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並不可怕,做好這些,讓寶寶平安自愈

2020-12-0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輪狀病毒威力不小啊!

寶寶健康的大敵:輪狀病毒,總是時不時來侵犯。寶寶上吐下瀉停不住,尤其出現標誌性「蛋花湯樣」便便,可一定要小心了!

別的不怕,就怕脫水,該怎麼讓寶寶平安自愈,看看下文吧。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1.什麼是輪狀病毒?

有一種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嬰幼兒被它侵犯後初期出現輕度上呼吸道症狀,很快就會引起嘔吐和急性腹瀉,常常會導致脫水。

因為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貌似車輪,所以稱之為「輪狀病毒」。

圖片信息很重要,點擊放大查看更清晰

2.好發年齡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好發年齡為 6 個月至 2 歲的嬰兒,四歲以上比較少見。

檢驗方法:通過大便輪狀病毒抗原能夠快速測定。要求家長孩子腹瀉後,將大便標本留於乾淨的塑料瓶內或保鮮膜內,在嬰幼兒排便後 2 小時內送至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

3.發熱、嘔吐、腹瀉為典型症狀

患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時,孩子會發熱、嘔吐,大便呈稀水樣,也可形容為「蛋花湯」樣。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初期,孩子以發熱和嘔吐為主,嘔吐期間,進食液體比較困難,往往是喝 10 毫升水,嘔吐出 20 毫升。這時,家長應該儘可能保持孩子處於安靜狀態,儘可能減少嘔吐次數。

同時,誘導排便也是制止嘔吐的有效方法。早些排出胃腸內的毒素,還有利於疾病的早期恢復。

4.簡明治療措施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病程在 5 ~ 7 天,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脫水,預防和治療脫水尤為重要,益生菌輔助,母乳 + 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奶支持,5 ~ 7天即可自愈。

輪狀病毒最大的危害——脫水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對嬰幼兒造成的危害就是嘔吐以及腹瀉後的脫水。

脫水指的不僅僅是水分丟失,同時還有電解質丟失。

1.引起脫水的機制

輪狀病毒胃腸炎來勢兇猛,它損傷小腸黏膜的速度極快,可致小腸黏膜吸收水分明顯減少,同時導致乳糖消化障礙,增加腸內滲透壓,致體內大量水分進入腸道,最終導致大量含有電解質的水分快速丟失,引起脫水。

嚴重脫水可造成大腦等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2.注意補充電解質

家長應給孩子服米湯、蘋果汁等含有糖、鹽、水分的混合液體。

從嚴格標準來說,藥房能夠買到的含有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是最佳選擇,液體中含有的葡萄糖、鈉和鉀以及水分,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輕度脫水。

使用時按照說明書上的稀釋方法,少量多次餵服,既可預防脫水,又可治療輕中度脫水。

3.何時需就醫?

