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新增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進一步完善廣東特色實驗室體系

2020-11-28 科學技術部

  近日,由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分別申報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華南應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科技部評審並獲準建設。截止目前,全省共建有2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完善了廣東特色實驗室體系。

  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以器官功能障礙的易感和環境危險因素、器官功能障礙的共性發病機制和器官間對話的分子基礎、器官功能障礙的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器官保護和器官替代治療、建設有關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資料庫與數據處理中心為研究方向,針對當前器官衰竭發病和防治的主要關鍵問題和前沿領域展開探索。以期通過推進共性發病機制和器官間對話研究的深入,提高我國器官功能障礙研究的創新水平。通過揭示器官衰竭發生發展的個性與共性機制,提供器官功能障礙的預警、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的生物標誌物,提高我國器官功能障礙的防治水平,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成果向應用轉化。實驗室的建設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多研究主體協同攻關平臺、器官功能障礙的多學科協同防治體系和轉化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熱帶亞熱帶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利用、環境微生物與生態安全、有害微生物監測與防控為研究方向,以期在具有華南地區特色的微生物資源、微生物代謝產物及其抗腫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質研究開發、食源性致病菌和黴腐微生物的防控、海洋微生物和環境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方面探索研究成果。預期未來3至5年內,重點在熱帶亞熱帶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利用、環境微生物與生態安全、有害微生物監測與防控等方面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積極培育新的突破點,大幅度提高我國在應用微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實驗室的建成將為華南地區增強生物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創新、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生物技術、產品和建立相關的標準、完善生物技術科技創新體系等培育生物產業的戰略目標提供物質優勢和技術引領保障。

  廣東省歷來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核心推動力來抓,科技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主力軍」和「執行導演」角色、地位得以進一步體現。重點實驗室作為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發明的先導和源泉,是匯聚高層次科研人才、取得自主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廣東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建成2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80家省重點實驗室,18家省公共實驗室,初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實驗室體系,已成為本省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及應用開發研究的核心力量,成為全省吸引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聚集科技資源、開展國際高層次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

相關焦點

  • 科技部: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
    二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實施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建設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全面開展重大專項任務攻堅衝刺,一批前沿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實施。啟動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三是面向長遠發展加強科技創新系統謀劃,按照國家「十四五」總體部署,研究編制「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強重點任務凝練,完善科技規劃體系布局。
  • 建議在廣東布局更多國家重點實驗室
    總理在報告中作出一系列部署,特別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等措施,都是地方和企業熱切期盼的。總理的工作報告是一個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鼓勁的好報告,我完全贊成和擁護。  王榮圍繞廣東「雙統籌」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以現代產業需求為依託在廣東布局更多國家重點實驗室,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的問題。二是從國家層面給予更多政策支持,推動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 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再添新成員
    日前,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161號),批准依託蘇州大學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 河北:新增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總數達到12家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日前,科技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結構力學行為與系統安全、華北作物改良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標誌著我省又新增兩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國家依託我省優勢單位布局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12家。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以來,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部門積極協商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改革、重建工作。中國科學院方面,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總數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佔比58%。
  • 9家省級實驗室落戶!珠三角離「國家實驗室」還有多遠?
    經過近三年建設,再生醫學省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季華實驗室、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首批4家省級實驗室,成為競逐「國家實驗室」預備部隊,廣東發力源頭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先行軍」。這是廣東產業升級未雨綢繆之舉,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次戰略性衝鋒。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儀式(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是在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的倡議和指導下,由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9 個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出倡議,得到 2 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 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夥伴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積極響應
  • 湖南省新增3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每日科技網】         8月21日,科技部公示了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擬新建立項名單,我省申報的3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位列其中,分別是:依託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建設的「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系統集成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建設的「電網輸變電設備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啟動實驗室體系創新賦能計劃
    南方網訊 23日,廣東省實驗室體系創新賦能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將從方法、管理、政策、經驗四大模塊開展賦能培訓和實操訓練,全面激發我省實驗室體系科研骨幹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活力。近年來,我省重點加強實驗室體系建設,目前已啟動建設10家廣東省實驗室,現有3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00餘家省重點實驗室,此外還有一批由高校、企業組建的實驗室平臺,形成了較大的規模,聚集了一批高端科研人才。此前,廣東省實驗室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深圳召開,會議提出在打造創新人才高地上精準發力,特別強調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達到228家 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家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達到228家 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家 華聲在線11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彭敬東 張然林)昨天,記者從湖南省科技廳獲悉,該廳日前正式發布了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17年度報告。
  • 鵬城實驗室成立一年成果豐碩,目標建成國家實驗室
    出席活動的有廣東省、深圳市和各區的政府領導,25家實驗室共建合作單位、香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會、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代表,鵬城實驗室領導及有關人員。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對此次活動表示了特別關注與祝賀。
  • 江蘇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成績優良
    中國江蘇網7月12日訊 記者11日獲悉,根據科技部發布的評估結果,我省6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均通過評估並取得優異成績,這對進一步提升我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支撐引領產業發展大有裨益。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共建有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4家,數量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和山東。
  • 廣東省屬科研院所第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階段
    昨天(12日),省科技廳在穗主持召開了華南應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方案論證會,朱作言、趙國屏、鄧子新3位院士等專家通過建設方案,這意味著廣東省屬科研院所第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階段。
  • 中國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61個 已經初步形成體系
    ,籌建試點國家實驗室六個,一個覆蓋基礎研究主要學科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初步形成。   科技部二十三日組織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二十周年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五周年紀念大會  他介紹說,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二十年的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三年,中國投入九點一億元人民幣,立項建設了八十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中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八千六百三十四萬美元並投入一點七八億元人民幣,又立項建設了七十五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後,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進行調整
  • 重慶新增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6月28日,科技部與重慶市省部共建了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成立,它們分別是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在2010年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經過20年的努力,終於在2020年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 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出爐 廣東4企業入選
    原標題:科技部批准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科技部關於批准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5〕329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
  • 「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揭牌
    信息時報訊(記者 衛靜雯)12月20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於海珠溼地舉行揭牌儀式。基於海珠溼地地處特大城市中心區區位優勢,加之溼地已有的長期科研基地平臺,該實驗室的成立能夠進一步發揮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和海珠溼地各自的優勢,推進「溼地+科研」,研究城市與溼地協同發展機理,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水環境和生態安全提供長足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 又一所雙非要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了
    省部共建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外景圖(軌道中心提供)目前實驗室依託的學科平臺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江西省一流學科,現有特聘院士3人,長江學者1人次,傑青1人次,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百千萬工程人選5人。
  • 北京隆福醫院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 臨床研究實驗室掛牌
    北京隆福醫院新增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月28日下午,北京市隆福醫院檢驗科「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臨床研究實驗室正式掛牌,該實驗室所承擔的課題將致力於提高國產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的測量準確度和臨床符合率。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省企業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的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廣東自主創新規劃綱要》和《廣東省建設創新型廣東行動綱要》有關精神,建立並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和規範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