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日前,我國研究人員首次實現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表示,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的探測性能相比西方同類設備提升3個數量級,標誌著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量子雷達是一種利用量子現象進行目標狀態感知和信息獲取的特殊傳感設備,廣義上講,只要是利用電磁波量子效應對感興趣目標進行遠距離探測的雷達都可看作是量子雷達。相比傳統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飛彈防禦和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突破技術瓶頸

    傳統雷達主要通過發射電磁脈衝並接收回波實現目標探測,然而,隨著隱身技術和電子幹擾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探測手段面臨挑戰。近些年,以隱身戰機為代表的各類隱身裝備逐漸引領發展潮流。隱身戰機採用波束控制手段和隱身塗料降低雷達的探測能力,甚至還會通過發布虛假信號幹擾雷達探測,在與傳統雷達的「鬥智鬥勇」中顯得技高一籌。

    面對傳統雷達的探測困境,量子雷達橫空出世。量子雷達是將量子信息調製到雷達信號中,通過收發量子信號對目標進行探測的一種量子傳感器。量子雷達可探測、識別和分辨隱身武器系統,被認為是未來最有效的反隱身手段之一。

    通常認為,量子雷達通過將量子信息技術與傳統雷達進行聯合互補,可以突破傳統雷達在探測、測量和成像等方面的技術瓶頸,為雷達反隱身作戰注入「新生命力」。不過,量子雷達並沒有「跳出」傳統雷達探測的框架體系,而是利用更先進的量子理論對諸如接收機噪聲等物理現象進行了全新的、更準確的詮釋。

    量子雷達靈敏度極高,顯著提升了雷達測距、測角和成像解析度。同時,量子雷達採用的量子晶片也大幅提升了信息處理速度、減小了系統體積,同時消耗的功率更少。

    形成發展浪潮

    自新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各國對量子雷達的研究逐步系統化,主要圍繞量子糾纏與幹涉、量子照明和量子相干態接收3個方面展開。目前,量子雷達主要可分為幹涉式量子雷達、接收端量子增強雷達和量子照明雷達等,也可根據發射光子數量多少分為單光子量子雷達和糾纏態光子量子雷達等。

    在量子雷達領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積極搶佔軍事科技制高點,相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相關研究。早在1995年,美國馬裡蘭大學首次完成被稱為「鬼成像」的量子成像實驗,美陸軍研究實驗室進一步推出可「看穿」煙霧和熱浪的量子成像技術,推動量子雷達成像系統的發展。2007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啟動「量子傳感器項目」,旨在進一步提升量子雷達的成像解析度。2012年,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單光量子信息」項目資助下,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開發出抗幹擾量子雷達,可對隱身目標進行探測和成像。

    2018年11月,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我國首部單光子檢測量子雷達樣機首次公開展示。此前該量子雷達系統已完成大氣環境下目標探測試驗,具備百公裡級的探測能力。2018年底,俄羅斯首個採用量子無線電技術的試驗雷達完成探測跟蹤空中目標任務,標誌著俄羅斯在量子雷達研究領域迎頭趕上。2019年8月,奧地利研究人員宣布研製出一種量子雷達系統,可用於醫學、安全和軍事等用途,例如幫助醫務人員在無傷害條件下研究細胞的內部組織結構。

    「透視眼」又有新進步

    目前,量子雷達仍處於研究和探索階段。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先後提出開展「量子傳感器計劃」和「量子輔助傳感和讀出」等項目,對量子雷達技術繼續進行探索。同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空軍研究實驗室等機構也相繼開展量子雷達研究工作。

    隨著量子雷達技術不斷成熟,未來部署到地面和水面作戰艦艇的量子雷達,可對幾乎所有空中目標進行探測,並能持續跟蹤目標軌跡和行蹤。裝備量子雷達的作戰飛機,相當於擁有一雙戰場「透視眼」,可實現對極遠距離目標的提前打擊,作戰潛力不可小覷。據估算,裝備單光子量子雷達制導的超遠程空空飛彈,作戰距離可提升至幾千公裡。利用量子成像傳感器還可進行戰場觀測,有效消除現有技術對成像產生的幹擾,並過濾大氣氣流等幹擾因素,形成普通攝像機無法直接獲得的戰場圖像。

    由於對電磁波的依賴大為減少,量子雷達可有效避開反輻射飛彈的攻擊,進一步改變現有飛彈的作戰機理和作戰模式,促使戰場作戰形態向「量子化」轉變。可以想見,基於量子雷達技術的各種雷達將在戰略預警、區域防空和空中偵察以及精確打擊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未來戰場上反隱身作戰的「先行者」。(張璦敏)