另外,家庭治療中,在儘可能進水情況下,如果孩子 4 小時內仍沒有排尿,甚至出現哭時少淚、口腔乾燥等情況,應到醫院就診,通過靜脈輸液糾正脫水。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我家寶寶才七個多月5天前開始嘔吐第二天就開始拉臭臭的蛋花樣便便到醫院一檢查化驗結果是輪狀病毒感染幾天下來,寶寶和大人都瘦了一圈真是急死人了作為新手爸媽,不禁要問:輪狀病毒又是什麼?它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該如何預防?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
  • 輪狀病毒秋冬季高發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們要小心
    又到輪狀病毒高發的秋冬季,家長需警惕病毒侵襲寶寶身體。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吳斌表示,輪狀病毒傳染性極強且無特效藥,主要感染人群為嬰幼兒,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是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引起腸炎,出現嘔吐、腹瀉、高熱、食慾減退等症狀。由於該病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故又被稱為「秋季腹瀉」。
  • 小兒腹瀉病-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初期症狀像感冒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常見於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主要感染群體為免疫力差的嬰幼兒,也是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首要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感染一次輪狀病毒後,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 輪狀病毒的「愛情攻略」
    因此,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就成為預防輪狀病毒腸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降低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發病率和死亡率最為安全有效的手段。 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經過滅活(殺死微生物)、減毒或利用轉基因等方法製成的製劑,主要用於相關疾病的預防。
  • 輪狀病毒出沒 這些坑家長別踩
    每當冬季天氣轉冷的時候,在醫院小兒科的候診室裡都能見到不少因上吐下瀉而精神萎靡不振的寶寶。在這個季節,小兒腹瀉多為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是秋冬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該病12月份達到高峰,可持續到次年3月。
  • 科普|輪狀病毒的「愛情攻略」
    記住:我們輪狀病毒也許會遲到但每年都不會缺席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常見問題Q1:輪狀病毒是什麼?在世界範圍內,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兒和兒童重度急性胃腸炎的最常見原因。據估計,在疫苗出現之前,輪狀病毒每年在全球5歲以下兒童中導致了大約44萬死亡病例、200萬住院病例和2500萬門診病例。解讀:看看這些數字,數著手指算一算,你一定能懂輪狀病毒疫苗的重要作用!
  • 輪狀病毒「盯上」嬰幼兒 專家: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方法
    寶寶上吐下瀉 千萬不要盲目禁食21日凌晨4時許,陳女士和愛人抱著1歲兩個月的孩子趕到醫院急診,剛進診室,她就著急地說:「醫生,孩子從半夜開始突然上吐下瀉,而且還發燒,麻煩趕緊給看看吧!」此後,醫生初步診斷為秋季腹瀉,「秋冬季許多寶寶會感染輪狀病毒,病情急,上吐下瀉,而且還有低燒,但是不必過於擔心,只要遵醫囑吃點藥,很快就會康復。」
  • 謹防秋季輪狀病毒引起腹瀉
    來源:新浪財經9月29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謹防秋季輪狀病毒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輪狀病毒性腸炎易交叉感染,需防止「病從口入」。1.注意餵養衛生不給寶寶吃不潔和變質的食物,乳品的保存要防汙染,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設備要定期消毒。
  • 幼兒易患輪狀病毒性腹瀉,孩子健康無小事,治療手段需了解
    一般來說,輪狀病毒感染這種疾病的病程,一般都是比較短暫的,是可以自愈的,通常只需要3天到7天,就可以得到緩解,甚至治癒。不過,倘若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那麼也不排除沒有辦法自愈,需要進一步接受治療。2、輪狀病毒如何傳播輪狀病毒主要藉助口腔或者是患者的糞便以及水質而進行汙染的。
  • 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得了輪狀病毒腸炎,除了腹瀉,還有3種症狀
    因為一到秋冬,自己家的小娃兒,很容易就會被輪狀病毒感染,孩子是上吐下瀉的遭罪,家長是跟後餵藥輸液忙得團團轉,病情嚴重的孩子連學都上不了,只能在家裡休息好了再上學,最近輪狀病毒腸炎又開始爆發了,今天醫生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輪狀病毒腸炎的知識。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
  • 病毒感染自愈患者:11 天在家戰勝病毒
    原標題:病毒感染自愈患者:放平心態積極面對 11天在家戰勝病毒摘要:2 月 4 日晚,一位微博名 "naJenny" 的新冠病毒感染自愈患者,髮長文回顧自己 11 天內從發現感染,到居家隔離,最後依靠藥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自愈的全過程
  • 秋季腹瀉高發季來臨 疾控中心:可接種疫苗防輪狀病毒
    近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廣大家長要警惕秋冬季讓寶寶腹瀉的「搗蛋鬼」——輪狀病毒。輪狀病毒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感染性腹瀉病,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冬季為主,又被稱為「秋季腹瀉」。「從常年的門診情況看,秋冬季嬰幼兒腹瀉,八成以上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
  • 諾如病毒腹瀉 這些家長們都應該知道
    什麼是諾如病毒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成鈞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全年均可出現,寒冷季節呈現高發,老年人、嬰幼兒對其有較高易感性。  感染諾如病毒後最常見的症狀和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相似,主要是腹瀉、嘔吐、噁心,可伴有發熱、頭痛等。並且,和輪狀病毒一樣,糞便化驗結果多不嚴重,可有少許白細胞或紅細胞。
  • 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別急!3步全解決,在家做判斷!
    上周末科大大發表了一篇關於抗生素的文章,一瞬間家長紛紛留言吐槽表示都用過,然後七嘴八舌的都在問:科大大,到底什麼是細菌感染,什麼是病毒感染?科大大,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靠不靠譜啊?科大大,寶寶病毒感染怎麼辦?科大大......細菌感染 or 病毒感染孩子3個月後到6歲之間,細菌和病毒感染最易發生。
  • 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如孩子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河南商報洛陽寶姨 關彩晴通訊員 高鴿最近天氣比較冷,寶姨聽很多寶媽反映說嗎,自家寶寶出現了腹瀉、嘔吐的症狀,本來以為是輪狀病毒搞的鬼,沒想到帶娃去醫院後發現是感染了諾如病毒。那關於諾如病毒你了解多少呢?
  • 諾如病毒流行?小兒秋季腹瀉高峰逼近
    「近期我市出現諾如病毒流行,傳播速度快,易引起暴發。」關於病毒的常見症狀以及預防措施,一些幼兒園的保健室已經通過班級下發了告家長書,做了相關說明。隨著天氣轉涼,小兒童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但是,在秋天拉肚子,並不一定就是秋季腹瀉,也不一定是諾如病毒,有不少腹瀉是由於其他原因所引發的。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都是導致兒童腹瀉的常見病毒。往年秋冬一般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為主。
  • 揭秘輪狀病毒誘發嚴重胃腸道疾病的分子機制!
    ,鈣信號已知與輪狀病毒感染的多個方面有關,而本文研究揭示了輪狀病毒所誘導的改變的動態特性。ATP和ADP,這兩種鈣質信號的介導子此前並未發現與輪狀病毒感染有關,研究者發現,輪狀病毒感染的細胞會通過釋放ADP來結合未感染細胞上的P2Y1受體,從而誘發細胞間的鈣質波。
  • 冬春季諾如病毒高發,0-10歲孩子更危險!
    又稱膿融病毒,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在兒童病毒性腹瀉的發病數量僅此於輪狀病毒。據了解,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有15%。感染諾如後,潛伏期為24-48小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嘔吐、噁心,或伴有發熱、頭痛等。如何感染的呢?
  • 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寶寶輪狀胎盤但是順產下來了!
    作者:寶寶知道 莫柔児丶第一胎因為寶寶位置反了,臍帶又繞頸兩圈,所以剖腹產了,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也一定要剖,大寶快五周歲了,而二寶是輪狀胎盤,被一個醫生嚇到了,說輪狀胎盤要少運動,後期會容易早產,大出血什麼的,一定要剖腹產,就這樣一直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後來爸爸為我找了個我們這邊醫術好點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