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的無線充電應用實例說明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大城市急救室的醫療技師。你在各個病房之間穿梭,使用可攜式診斷設備協助醫護人員做診斷。工作壓力大,病人源源不斷,你根本沒時間去找插座,把你的設備插上去。你大概願意把設備放到一個地方,讓它自動充電,這樣你就能到下一個病人和傷者那裡,他們需要動作迅速和高效的醫護人員。對你和病人來說幸運的是,無線充電已經是一種現成的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8221.htm

  標準

  行業標準規範正在引領無線充電的發展。無線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s (WPC)標準也被稱為Qi(發音「奇」)。這個規範又分為系統的三個核心部分—功率發射機、功率接收機,以及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這個標準的主要特性是(見下面的框圖):

  來源:無線充電聯盟網站

  一種從底座到可攜式設備的非接觸式功率傳輸方法,這種方法的物理基礎是線圈之間的近場電磁感應。

  使用一個次級(或接收)線圈,傳輸大約5W功率。

  傳輸範圍內的工作頻率為110Hz至 205kHz

  在底座表面擺放可攜式設備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方式是在底座表面的指定位置擺放可攜式設備,底座通過該表面的一個或幾個固定的位置提供能量。

  自由定位允許可攜式設備隨意擺放在充電站表面,從該表面的任何地方提供能量。

  非常低的待機功耗是可以達到的,這取決於具體的實現方法。

  能夠靈活地把系統集成進可攜式設備

  一個簡單的通信協議就能使可攜式設備能夠完全控制能量傳輸過程。

  能量傳輸過程分為4個階段:

  · 選擇階段:功率發射機監視充電接口,探測要充電的設備是否擺放到位。如果沒有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機將不停地Ping功率接收機。如果在給定的時間裡沒有探測到要充電的設備,功率發射機就會進入待機模式。

  · Ping階段 :類似於聲納,功率發射機發出一個數字Ping信號,探測可充電設備。如果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機就把功率信號保持在ping信號的電平,然後進入識別和配置階段。如果沒有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機就返回到選擇階段。

  · 識別和配置階段:功率發射機與功率接收機協商,確定給接口上需要充電的設備提供多大的功率。如果設備從接口上移開,功率發射機就返回到選擇階段。

  · 功率傳輸階段:功率發射機向功率接收機提供能量,根據功率接收機的反饋情況調整所需要的電流。在功率傳輸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安全功能會適時關閉功率傳輸,並返回到選擇階段。

  這個標準已經得到電子行業的各個領域內超過90家公司的支持。

  技術

  無線充電使用近場電磁感應原理,將能量從充電底座(pad)傳送到便攜設備。在不斷變化的距離上,充電底座裡的發射機線圈(Tx)向嵌入在手機這樣的可攜式設備裡的接收機線圈(Rx)傳送能量。充電底座裡的發射機/初級線圈在上電時產生一個類似於傳統變壓器的電磁場,感應電流流過可攜式設備上的次級線圈。(充電底座有一個功率轉換電路,將電能轉換為電磁場。在接收機端,功率拾取單元將電磁場重新轉換為電能,對設備的電池充電)。發射機和接收機互相之間進行通信,控制充電過程。

  Vishay Dale Electronics的IWAS系列Qi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防護罩是第一批可用於符合WPC規範的器件的商用無線充電線圈。IWAS系列的效率達到70%或更高,為接收線圈提供高磁導率防護罩,阻斷充電磁通,防止其損壞敏感元件或電池。IWAS系列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防護罩的性能不會受到永磁的不利影響。

  IWAS線圈的優點

  IWAS接收機線圈採用專利的IHLP®技術製造。線圈使用一個磁性導線線圈,裝在一個複合材料的芯/防護罩上,使IWAS接收機線圈比競爭技術多了一些明顯的優點:

  · 無線充電接收線圈的高磁導率防護罩

  o 防護罩材料特性

  1. 磁導率: 24

  2. 電阻率: 在100V下大於 10 MΩ

  3. 鐵芯損耗:4000 mW/cc,在500高斯, 250 kHz下

  4. 磁飽和:50 %,在400高斯下(可達350 Oe)

