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一顆令人著迷又恐懼的行星

2021-01-09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從四百年前發明望遠鏡,天文學家就著迷於這顆叫做木星的氣態巨行星。在它不斷旋轉的雲層和眾多衛星以及大紅斑之中,有著許多關於這顆行星令人愉悅又著迷的事物。

圖解:木星和它的四顆衛星 圖源:sohu

不過也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特徵是木星的絕對大小。就質量,體積和表面積而言,在太陽系廣大的疆域內,木星是最大的行星。自從人們幾千年前察覺到木星的存在,它就一直在許多文化裡的宇宙體系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但是到底是什麼讓木星如此龐大,我們還知道關於木星的什麼呢?

圖源:nipic

體積,質量和軌道:

木星的質量,體積,表面積和平均周長分別為1.8981 x 1027千克,1.43128 x 1015立方千米,6.1419 x 1010平方千米和4.39264 x 105千米。從客觀角度來看,木星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1倍之長,質量大約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

但是,作為一個巨型氣態行星,它的密度卻相對較低—1.326 克/立方釐米—比地球密度的四分之一還要低。這意味著儘管木星的體積相當於1,321個地球的體積,它的質量只有318個地球那麼重。儘管關於木星的核心存在著什麼的爭論依然火熱,但低密度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判斷出木星大部分由氣體組成。

圖解:木星和地球 圖源:sohu

木星圍繞太陽以778,299,000千米(5.2個天文單位)的平均距離運行,從近日點的740,550,000千米(4.95個天文單位)到遠日點的 816,040,000千米(5.455個天文單位)。以這個距離,木星要花費11.8618個地球年去完完整整的繞行太陽一圈。換言之,一個木星年相當於4,332.59個地球年。

不過,木星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旋轉最快的,不到十個小時就能完成一次自轉(精確來說是9個小時,55分鐘加30秒。因此,一個木星年等於10,475.8個木星日。木星的軌道周期是土星的五分之二,這意味著太陽系最大的兩個行星形成了5:2的軌道共振。

圖源:sohu

結構和組成:

木星主要由氣態和液態物質組成,它是最大的氣態巨行星,也像氣態巨行星一樣,被外層的氣態氣體和內層由更緻密的物質組成的氣態氣體隔開。從氣體分子的體積百分比來說它的上層大氣由大約88–92% 的氫和約8–12%的氦組成,從質量上來說大約有75%的氫和24% 的氦,還有1%的質量由其他元素構成。

圖解:NASA朱諾號探測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雙子座天文臺的信息拼湊出一張照片 圖源:jiemian

這個解剖顯示了木星內部的模型,是被厚層液態金屬氫覆蓋的巖石內核。鳴謝:凱文生/維基共享資源

大氣包含了微量甲烷,水蒸氣,氨和矽基化合物以及微量苯和其他烴類。這裡也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氫,氖,氧,磷化氫和硫磺。凍態氨晶體也在最外層大氣中被觀察到。

內部含有緻密材料,使得質量分布大約為71%的氫, 24%的氦和5% 的其他元素。人們通常認為木星的內核是元素的密集混合,周圍一層是液態金屬氫和一些氦,而外層主要由分子氫構成。木星的內核也被描述為巖石狀,但這仍然是未知的。

1997年,引力測量表明了內核的存在,顯示木星的內核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2到45倍,是木星總質量的4%–14%。內核的存在也被行星形成模型所證明,行星形成模型顯示為了從原太陽星雲中收集所有的氫和氦一個巖石態或冰態內核在行星史的某個時刻是多麼的必要。

圖解:木星內部結構組成 圖源:sina

不過,由於熱的液態金屬氫混合熔化的內核形成的對流,這個內核可能已經收縮。甚至可能現在木星的內核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這被確認前詳細的分析是必要的。朱諾號任務,在2011年八月發射,預期會給這些問題提供一些見解,從而在有關核心的問題上取得進步。

