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輪狀病毒威力不小啊!
寶寶健康的大敵:輪狀病毒,總是時不時來侵犯。寶寶上吐下瀉停不住,尤其出現標誌性「蛋花湯樣」便便,可一定要小心了!
別的不怕,就怕脫水,該怎麼讓寶寶平安自愈,看看下文吧。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1.什麼是輪狀病毒?
有一種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嬰幼兒被它侵犯後初期出現輕度上呼吸道症狀,很快就會引起嘔吐和急性腹瀉,常常會導致脫水。
因為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貌似車輪,所以稱之為「輪狀病毒」。
圖片信息很重要,點擊放大查看更清晰
2.好發年齡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好發年齡為 6 個月至 2 歲的嬰兒,四歲以上比較少見。
檢驗方法:通過大便輪狀病毒抗原能夠快速測定。要求家長孩子腹瀉後,將大便標本留於乾淨的塑料瓶內或保鮮膜內,在嬰幼兒排便後 2 小時內送至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
3.發熱、嘔吐、腹瀉為典型症狀
患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時,孩子會發熱、嘔吐,大便呈稀水樣,也可形容為「蛋花湯」樣。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初期,孩子以發熱和嘔吐為主,嘔吐期間,進食液體比較困難,往往是喝 10 毫升水,嘔吐出 20 毫升。這時,家長應該儘可能保持孩子處於安靜狀態,儘可能減少嘔吐次數。
同時,誘導排便也是制止嘔吐的有效方法。早些排出胃腸內的毒素,還有利於疾病的早期恢復。
4.簡明治療措施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病程在 5 ~ 7 天,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脫水,預防和治療脫水尤為重要,益生菌輔助,母乳 + 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奶支持,5 ~ 7天即可自愈。
輪狀病毒最大的危害——脫水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對嬰幼兒造成的危害就是嘔吐以及腹瀉後的脫水。
脫水指的不僅僅是水分丟失,同時還有電解質丟失。
1.引起脫水的機制
輪狀病毒胃腸炎來勢兇猛,它損傷小腸黏膜的速度極快,可致小腸黏膜吸收水分明顯減少,同時導致乳糖消化障礙,增加腸內滲透壓,致體內大量水分進入腸道,最終導致大量含有電解質的水分快速丟失,引起脫水。
嚴重脫水可造成大腦等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2.注意補充電解質
家長應給孩子服米湯、蘋果汁等含有糖、鹽、水分的混合液體。
從嚴格標準來說,藥房能夠買到的含有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是最佳選擇,液體中含有的葡萄糖、鈉和鉀以及水分,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輕度脫水。
使用時按照說明書上的稀釋方法,少量多次餵服,既可預防脫水,又可治療輕中度脫水。
3.何時需就醫?
另外,家庭治療中,在儘可能進水情況下,如果孩子 4 小時內仍沒有排尿,甚至出現哭時少淚、口腔乾燥等情況,應到醫院就診,通過靜脈輸液糾正脫水。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