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宜加快在海洋領域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今年我會帶一份關於建設海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議上兩會。」羅俊對記者說,為做好中山大學「十四五」規劃,羅俊從2020年4月就開啟了全校範圍內新一輪密集調研,在調研中,羅俊多次詢問關於海洋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情況。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以來,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部門積極協商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改革、重建工作。中國科學院方面,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總數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佔比58%。
-
粵新增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進一步完善廣東特色實驗室體系
近日,由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分別申報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華南應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科技部評審並獲準建設。截止目前,全省共建有2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完善了廣東特色實驗室體系。 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以器官功能障礙的易感和環境危險因素、器官功能障礙的共性發病機制和器官間對話的分子基礎、器官功能障礙的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器官保護和器官替代治療、建設有關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資料庫與數據處理中心為研究方向,針對當前器官衰竭發病和防治的主要關鍵問題和前沿領域展開探索。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匯總
在我國的科研平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目前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共有多少家?詳細名單有哪些?
-
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第三屆學術委員會...
11月24日,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我院舉行。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榮譽主任、我院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王深明教授致辭並為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廣東省屬科研院所第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階段
昨天(12日),省科技廳在穗主持召開了華南應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方案論證會,朱作言、趙國屏、鄧子新3位院士等專家通過建設方案,這意味著廣東省屬科研院所第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階段。
-
廣東首批環保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原標題:粵首批環保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筆者21日從省環保廳獲悉,該廳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又出新舉措,在全省聯合具有核心技術、團隊的企業、機構等建立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並最新公布了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首批11個重點實驗室,9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名單。
-
這所一流大學,要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P3實驗室
9月7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聘院士金寧一受邀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家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方案、P3實驗室建設方案及「十四五」重大科研項目申報等工作進行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湧教授,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和教師代表參加。
-
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出爐 廣東4企業入選
原標題:科技部批准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科技部關於批准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5〕329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
-
羅琦委員:參考美國模式,加快布局核領域國家實驗室
「不論是從遵循國際發展的規律或慣例、從自身發展需求,還是從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來講,都急需建立核領域國家實驗室。」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再次呼籲加快布局建設國家實驗室。
-
安徽大學終於要迎來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年1月14日下午,安徽大學智能感知材料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在磬苑校區行政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省科技廳國家實驗室與創新基地建設處副處長楊燕珍,副校長、實驗室主任俞本立,副校長錢家盛出席會議。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
-
中國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61個 已經初步形成體系
,籌建試點國家實驗室六個,一個覆蓋基礎研究主要學科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初步形成。 科技部二十三日組織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二十周年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五周年紀念大會 他介紹說,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二十年的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三年,中國投入九點一億元人民幣,立項建設了八十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中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八千六百三十四萬美元並投入一點七八億元人民幣,又立項建設了七十五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在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一九九八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後,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進行調整
-
哪些儀器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的天選之子?
其中298家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174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50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構成了我國整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主體。根據2020年政府工作報的指示,「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已成為今年的重點科技任務之一。緊鑼密鼓的建設腳步也在儀器設備的採購方面得到充分體現。
-
中國2020年將建成70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e公司訊,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度基本完善,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樹堂教授、安國勇教授、江靜教授、蔡應繁教授、郝福順教授、張學斌教授、郭思義教授等作為評議指導專家參加基金申報論證會,出席論證會的還有擬申請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科研骨幹和博士後,論證會由趙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專家指導論證會分三個階段,分別由江靜教授、郝福順教授和張學斌教授主持。
-
大灣區四大重點實驗室「開跑」
國家實驗室「預備隊」2017年12月22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宣布啟動首批4家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這四個重點實驗室建設是以國家實驗室落戶廣東為主要目標,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是在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的倡議和指導下,由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9 個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出倡議,得到 2 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 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夥伴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積極響應
-
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自1956年至2006年,在郭慕孫先生指導下,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探索、實踐、積累、創新,2006年7月終於批准成立了「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郭慕孫先生嘔心瀝血,精心培育和率領的科研團隊,歷經56年、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承前啟後,開拓前進的道路上,注重積累、追求卓越、瞄準前沿、服務需求,不斷發展壯大。
-
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下一步怎麼建、往哪建?
在推動重大科學研究、夯實原始創新能力方面,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此前科技部、財政部下發的《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而根據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9年年底,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達5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