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線充電系統中線圈的設計考量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我們都聽說過TI、凌力爾特、IDT、東芝等許許多多公司為無線電力傳輸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開發的無線電力發射器/接收器IC。一個經常被忽視但不管怎樣都是無線電力傳輸解決方案中的關鍵元件是發射/接收天線線圈。設計人員可以設計他們自己的線圈,但有兩家非常傑出而且能力最強的公司,他們專門為用戶設計各種各樣這方面的線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906.htm

  在今年的DesignCon 2015展會上,筆者參觀了Würth Elektronik公司展臺,對這家公司在無線充電和發射線圈方面所涉及的設計深度驚嘆不已。

  首先,我非常看好象無線電力傳輸這種覆蓋範圍廣泛的技術所遵循的標準和互操作性。Würth Elektronik eiSos (無源和機械元器件) 公司是WPC無線充電聯盟和A4WP(也稱為Rezence)無線充電聯盟的成員。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統一標準,A4WP已經同意與PMA無線充電聯盟(PMA)合併。這將有助於這個行業採用一個通用的標準,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WPC也採用同樣的標準。

  對設計人員來說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獲得性能良好的演示板。Würth Elektronik eiSos公司有一個5W的設計套件,該套件採用最優化的元件,可以滿足Qi標準。設計人員就是需要類似這樣的工具,以便減輕他們的設計負擔,加快產品上市。Digi-Key在他們的網站上提供這個套件。Mouser公司在他們的網站上也有這個套件出售。

  

 

  圖1:Würth 5W套件對於使用Qi標準完善無線電力傳輸發明的設計人員來說很重要。這些演示板使用了TI的IC以及各種充電和發射線圈,用戶可以從中進行選擇。

  

 

  圖2:有各種線圈尺寸和形狀可供設計人員設計時選用。表1列出了這個套件中提供的各種尺寸。

  

 

  表1,5W演示套件中提供的各種無線電力線圈。

  無線電力傳輸的原理

  

 

  圖3:無線電力傳輸的原理

  NuCurrent線圈

  NuCurrent公司有一種無線充電天線技術可以兼容A4WP、Qi和PMA標準。用戶使用該公司的解決方案後無需過多的考慮標準問題,因為這些解決方案對標準問題進行了簡化。通過使用他們的多模解決方案,接收線圈可以與包括Qi、PMA和A4WP在內的各種發射器一起配合工作。事實上,NuCurrent的高效率諧振器已被選擇用於首款商用A4WP認證產品和WPC標準天線實現車載充電(即將手機放在汽車中央扶手上進行充電)。NuCurrent公司還宣布了戰略性合作夥伴和來自Molex的投資,其產品被選擇作為博通和宜普等其它無線充電行業領先公司開發的系統中的參考天線。

  好吧,如果宜普公司選擇NuCurrent作為合作夥伴,那麼我深信他們肯定有某些特殊的地方。宜普公司開發生產堅固耐用的高速大功率eGaN MOSFET,這些器件適合用作無線充電線圈的大功率驅動器,而且宜普的應用工程人員是一個極具才能的團體。

  因此,筆者專門對發明印刷線圈技術的這家設計公司進行了調查,並於最近採訪了公司的執行長Jacob Babcock。NuCurrent線圈有何不同?Babcock告訴說,這些線圈具有市場上最高的品質因數。

  什麼是品質因數Q?

  WPC對Q的定義是:

  對於相同體積和形狀但繞組安排不同的線圈來說,其電感L和電阻R的比值保持不變。為了區別不同的線圈結構,將這個比值定義為品質因數Q是有意義的。

  電感中同一電流感應的電壓隨頻率f以及器件中的視在功率變化而變化。品質因數的一般定義基於的是視在功率與器件中 功率損失之比。根據這個定義,可以推導出一個線圈的品質因數:

  Q = ωL/R

  其中ω = 2πf:

  品質因數Q的取值範圍是0到無窮大,雖然對線圈來說很難獲得遠大於1000的值。對於批量產品來說,可以期待的品質因數大約是100左右。低於10的品質因數就不是很有用了。這些值必須按典型的數量級加以考慮。

  對於固定的工作頻率來說,品質因數Q主要取決於線圈的形狀和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標準線圈技術(比如線繞線圈、PCB線圈)一般都規定有品質因數值。

  與傳統的無線充電天線相比,NuCurrent器件體積更小,可以延長電池壽命,覆蓋更遠的距離,並具有更低的發熱量,對準的靈活性也更強。

  WPC和A4WP使用的兩個最常用的天線頻率分別是150kHz和6.78MHz。

  

 

  圖4:NuCurrent技術可以用來創建高效靈活的無線充電天線(NuCurrent公司特別提供)

