描述中可知,外圈並聯線圈和內圈串聯線圈的電流螺旋方向相同,第一併聯線圈包括螺旋繞設1圈的4股線圈,第二並聯線圈包括螺旋繞設1圈的4股線圈,第一串聯線圈包括螺旋繞設4圈的4股線圈。

正面第二個並聯線圈段8末端的二、三股線圈分別與其首端的一、四股線圈相連接,由於結構的對稱性,其反面的第二個並聯線圈段8末端第一、四股線圈分別與其首端第二、三股線圈相連。以此類推,第三到第七個並聯的線圈段的末端也分別連接至其首端,從而形成了環形結構。

線圈底板上設有4個過孔3,第一串聯線圈的4股線圈穿過這四個過孔,並且連接到第二串聯線圈的4股線圈,這4股線圈由由外到內的股間順序不同,如上圖所示。

該專利中的單股並聯充電線圈採用的是雙層充電線圈,其第一層線圈與第二層線圈首位並聯。經過技術人員的測試,這種單股並聯充電線圈的電感、品質因素Q值、直流電阻、交流電阻會更加出色,充電效果也更好。

以上就是海德門發明的串並聯無線充電線圈,利用多個線圈串聯以及並聯形成雙層串並聯混合充電線圈結構,可以有效提升線圈走線之間耦合提升線圈的品質因素和耦合係數。同時,這樣的設計無需多餘連接結構,從而可以有效節省空間、提高連接的穩定性。

關於嘉德

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無線充電線圈繞制的方法
    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波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原理類似於變壓器。在發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   無線充電體系首要選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連續能量耦合完畢能量的傳送。體系功課時輸入端將溝通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體系供電。
  • 特斯拉線圈:無線充電的崛起
    編者按:電池續航不足始終制約無人機的發展,其他消費電子也存在這個問題,而特斯拉線圈會改變這一切嗎?  標準問題  拋開Laser Motive公司之前提到的「雷射發電」不談,目前主流無線充電技術背後都藏著一個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感應。通過初級線圈的交流電產生振動感應磁場,處於該磁場中,靠近初級的次級線圈中隨之產生感應電流。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無線充電的線圈中加入隔磁片用意何在?
    打開APP 無線充電的線圈中加入隔磁片用意何在? 發表於 2018-11-29 15:45:16
  • 蘋果一項新專利曝光: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專利申請要趁早!
    近日,蘋果一項新專利曝光。這項名為」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的能夠讓MacBook具備為iPhone、Apple Watch等iOS產品無線充電的能力。據專利描述,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放置無線充電面板,用於傳輸功率。
  • 無線充電線圈、磁板的知識及製作工藝流程
    1.無線充電系統整體結構與功能圖1 無線充電系統結構 圖片來自《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小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整流濾波:將220V/50Hz的交流電轉換為高壓直流電;DC-DC:將高壓直流電降壓,輸出低壓直流電
  • 無線充電中電感線圈的作用是什麼
    打開APP 無線充電中電感線圈的作用是什麼 szckcoil 發表於 2020-06-18 11:34:47 一、無線線圈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產中經常用到: 下面由岑科電感廠家為大家來介紹吧?
  • 何時告別充電線?無線充電或將全面普及
    無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在幾年前看來仿佛是「黑科技」一樣,而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之上,下面我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無線充電技術。iPhone8無線充電現在的無線充電方案主要以技術較為簡單、成熟度也很高的感應式技術為主;該技術基於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通過導體切割磁場會產生電動勢,一般由兩個線圈組成,在初級線圈上接入交流電時產生磁場,次級線圈由於有交變磁場的存在而感應出交變的電流;感應式無線技術的缺點是充電功率小、充電距離近
  • 布局無線充電生態系統,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
    1月7日,蘋果一項新專利曝光,專利名稱為「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能夠使得MacBook具備為iPhone、Apple Watch等iOS產品無線充電的能力,可為擁有多款iOS設備的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體驗。
  • 線圈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方案
    無線充電是指具有電池的裝置透過無線感應的方式取得電力而進行充電,其方便性可以讓消費者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購買無線充電相關產品;因為有商機才會有廠商願意投入相關產品開發,目前可以知道非常多知名品牌廠商已經將無線充電這個功能列入新一代的產品的規格之一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
    無線充電技術也出現好幾年了,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是怎麼實現?具體又是什麼情況呢?你了解無線充電技術嗎?蘋果無線充電是怎麼開啟的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   原標題: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
  • 關於無線充電系統中線圈的設計考量
    Würth Elektronik eiSos (無源和機械元器件) 公司是WPC無線充電聯盟和A4WP(也稱為Rezence)無線充電聯盟的成員。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統一標準,A4WP已經同意與PMA無線充電聯盟(PMA)合併。這將有助於這個行業採用一個通用的標準,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WPC也採用同樣的標準。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李倩 發表於 2018-11-10 11:17:21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
  •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和原理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興起的新興技術,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子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為無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給可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 拆解報告:三星無線充電移動電源
    矽膠圓環輕微凸起,比附近的區域高出一些,圓環內印有「ADVANCED CHARGE」字樣,這個環形區域有些凹陷,可以用來放置三星Gear手錶充電。撬下來鋁合金外殼上的無線充電裝飾墊,下面是兩個充電線圈。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只要優雅的將手機放在一個小小的、像杯墊一樣的東西上面,不必接線就能輕鬆充電,這麼厲害的科技背後有什麼原理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奧妙。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每次要幫手機、電腦,或者其他各種電器充電時,總是要接一條充電線,充電線一多,還常常接錯,實在非常麻煩。幸好,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使用無線充電的技術了!
  • iphone8無線充電原理詳解
    手機與無線充電器兩端分別安置有接收/發射線圈,無線充電器電流通過發射端的線圈產生磁場,手機接收端的線圈靠近該磁場就會產生電流,後經手機內置整流穩壓濾波電路轉化成可以使用的DC直流電。   至於磁共振無線充電相對更複雜,通過向外發射電磁波傳遞電能,且傳輸距離遠超電磁感應無線充電,磁共振技術則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不過充電效率卻從磁感應的70%-75%,大幅下降到不到 50%。這也導致磁共振無線充電至今未在消費電子上出現較少的主要原因。
  • 醫療設備的無線充電應用實例說明
    你大概願意把設備放到一個地方,讓它自動充電,這樣你就能到下一個病人和傷者那裡,他們需要動作迅速和高效的醫護人員。對你和病人來說幸運的是,無線充電已經是一種現成的技術。  這個標準已經得到電子行業的各個領域內超過90家公司的支持。  技術  無線充電使用近場電磁感應原理,將能量從充電底座(pad)傳送到便攜設備。在不斷變化的距離上,充電底座裡的發射機線圈(Tx)向嵌入在手機這樣的可攜式設備裡的接收機線圈(Rx)傳送能量。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目前,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電磁感應方式 簡單地講,電磁感應方式即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從而實現近場無線供電。展開來說,電磁感應充電的設備,類似於變壓器,在發送端(供電端)和接收端(受電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磁場,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磁場從而產生電流給用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