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
,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遠距離實時跟蹤探測。這是繼超導單光子能實現空間碎片探測與雷射測距的優異成績後,取得的又一項新成就,中國超導單光子探測儀具有強大應用潛力。 雷射雷達試驗成功 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與南京大學共同研究而成,研究團隊根據大氣層具體情況分析,結合低空大氣減弱的複雜環境,針對性研製探測器,使其更加精準靈敏。
-
電科14所量子雷達或有進展,數百公裡外反隱身,曾亮相珠海航展
說起量子技術大家覺得可能很玄乎,但是量子理論技術在技術裝備上的實踐,我們是走在很前面的。而且不僅是民用技術裝備,在軍事裝備應用上,也有顯著的成功。在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電科14所就展示了一型在研製中的量子雷達,而最近這種雷達似乎有了新的進展。
-
我國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對數百公裡外小目標跟蹤探測
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又一個世界第一,國產新型雷射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目標
10月9日的南京大學官網,在其首頁的科研動態頭條,發布了一篇題為《「南大眼」再立新功——張蠟寶、康琳、吳培亨團隊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的文章,文中稱,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
實現實時跟蹤,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新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小目標
近日,中國新型雷達關鍵技術獲得突破。研發團隊在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根據10月13日中國電科十四所稱,團隊在研的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
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表示,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的探測性能相比西方同類設備提升3個數量級,標誌著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量子雷達是一種利用量子現象進行目標狀態感知和信息獲取的特殊傳感設備,廣義上講,只要是利用電磁波量子效應對感興趣目標進行遠距離探測的雷達都可看作是量子雷達。
-
可對數百公裡外目標實時跟蹤,南京大學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立新功
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其研製的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
中國新增一殺手鐧,中電科14所亮出新研究成果,對美國是個壞消息
,各國的常規武器也開始逐漸「隱身化」,這也就使各國雷達的反隱身性能受到極大考驗。不過中國在這方面就顯的比較輕鬆,畢竟我們擁有中電科14所和38所這兩所「神」一樣的頂級研究機構。近日,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電科14所又亮出一個最新的研究成果。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多款反隱身雷達集體亮相,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中電科14所也在展會上首次對外公開了一個類似「貨櫃」的方艙,被稱做是現代防空體系作戰殺手鐧的組網中心。
-
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全新量子雷達已經上線,這次中國全球第一
隱身技術,是目前軍事科學技術的前沿地帶。所謂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的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某種技術措施,讓雷達"看不見"來襲的飛機或者飛彈,從而達成攻擊的突然性,進而提升飛機的生存性同時保證打擊的有效性。不過凡事有矛就有盾,有隱身技術,與之相對的就有反隱身技術。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反卷積算法:解決遠距離成像難題反卷積算法的具體使用過程是,多次移動光斑後,會產生很多信號。在此基礎之上,就可以設計算法,來解決遠距離成像的難題。利用反卷積算法,該團隊分別在白天和晚上,驗證了8.2千米外的成像。據徐飛虎介紹,該團隊當時放了一個人體大小的「模特」,當「模特」的手做不同動作時,反卷積測法可以準確識別出上述動作。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徐飛虎201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歸國開展工作,回國後加入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發展實用化量子信息技術。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利用反卷積算法,該團隊分別在白天和晚上,驗證了 8.2 公裡外的成像。據徐飛虎介紹,該團隊當時放了一個人體大小的 「模特」,當「模特」 的手做不同動作時,反卷積測法可以準確識別出上述動作。另外,該團隊發展出一款新型雷達體系——單光子成像雷達系統。將高性能單光子收集和探測技術和光子重構算法這 「一硬一軟」 結合起來,徐飛虎和團隊最終創造出上述單光子成像雷達系統。
-
雷達——電子戰中的現代隱身技術
1、外形隱身技術 外形設計是實現武器裝備隱身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外形隱身技術的實質是將目標的強反射源轉換為弱反射源,即通過改變目標的外形設計,在一定角度內增強目標的反射或折射效應,減小RCS。常見的強反射源有飛機邊緣、尖端,機體上的凸出物、外掛物; 飛彈的頭部、尾部和翼面不連接處; 艦艇的船體和甲板邊緣等。
-
中科院攜手企業推進超導單光子探測系統產業化
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中船重工鵬力(南京)超低溫技術有限公司在南京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正式合作研發超導單光子探測系統。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技術是近紅外波段綜合性能最好的單光子探測技術,在量子通信、深空通信、雷射雷達、光纖傳感以及生物螢光光譜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中國電科14所立大功:量子雷達技術獲大突破,殲20總師預言成真
日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宣布,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中國電科14所研製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雷達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比傳統雷達好在哪裡?傳統雷達自誕生以來,暴露了許多缺點。首先,傳統雷達是通過雷達發射機將電磁波束照向目標,照射目標後形成反射,然後雷達接收機接收反射波束,通過計算機的計算來得出目標的具體方位。
-
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中國最新型反隱身雷達:可由車拉著到處跑 美軍F22無處藏身!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0年,全世界各個主要軍事大國都在抓緊時間進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同時為了反制別國的隱身戰鬥機也在抓緊研究新一代的反隱身戰鬥機雷達。就目前而言,能夠有效的反制隱身戰鬥機的雷達只有米波相控陣雷達。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而在此前,央視曝光中國電科集團實現了時代性的突破。成功解鎖我國隱身機 RCS測量法,後期的調試運用便能使殲20隱身性能再度提升0.5倍達到領域頂峰。讓我們一同來解鎖這一陌生的跨時代概念吧! 首先,大夥可能會問,殲20戰鬥機究竟靠什麼本事,實現了隱身呢?
-
中國反隱身能力被外界嚴重低估,米波雷達其實只是小角色
工作在米波上雷達適合反隱身這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在於雖然隱身飛機能靠形狀來控制反射方向,但電磁波與「波/粒子」的二元性,隨著波長接近物體的尺寸,「菲涅耳條件」的反射現象就漸漸不明顯,取而代之的是共振、繞射...等現象,這使得電磁波的散射方向千變萬化,難以被飛機形狀所限制。
-
「南大眼」再立新功——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取得新進展
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地雷射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