  在低頻(Qi兼容)下,系統通常工作在大約2cm的較近距離,印刷線圈的好處在於耐用性、靈活性、可擴展性,並且方便集成。

  在較高頻率(A4WP兼容)下,潛在好處是更遠的電力傳輸距離、更好的方向靈活性和更小的尺寸。這種天線在這裡被稱為「諧振器」,憑藉它們的小型尺寸和低廉價格,它們可以提供可能最好的Q值,因為它們有助於將設計實現到像PCB和柔性電路等標準製造工藝中。

  線圈技術的兩大突破

  Babcock告訴說,是兩大根本性突破才使得他的技術得以浮出無線電力傳輸領域水面。他的第一項努力成果是無線充電植入器。

  一個是固有的「趨膚效應」,另一個是「接近效應」。

  高頻「趨膚效應」和「接近效應」在Babcock的無線充電植入設計中是很突出的兩個問題。他對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小這些效應進行了研究,發現如果導線中的電流被分流到多條更小直徑的導線上,可以顯著減小電阻,效率也比其它印刷方法和磁性導線要高得多。從某種程度上,這就像在堅固的、可擴展的印刷基板中放置易受幹擾的、不一致但低電阻的利茲線。

  效率

  效率與具體應用有關,但總的來說,NuCurrent公司的電感效率在高頻(1MHz+)時比其它任何種類的電感都要高。它們的Q值在150KHz和6.78MHz時分別提高了20%和60%。

  NuCurrent這種私有技術的基本前提是減輕了較高頻率時在導線中發生的典型高頻「趨膚效應」。他們的設計提供更多的表面積供電流流動,因此可以幫助設計人員實現更高的效率、更小的尺寸、更好的耐用性和更低的成本。

  NuCurrent公司的設計工具和私有算法採用多層(ML)導線技術,可以將設計轉換為具有比大多數其它解決方案更低電阻和更高Q值的電感性結構。這些設計支持FR-4或柔性聚醯亞胺上實現不同形狀的多層多匝數(MLMT)導線。

  NuCurrent結構從單位1到1000表現得更加一致;在惡劣環境中更具魯棒性;在大批量時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無需任何焊接就可以直接集成進PCB或其它基板(最新發展成果是集成到家具內部,比如衣櫃、餐桌等)。

  

 

  圖5:NuCurrent專利性技術將頻率和電阻分解開來;可以減輕電感中的高頻效應,進而實現更高的效率/更高Q值的電感。(NuCurrent特別提供)

  請大家在2015年密切跟蹤這種技術的發展,因為隨著眾多公司找到新的應用和改進這種技術以贏取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中更多的份額,更多的技術成果將展現在大家面前。