圖源:baidu

木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朝內核穩定的增長。在表面,人們通常認為壓力和溫度分別為10巴和340K(67攝氏度,152華氏度)。在氫變成金屬的相變區域,人們認為溫度是10,000 K(9,700攝氏度; 17,500華氏度)而壓力是200吉帕。內核邊界的溫度估測為36,000 K (35,700 攝氏度; 64,300 華氏度)而內部的壓力在3,000–4,500吉帕。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我說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木星,一顆令人著迷又恐懼的行星
    自從四百年前發明望遠鏡,天文學家就著迷於這顆叫做木星的氣態巨行星。在它不斷旋轉的雲層和眾多衛星以及大紅斑之中,有著許多關於這顆行星令人愉悅又著迷的事物。就質量,體積和表面積而言,在太陽系廣大的疆域內,木星是最大的行星。自從人們幾千年前察覺到木星的存在,它就一直在許多文化裡的宇宙體系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但是到底是什麼讓木星如此龐大,我們還知道關於木星的什麼呢?
  • 太陽系中最恐懼的行星是哪一顆?
    土星(2012年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照片,圖源:來自原文)土星是一顆美麗的行星,它充滿了吸引力,讓人們嚮往有朝一日能夠近距離地去感受這顆巨行星驚人的體積。但是,與木星一樣,土星並不具備滿足人類生存的條件,在土星,人類將無法存活。
  • 木星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一顆行星。木星的英文名是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統治著神域和人間,也是天空神、光明神和法律神,更是羅馬12主神之首。這樣形容木星是很貼切的,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木星的質量與太陽相比,是太陽的0.1%,但是其他行星相比,卻是其他七大行星的2.5倍,足見木星的巨大。木星與地球、火星等類地行星不同,木星是屬於氣體行星。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千倍。
  • 它被稱為「超級木星」,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自從四百年前望遠鏡發明以來,天文學家就對天然氣巨人木星非常著迷。在它不斷旋轉的雲朵,眾多的衛星和巨型的紅色斑點之間,這顆星球上有許多引人入勝的事物。但是也許有關木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是它的大小。
  • 土星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六顆,與木星同樣屬於氣態行星,同時,土星的質量和體積也和木星差不多。土星白稱作克羅諾斯,他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第二代眾神之王,原為第一代神王神後烏拉諾斯和蓋亞的兒子,泰坦十二神中最年輕的一個。
  • 宇宙中最恐怖的「殭屍」行星,一顆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的行星
    雖然我們還未能走出太陽系,但是我們對宇宙的觀測早已到了太陽系之外,這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宇宙之大,在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之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行星,恆星。其中就有這麼一顆行星,它像是一顆殭屍行星,也是人類發現的最恐怖的行星之一。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這個殭屍行星。這顆殭屍行星的名字叫做北落師門b,是在南魚座星系的一顆距離地球25光年的神秘行星。他的運動軌跡像幽靈一樣穿梭在宇宙的塵埃之中。
  • 火星與木星之間曾存在一顆行星,如今這顆行星已被毀得面目全非
    太陽系中除了有八大行星之外,還有數不清的小行星和彗星,其中絕大部分的小行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但是根據科學家的估測,這些小行星加起來的總質量不到地球的1/1000,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早在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提出了一個公式用來計算各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後來科學家也是通過這個公式才在1781年發現了海王星的蹤影。柏林天文臺臺長通過計算也認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著一顆行星,於是探索小行星帶拉開了帷幕。
  • 「殭屍行星」名字的由來,宇宙中一顆令人疑惑的:超大行星
    下面讓我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殭屍行星」吧,根據字面意思理解,」殭屍行星」屬於宇宙中眾多行星之一。「殭屍行星」的發現首先說一下它的發現,「殭屍行星」其實是北落師門b的另一個叫法,同時它又叫「索倫之眼」,是一顆巨大的外來行星,木星大家都知道吧,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而它的大小大約是三個木星的體積!
  • 太陽系裡最令人恐懼的天體是什麼?
    太陽系中的天體個個令人恐懼,從體積龐大而熾熱的太陽,到高溫煉獄般的水星,硫酸大氣的金星,沒有磁場保護的火星,再到隨處亂撞的小行星、以及寒冷外太陽系的氣態風暴巨星木星與土星,遠離太陽的淡藍色冰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再至柯伊伯帶的冰凍矮行星,無一不令人生懼。然而,真正最讓人恐懼的天體其實是我們眼皮下的地球!
  •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為何木星一顆氣態行星,而它質量卻最大?
