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系統所超導單光子探測器效率研究獲進展

2020-11-25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尤立星團隊利用無損介質鏡面結合三明治結構超導納米線,實現了NbN材料超導納米線單光子器件(SNSPD)98%的探測效率,再次創造了NbN SNSPD探測效率的新的世界紀錄。

  100%系統探測效率(SDE)是單光子探測器發展的最終目標,在量子基礎理論驗證和量子信息科技中具有應用價值。SNSPD憑藉高探測效率、低暗計數、低時間抖動等性能指標,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深空光通信、生物螢光成像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了量子信息技術和其他前沿科學的發展。對SNSPD來說,實現100%效率的關鍵難點在於,需同時實現接近100%的本徵探測效率和吸收效率。由於二者之間的糾纏制衡關係,相比於其他低Tc的超導材料(如WSi),高Tc的NbN材料SNSPD實現高SDE的難度更大。2017年,研究人員通過工藝優化,首次報導了基於小型閉合循環制冷機,2.1 K工作溫度下,NbN-SNSPD系統探測效率(1550 nm工作波長)可超過90%;2019年,研究人員發明了離子注入等手段,首次打破了NbN本徵探測效率和吸收效率的制衡關係,再次實現了90%探測效率SNSPD器件,為極限效率探測研究奠定基礎。

  近期,經過系統分析,研究團隊提出了無損介質鏡面加三明治超導納米線的器件架構,再次打破了NbN SNSPD器件的本徵探測響應和光學吸收效率的制衡關係,實現了兩者的同時提升。在0.8 K工作溫度,1590 nm波長實現了98%的系統探測效率,在1530-1630 nm波長範圍內的系統效率超過95%。該類型的探測器還顯示出對多種參數的魯棒性,例如,在2.1 K溫度下,同一批次製造的45個探測器,SDE大於80%(90%)的產率達73%(36%),對批量生產及商業化應用具有實際意義。

  相關研究成果以Detecting single infrared photons toward optimal system detection efficiency(《最優效率紅外單光子探測》)為題,在線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博士研究生胡鵬為論文第一作者,副研究員李浩和尤立星為論文的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性能單光子探測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量子專項、上海市啟明星、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的支持。

  

  圖1.(a)器件架構示意圖;(b)傳統單層納米線與本文中的三明治結構納米線;(c)器件光子響應和光學吸收的制衡關係

  

  圖2.(a)器件效率隨偏置電流變化關係;(b)器件在不同波段下的探測效率和仿真結果

相關焦點

  • 上海微系統所實現實用化超導單光子探測器性能突破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SNSPD)是本世紀初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單光子探測技術,其探測效率、暗計數、時間抖動等性能指標明顯優於傳統的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已經廣泛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領域,並有力推動了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
  • 中國單光子探測器探測效率超百分之九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尤立星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單光子探測技術就是探測一個光子的技術,代表光信號探測能力的極限。  單光子探測器對量子信息領域到底有多重要?尤立星打了一個比方:假設一顆水滴是水的最小單元,通常情況下水龍頭打開水譁譁譁流出來,而量子調控就像用水龍頭控制每一顆水滴滴下來,單光子探測器相當於探測到滴下來的每一顆水滴。
  • 我國單光子探測器探測效率超百分之九十
    高性能單光子探測器是量子調控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部件,也曾在國際禁運之列。    「光子是光的最小單元,一個10瓦的燈泡1秒鐘可以發出約1020個光子。」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尤立星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單光子探測技術就是探測一個光子的技術,代表光信號探測能力的極限。    單光子探測器對量子信息領域到底有多重要?
  • 中科院攜手企業推進超導單光子探測系統產業化
    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中船重工鵬力(南京)超低溫技術有限公司在南京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正式合作研發超導單光子探測系統。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技術是近紅外波段綜合性能最好的單光子探測技術,在量子通信、深空通信、雷射雷達、光纖傳感以及生物螢光光譜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100%系統探測效率(SDE)是單光子探測器發展的最終目標
    打開APP 100%系統探測效率(SDE)是單光子探測器發展的最終目標 MEMS 發表於 2020-11-25 09:51:21
  • 上海微系統所俞躍輝:打造獨特的「三位一體」產業化模式
    (簡稱「上海微系統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紀2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發展史。該所設有傳感技術、納米材料與器件、太赫茲固態技術、微系統技術、物聯網技術、寬帶無線、矽基材料與集成器件、超導、仿生視覺等九個研究室。憑藉其獨特的「三位一體」的產業化模式,上海微系統所孵化出了上海瀚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瀚訊」)和上海矽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滬矽產業」)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 可對數百公裡外目標實時跟蹤,南京大學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立新功
    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的內容格外搶眼。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針對低空大氣衰減和湍流等複雜環境下,遠距離目標高精度探測難題,團隊為單光子雷達系統,最新研製了高靈敏、高精度、高速率的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並在今年9月的外場試驗中,大幅度提高系統靈敏度和抗環境雜散光能力,成功實現了數百公裡外移動和固定小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
  • 上海微系統所在Ⅳ族GeSn納米線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Ⅳ族GeSn納米線生長製備及其光電探測應用中取得進展,相關工作以Ferroelectric Enhanced  上海微系統所研究人員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成功製備出大面積、高密度且高長寬比的Ge納米線,並利用其作為模板,通過二次沉積法獲得了Sn組分可達~10%
  • 上海微系統所成功研製3D納米超導量子幹涉器件-科技創新-每日科技...
    【每日科技網】  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B類專項等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超導電子學卓越創新中心在納米超導量子幹涉器件(nanoSQUID)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南大眼」再立新功——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上海微系統所、新微科技集團與青浦區及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交流會...
    ,6月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新微科技集團與青浦區科委、西虹橋北鬥產業園、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創新院」)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專家在上海微系統所召開了專題合作研討會,雙方從加強戰略合作,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高度深入交換了意見,初步確定了合作方向。
  •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平面異質結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 中國科大在遠距離量子通信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驗證遠距離雙場量子...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劉洋與清華大學王向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尤立星等人合作,在發展快速高穩定性雷射頻率鎖定技術與高計數率低噪聲單光子探測器的基礎上,在300公裡真實環境的光纖中實現了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 我國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對數百公裡外小目標跟蹤探測
    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中電科突破反隱身技術,五角大樓:不做回復
    ,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遠距離實時跟蹤探測。這是繼超導單光子能實現空間碎片探測與雷射測距的優異成績後,取得的又一項新成就,中國超導單光子探測儀具有強大應用潛力。,研究團隊根據大氣層具體情況分析,結合低空大氣減弱的複雜環境,針對性研製探測器,使其更加精準靈敏。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2020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夏令營報名通知 2020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夏令營報名通知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原名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