相關焦點

  • 線圈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8535.htm原理簡單·實作困難無線充電的方法在實驗階段有開發出很多方法,但目前唯一有機會量產商品化為線圈感應式。線圈感應式的原理很簡單,是百年前就被發現物理現象,但過去長久以來這樣的線圈感應只運用在繞線式的變壓器中。
  • 關於採用MCU控制的藍牙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方案分析
    關於採用MCU控制的藍牙無線充電系統的設計方案分析 貿澤電子 發表於 2019-08-20 17:00:56 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各種電子產品的充電器也多種多樣
  • 【專利解密】海德門電子的無線充電線圈
    【嘉德點評】海德門發明的串並聯無線充電線圈,利用多個線圈串聯以及並聯形成雙層串並聯混合充電線圈結構,可以有效提升線圈走線之間耦合提升線圈的品質因素和耦合係數。同時,這樣的設計無需多餘連接結構,從而可以有效節省空間、提高連接的穩定性。
  • 無線充電線圈繞制的方法
    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波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原理類似於變壓器。在發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   無線充電體系首要選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連續能量耦合完畢能量的傳送。體系功課時輸入端將溝通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體系供電。
  • 特斯拉線圈:無線充電的崛起
    今年五月,Joshua自己的Wibotic公司掛牌成立,意在解決包括無人機、地面機器人在內的自動化產品的充電難題。他希望摒棄物理連接的方式,當機器人或無人機電量低時,在靠近充電設備半米左右的範圍內即可完成電能補給;而一家同樣來自西雅圖的初創公司Laser Motive更是野心勃勃。目前該公司正在開發的一套系統,它能夠利用雷射和光伏電池,為飛行中的無人機進行充電。
  • 採用MCU控制的藍牙無線充電系統設計
    4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充電系統傳輸特性的研究  對於磁耦合諧振式無線能量傳輸電路,傳輸功率與效率受以下參數的影響:驅動源電壓,傳輸距離,以及線圈直徑、匝數和線徑等參數。下面對做好的電路進行測試,研究傳輸效率與這些影響因素的關係。
  • 無線充電線圈、磁板的知識及製作工藝流程
    1.無線充電系統整體結構與功能圖1 無線充電系統結構 圖片來自《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小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整流濾波:將220V/50Hz的交流電轉換為高壓直流電;DC-DC:將高壓直流電降壓,輸出低壓直流電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打開APP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7-12-13 10:15:31
  • 無線充電的線圈中加入隔磁片用意何在?
    打開APP 無線充電的線圈中加入隔磁片用意何在? 發表於 2018-11-29 15:45:16
  • 無線充電中電感線圈的作用是什麼
    打開APP 無線充電中電感線圈的作用是什麼 szckcoil 發表於 2020-06-18 11:34:47 一、無線線圈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產中經常用到: 下面由岑科電感廠家為大家來介紹吧?
  •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4-09-10 14:39:24   隨著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池供電的消費類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導致家裡到處充斥著大量不同的充電器和成捆的電線
  • 為無線電源系統設計一款符合Qi標準的接收機線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125.htm概述無線充電聯盟 (WPC) Qi 標準的實施讓各種終端應用擁有了無線充電功能。每一種應用的接收機 (Rx) 線圈的尺寸和/或功率要求可能會不同。要想實現一種成功、高效的 Qi 標準 Rx 設計,Rx 線圈是一個關鍵組件。另外,我們還有許多設計方法和平衡折中需要考慮。因此,在實施某個解決方案時,設計人員必須謹慎選擇方法,並且有條不紊地進行設計。
  • 磁耦合諧振式電動車無線充電系統中MOS管解決方案
    磁耦合諧振式電動車無線充電系統中MOS管解決方案2021年01月09日 10:422020年5月,國家發布的關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一系列國家統一標準規定,預示著無線充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將會有質的飛躍。      無線充電與傳統充電樁相比,優點甚多:1.佔地面積小,單位可充電車輛多。2.極大提升用戶體驗,操作便捷。3.安全性能提升,雨水環境和金屬端子損壞對充電的限制程度大大降低。4.解決電動汽車續航焦慮等。
  • 關於無線充電的三大標準和四種實現方式的介紹
    關於無線充電的三大標準和四種實現方式的介紹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6-21 11:33:00 傳統的充電方式需要使用線纜連接電路和終端設備,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終端設備的設計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他說,他們正在朝著美國能源部設定的更大目標——即建立一系列快速、安全、簡單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努力。按美國能源部2016年發布的指令的說法,這將「加速美國電動汽車的普及」。 他們的想法是將現有系統的功率吞吐量提高三倍,使電量耗光的電動汽車電池的總充電時間降至15分鐘以下。且要給電動汽車充電,除了將電動汽車開到嵌入混凝土中的無線充電板上之外,無需將任何東西插入汽車或再做其他任何事情。
  •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近年來,有關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究不斷增多。   無線充電系統會發射電磁波能量,當發射器上沒有放充電裝置時也會發射能量,造成能源浪費和輻射汙染。當發射器上放金屬異物,電磁波對其加熱,輕則燒毀裝置,重則發生火災。因此,無線充電系統需要具備對受電端目標物的辨識功能,當正確的目標物放置在發射器上才進行充電。
  • 大牛詳解無線充電發射機和接收機設計及權衡!
    此外,上個月我們也了解到,小米和華為都宣布了帶無線充電的旗艦手機以及配套的無線充電器。2Juednc這是日前在ASPENCORE旗下《電子工程專輯》、《EDN》和《國際電子商情》共同舉辦的「無線充電與快速充電技術論壇」上,筆者從IDT公司產品定義和系統應用高級總監Rui Liu博士的演講中聽到的有關無線充電的一個好消息。
  • 無線充電:一場關於未來的爭奪戰 | 獵雲網
    奧迪、寶馬、沃爾沃、奔馳、豐田等車廠,高通、中興、西門子等通信公司也都已開始研究試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近幾年動作頻頻。例如去年7月,寶馬曾與德國戴姆勒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無線充電技術。奧迪開發了一種可升降的無線充電系統,讓供電線圈更靠近車輛底部的受電線圈,輸電效率可超過90%。沃爾沃與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和瑞典能源局合作,正研發在快速路上為電動汽車充電的系統。
  • 頻率跟蹤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
    摘要: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推廣和發展,方便、實用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需求更加迫切。本文基於諧振耦合無線傳輸機理,實現無線傳輸電能的設計。通過對LC諧振電路傳輸過程中出現諧振失諧導致傳輸效率下降現象的分析,提出一種頻率跟蹤式諧振無線傳輸電能模型,實現高效充電的目的。
  • 關於無線充電原理及最新充電技術的分析介紹
    利用電磁感應來充電 這兩種物理現象同時運用,就可以進行無線充電。目前的無線充電設備,都包含一個充電座,裡面其實正是線圈。將充電座接到家用插頭後,線圈周圍會因為電流磁效應而產生磁場。要充電的電子產品,裡面也都有一個線圈,當它靠近充電座時,充電座的磁場將透過電磁感應,在電子產品的線圈上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導引到電池,就完成了充電座和電子產品間的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