相關焦點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各種各樣的傳言都出來了,比如這是國產的量子隱身衣,以及這是浙大的老師發明的等等。但不久記者就出來澄清了,這並不是真的,而是後期加工做出來的。類似的技術在電影電視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之前類似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了許多。那麼量子隱身衣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加拿大發明出來的量子隱形偽裝面料。
  • 神奇的墨水:為裝備噴塗雷達和「隱身衣」
    可在坦克、裝甲以及戰機表面上噴塗一層「可調電磁過濾層」,既可以代替傳統的雷達天線,也可以用做武器裝備的「隱身外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用這種技術也可以在坦克車身上噴塗雷達天線,使坦克擺脫目標明顯的鞭狀天線。測試表明,這種噴塗而成的「電磁過濾層雷達」可輕易探測到敵方無人機、來襲飛彈以及飛機,大大提高坦克或裝甲車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利用鐵電納米墨水,還可以為軍艦的上層建築表面噴塗出雷達陣列和天線塗層,以替代極易暴露目標的傳統雷達系統,進一步提高軍艦的隱身性能。
  • 「量子隱身衣」面世? 浙大否認研發稱技術上不可行
    不過,視頻最後進行揭秘,所謂「隱身衣」,實際是一塊綠布,通過後期合成製作而成。現有技術不足以研發「隱身衣」昨日,浙江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傳國產「量子隱身衣」消息出現後,曾經向校內從事隱身技術這一領域的專家求證,得到的回應是「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學術界也沒有這方面文獻和討論」。
  • 中國光學隱身趕上美歐強國 量子隱形備受關注
    加拿大超隱形生物科技公司在研發量子隱身材料後聲稱:「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我們將不會向外界透露『量子隱形』材料的技術細節,而只會把它展示給那些『應該知道』的人。」這說明其一直是在軍方的支持和委託下進行該項技術研發。  該公司CEO蓋伊·克萊默聲稱,該項隱形技術在未來戰場上用處極為廣泛,比如,當一名戰鬥機駕駛員在敵方領空飛行遇險被迫跳機逃生後,該隱形技術可以幫助其逃避敵軍抓捕。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隱身衣>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
  • 這段「量子隱身衣」視頻火了,但真相卻是…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人體時,老人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了背景中的花草樹木。傳言稱這是國產量子「隱身衣」,還有一個版本稱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傳言稱這是量子「隱身衣」星橙量子視頻製作公司的監製竺楨淞看完這段視頻後向記者表示,這應該是用藍色或綠色塑料布來拍攝,再通過後期摳像技術編輯而成的,有不少視頻後期合成軟體可以做出這樣的效果,比如我們熟知的After Effect,以及Nuke
  • 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不是科學是忽悠?
    今年湧現出一大堆高科技忽悠:「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還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絕不能吹風」,抑或是涉及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等等,一時間都火遍了大街小巷。
  • 改變光的折射使物體隱形 「隱身衣」在俄羅斯問世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綜合消息) 《哈利·波特》電影中可以隱形的魔法鬥篷也許將在生活中成為現實,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一名科學家最近已經發明出了一種特殊的「隱身衣」,並且申請了專利。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
  • 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 真相如此
    (原標題: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大爺穿上「國產量子隱身衣」憑空消失? 真相是...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浙大團隊研製微波段「隱身衣」
    光學領域著名期刊《自然·光子學》24日在線報導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基於深度學習的新一代智能隱身器件,可在不依賴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快速地動態適應變化的背景電磁環境,在微波段實現對雷達「隱身」。
  • 量子隱身衣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解釋
    當然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但是,科學上,她會,進行一些,科學的方法,然後會創造出一種隱身衣,穿上之後你就可以隱身了,畢竟我們時代發展的比較快,解隱身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世界上真的存在隱身衣嗎?到底它應該是如何製作的呢?
  • 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全新量子雷達已經上線,這次中國全球第一
    隱身技術,是目前軍事科學技術的前沿地帶。所謂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的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某種技術措施,讓雷達"看不見"來襲的飛機或者飛彈,從而達成攻擊的突然性,進而提升飛機的生存性同時保證打擊的有效性。不過凡事有矛就有盾,有隱身技術,與之相對的就有反隱身技術。
  • 我國微波光子雷達領先世界,能夠精準鎖定隱身目標
    眾所周知,我國的反隱身雷達領先世界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反隱身雷達有各種米波的電子雷達和量子雷達,而微波光子雷達是繼前者之後的又一型領先世界的反隱身雷達。2017年,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在各項試驗中獲得了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雷達領域又一次領先世界。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入選
    中青在線北京1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北京揭曉,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科學」問題入選。    具體來看,十大「科學」流言既有關注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也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還有與熱點新聞緊密相關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隱身衣問世
    「隱身衣」真的被造出來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英美科學家利用光學原理研製出「隱身衣」(圖)
    日本「隱身衣」 來源:法制晚報  首件二維「隱身衣」問世  據美國媒體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件二維「隱身衣」。隱身衣的設計者大衛-施伊格稱:「我們創造了一個人造的海市蜃樓。它可以隱藏一些物體,讓觀察者從各個方向都無法察覺它的存在。」  這件「隱身衣」可以阻止探測物體的微波。像光線和雷達波一樣,微波遇到物體時通常會反射回來,所以儀器就會發現這種物體,形成一個可以探測到的影子。  而隱身衣使用的特殊材料,可以讓雷達波、光線或者其他的波繞過物體而不會反彈回來,進而達到不可視的效果。
  • 全新量子雷達已上線,可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爭先開發先進的雷達系統,可以對敵人進行偵查,當然與之相對應的是「隱身技術。」各國在開發武器過程中,必然會考慮到「隱身技術。」這種軍事上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改變頻率等來逃過敵方雷達的偵查,避免位置暴露。
  • 酷炫丨隱身衣問世!這才是最牛黑科技!
    有腔調丨有品位丨有意思聽說關注了之後,一不小心會變得很有姿勢哦想當年看哈利·波特,相信很多老鐵們都想擁有一件神器,隱身鬥篷其實這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發明的一種量子隱形材料,名字叫做Quantum Stealth camoufl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量子隱形偽裝材料,聽起來hin是高大上實際效果也可以說是很拉風了……
  • 浙江大學教授演示神奇「隱身衣」 魚缸還在魚沒了
    浙江大學教授演示神奇「隱身衣」 魚缸還在魚沒了   陳紅勝團隊完成的這項「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成果,今年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陳紅勝團隊研發的「隱身衣」,目前是一個每條邊大約5釐米的六邊形柱狀體,周圍都是普通的有機玻璃,核心的「隱身通道」,由特殊光學玻璃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