  · 高飽和鐵粉—不受永磁的影響

  · 堅固耐用的結構

  · 不需要充電接口連接器,而連接器在清洗/消毒的時候會腐蝕或洩漏

  · 一個充電區可放多個設備,不用考慮製造商

  · 尺寸和形狀可以定製,以適合任何符合WPC規範的設備

  · 符合RoHS指令2002/95/EC

  安裝

  IWAS-48

助聽器原理相關文章:助聽器原理


相關焦點

  • 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動汽車和醫療設備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
    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技術作為一項新型的電能傳輸方式,可有效地實現非接觸式電能傳輸,減少觸電危險的同時大大地提高了充電系統的安全性。隨著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究的不斷加深和推廣,無線充電產品將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
  •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和原理
    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說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線充電發射器及無線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興起的新興技術,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子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潛力,為無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給可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提供了一種便利的解決方案。
  • 無線充電應用的二次側整流橋應用方案介紹
    無線充電應用的二次側整流橋應用方案介紹 秩名 發表於 2013-07-30 10:21:03   如今,業界持續需要行動(on-the-go)電源管理,無線(感應式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許多先進的電池供電設備都已實現了無線充電。只需要簡單支持特定的基站,甚至是來自不同製造商的基站,即可無物理接觸地給設備充電。而來自不同製造商的設備之所以具備互操作性,是在於開放標準。開放標準通常是由某一特定行業聯盟發起和制定的,這種聯盟一般是由該行業對特定技術感興趣的廠商組成。
  •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解決方案
    這類設備的一個關鍵要求就是便利性,不僅表現在能夠訪問移動物體上的數據方面,而且還能確保電池每天都有足以持續一整天的續航時間。 如果用戶必須插入設備使其整夜充電,那麼有些時候就很有可能忘記充電,睡醒後才發現設備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裡將無法使用。 無線充電功能為電子設備帶來一種更便捷的充電方式。
  • AirFuel亮相2019(夏季)無線充電亞洲展 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到來
    2019年5月17日,AirFuel無線充電聯盟 受邀出席2019(夏季)無線充電亞洲展,深度參與論壇演講與展覽,向與會的超千位觀眾全方位展示AirFuel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推動無線充電產業協同發展。
  • 科學範|無線充電之路
    以Qi標準為例,整體流程如下:Qi標準無線充電流程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磁感應式還是磁共振式,受電線圈感應出來的都是交流電,因為我們講解的是無線充電,所以感應出來的交流電需要給電池這樣的電能存儲設備進行充電,充電則需要直流電,所以在受電裝置中都會有整流和濾波電路,對交流電進行整流與濾波,經過處理後的電流便可以給電池充電了,以上便是無線充電的完整過程。
  • 無線傳感器應用實例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最大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使用靈活方便,效率高,而且成本低。 現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見到各種傳感器的身影,比如在我們工作的大廈中,安放了用於監視溫度、佔用情況、煙霧和火、以及安全的傳感器。我們的座駕所包含的傳感器即使沒有幾百個,至少也有數十個,它們負責監測引擎性能、制動和乘客安全設備…等等。製造環境也需要傳感器,因為您無法控制自己所不能測量的參數。
  • 震驚,蘋果開啟無線充電的新大門「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
    震驚,蘋果開啟無線充電的新大門「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最近蘋果的新專利引得很多人驚嘆不已,「電感充電」!那麼,什麼是電感充電呢?這邊通俗來講,就是無線充電。而蘋果這次的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則是在設備之間直接完成充電!即MacBook觸控面板兩側的區域可以用作無線充電板。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的原理是...