    相信大家都了解,在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行星是分兩大類的。一類是類地行星,也就是像我們的地球這樣,主要是由矽酸鹽石組成的行星。那麼另外一類就是氣態行星了,這類行星的組成成分自然是和類地行星不一樣。它們主要是由氫、氦和水等組成,一般來說是沒有固定的星球表面的。而我們太陽系的木星,就是這個樣一個氣態行星。
  • 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太空人登陸木星後,他能否站得穩?
    引言: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木星是一顆比地球要龐大許多的行星。不僅如此,它還是一顆充滿氫氣的行星,以至於電影的結局人類通過點燃木星來逃離它的束縛。既然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那麼太空人是否能在木星順利登陸?如果強行登陸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 最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是什麼?
    科學是人類前進的階梯,探尋未知的事物發掘其潛在的價值,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學識,更有可能在未來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太陽系裡有很多的天體,而說到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就不得不提一下木星了,雖然在幾個月前流浪地球讓木星火了一把,但是木星真正的恐怖在這部影片當中可是沒有體現出1/10來。
  • 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繞白矮星殘骸旋轉卻完好無損,距地球80光年
    圖片來源:NASA視頻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它圍繞著一顆遙遠的白矮星運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顆恆星仍然完好無損。這顆行星被命名為「WD 1856 b」,位於北方天龍座,距離地球80光年。 白矮星是太陽大小的恆星在耗盡核燃料後,密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殘骸,它們縮小到大約地球大小。
  • 在木星的衛星上看木星是什麼感覺?你患有木星恐懼症
    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它由黃白色的斑紋組成就好像一個「木球」。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它有多麼巨大多麼美麗而是神奇的心理現象叫做木星恐懼症。那麼什麼是木星恐懼症呢?這是一顆色彩斑斕的星球,原因在於木衛一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為活躍的星球,上面到處布滿了噴發的火山、熔巖湖以及厚厚的硫磺。
  • 克卜勒家族新發現,一顆超巨型行星,體積是木星的3倍!
    太陽系一共有八顆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最大的一顆要數木星,其它所有的行星加一起的質量和體積還沒有木星一半大,因此木星可以說是太陽系的行星之王。我們知道,人類對宇宙一直非常好奇,且希望可以找到生命星球,以此探索宇宙生命的奧秘。與此同時,也為人類選擇另一個「家園」做準備。
  • 近距離看著木星,你是覺得震撼還是恐懼?覺得漂亮還是恐怖?
    近距離看著木星,你是覺得震撼還是恐懼?覺得漂亮還是恐怖?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徑是142984公裡,體積超過了1300多個地球。如果近距離看木星,覺得是震撼還是恐懼?覺得是漂亮還是恐怖?每個人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
  • 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一顆由氣體構成的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在太陽系中排列第五。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這顆行星是顆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比兩極之間的直徑大9275km。迄今為止已發現木星有79顆衛星之多。
  • 發現一顆比木星大3倍的巨型行星,卻被恆星彈弓式的彈射加速!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質量是木星三倍的行星,它繞著宿主恆星運行,一條長長的蛋形軌道路徑。如果這顆行星以某種方式被放入我們的太陽系,它就會從小行星帶內擺動到海王星以外的地方。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發現了其他具有高度橢圓形軌道的巨型行星,但這些星球都不是位於它們宿主恆星系統的最外側,就像這一個。這顆行星不同於我們太陽系的行星,但更重要的是,它不同於迄今發現的任何其他系外行星。
  • 曾經在木星與火星之間有一顆行星,現如今已破碎不堪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我們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太陽為行星們提供光和熱。就是在太陽系當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是有很多的天體的,比如說會有一些小行星以及彗星等等。由此而來,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顆星球,當然,特殊的是地球上出現了智慧文明,下面小編跟大家聊的是曾經在木星與火星之間有一顆行星,現如今已破碎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