    據外媒報導,蘋果申請了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 「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感充電」。該專利描述了如何為 iPhone、Apple Watch 進行無線充電,MacBook觸控板兩側的區域可作為無線充電板。除此之外,iPad 背部也可為手機手錶進行無線充電。
  • AirFuel第二屆無線充電大會召開 下一代無線充電已經到來
    IHS Markit無線電力首席分析師Dinesh Kithany首先發表演講,從第三方角度充分拓展無線電源技術邊界,展示除智慧型手機外更加廣泛的應用範圍。Dinesh提到,無線充電的外延市場潛力巨大,在過去的2018年中,反向充電、多模產品、高效充電、NFC新技術等層出不窮。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2018-2022年間,無線充電接收器預計將達60億個,迎來全面爆發期。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在所有的無線充電產品中,基於電磁感應方式的最多,既有日用小家電比如電動牙刷、電動剃鬚刀、無繩電話,也包括智能終端如手機,PAD等。基於電磁感應方式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挑戰來自於充電設備擺放位置的苛刻要求、充電距離的局限性以及線圈感應產生的熱。
  • Wi-Fi賜予我電量吧——MIT的「真」無線充電設備
    隨著手機性能的日益增長,其耗電量也在不斷增加,新型、方便、快捷的充電手段也越來越受關注。自2012年Nokia首次推出Qi標準無線充電(即磁感應無線充電)手機Lumia 920開始 [1],「無線充電」作為一項吸引眼球的新功能,如今已是不少旗艦手機的標配。雖然已經應用多年,大眾似乎對這一新技術並不感冒。
  • 特斯拉線圈:無線充電的崛起
    其實,將電能通過無線方式傳輸的想法,在一個多世紀前就有了。1893年,作為工業級電力應用倡導者之一的尼古拉·特斯拉,在當年芝加哥舉行的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上,就曾展示過「隔屋點燈」的「絕技」。不過這種「點燈泡」的小伎倆和特斯拉懷揣已久的野心相比,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
  • 解讀無線充電技術在多層次生態系統結構之中的應用
    解讀無線充電技術在多層次生態系統結構之中的應用 貿澤電子 發表於 2019-08-21 17:55:56 隨著物聯網(IoT)、可穿戴和可攜式設備的發展,消費者開始厭倦雜亂的電纜和需要頻繁充電的電池
  • 影響著無線充電普及速度的關鍵要素
    隨著無線充電標準的統一、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推廣,設備通用性和兼容性問題也逐步解決,無線充電技術可謂前景可期。那麼,是誰影響著無線充電的普及速度?答案是標準。 如今的無線充電標準三分天下: 緊密耦合方式,也叫電磁感應,代表有WPC(無線充電聯盟) Qi標準,工作範圍110-205KHz低頻的頻段。
  • 科學家研發穩定的無線移動充電系統
    本周《自然》文章Robus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a nonlinear parity–time-symmetric circuit報告了一種無線電力傳輸系統,它能在LED燈遠離電源的過程中為其充電。
  • 何時告別充電線?無線充電或將全面普及
    無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在幾年前看來仿佛是「黑科技」一樣,而現在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之上,下面我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無線充電技術。通用的Qi標準無線充電技術目前主要有三種較為知名的開放式協議標準,分別是PMA、Qi、A4WP,其中Qi標準是在智慧型手機中應用最為廣泛,也頗具實用價值的無線充電標準。
  • 無線充電接收器怎麼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
    ,比如智能豬的無線充電車載手機支架,就是極大的改變了日常的手機充電方式,總得來說 是一種進步吧,當然裡面是不含電芯的,百分之百安全的!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大力推廣,宜家的家居產品很多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包括凱迪拉克等豪車系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還記得以前我們的萬能充夾個電池的是怎麼突然淘汰掉的嘛。以後我們出去吃飯餐桌上可以直接充電,不用找線,不用找插頭,坐車出行,手機放旁邊就能充電,你說這樣的充電方式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 蘋果拿下磁性無線互充生態系統專利:一根充電器同時充4臺設備
    蘋果這套系統在谷歌Pixel 5和三星新款Galaxy Book筆記本電腦無線充電的基礎上還多走了一步,能夠直接用設備同時為多部設備無線充電,如平板同時充手機、手錶。 另外,專利書中也說明了,設備的正反兩面可能都會裝有充電線圈,正著、反著都能充電。 3.蘋果愛「套娃」 由於蘋果設備可以互換著充電,各種設備組合充電的方式大大增加,「俄羅斯套娃」就是其中一種。 用一個電源,充一摞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