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微波光子雷達領先世界,能夠精準鎖定隱身目標

2020-11-08 論道今朝

眾所周知,我國的反隱身雷達領先世界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反隱身雷達有各種米波的電子雷達和量子雷達,而微波光子雷達是繼前者之後的又一型領先世界的反隱身雷達。

2017年,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在各項試驗中獲得了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雷達領域又一次領先世界。

我國是第一個成功研製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的國家。並且在場外沒有目標配合的情況下,成功實現對包括波音737飛機在內的多個不同機型進行了不同距離、不同視覺的探測和快速成像,獲得了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

微波光子雷達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對目標探測、成像的能力,可以廣泛應用於軍民兩用領域。由於傳統電子雷達以電子為信息載體,從而實現信號的產生和處理;解析度和處理速度往往因電子器件的帶寬限制而存在提升瓶頸,不能滿足未來對高性能雷達的需求。微波光子雷達則以光子為載體,利用豐富的光子資源和靈活的光子應用技術,能夠更快、更好地產生和處理雷達信號,具有成像速度快、解析度高和識別目標更清晰的能力。比如,該雷達成像能夠清晰的顯示和識別出飛機的發動機、尾翼、襟翼和導軌等結構細節。

微波光子雷達由於採用的光子資源豐富,色彩成像也豐富,成像解析度高。目前隱身飛機只是對部分電子雷達隱身,不能做到光學隱身,也就無法在微波光子雷達面前發揮出隱身性能,在微波光子雷達的照射下,與普通飛機沒有絲毫差別。微波光子雷達探測精度、成像清晰度和解析度均高於普通電子雷達,非常適合作為火控雷達使用。未來量產裝備後,與各種反隱身雷達配合,並且與各種武器平臺組合,在戰場上將能夠對隱身和小型目標進行預警及戰術探測,並且引導武器攔截;也將使我國的反隱身水平與世界其他國家拉開更大的距離。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 圖像解析度比國際高一個數量級
    科技日報6月12日報導,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網站12日披露,該所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並通過外場非合作目標成像測試,獲得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
  • 我國在微波測量領域獲重大突破,英國六代機上吹的噓被提前實現?
    比如在空氣中能以光速沿直線傳播,在地球同步軌道36000公裡高度,微波1/8秒就能到達,而且幾乎沒有時間延遲。而穿透性則是指,它比紅外線更能深入物質內部,這些特性使得微波主要應用於通信和軍事方面。微波其實更像人類觀察世界的「眼睛」,微波遙感技術能夠探測大地、普查地球資源、監視農作物生長、測繪地形以及偵察軍事目標。
  • 中國首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 解析度高國際一個數量級
    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網站6月12日披露,該所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並通過外場非合作目標成像測試,獲得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
  • 中國首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解析度比國際高一個數量級
    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網站6月12日披露,該所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樣機,並通過外場非合作目標成像測試,獲得國內第一幅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圖樣,在圖像解析度上比國際水平高出一個數量級。  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  雷達具有全天時全天候對目標探測、成像的能力,在軍事民用上具有廣泛應用。傳統雷達以電子為載體實現信號的產生和處理,解析度和處理速度因電子器件的帶寬限制而存在提升瓶頸,難以滿足未來應用對高性能雷達的需求。
  • 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全新量子雷達已經上線,這次中國全球第一
    因為隱身飛機通常只能針對某一波段的雷達波實現"隱身"效果,可以說應用範圍相當狹窄。所以目前世界主要國家普遍使用大波長的米波雷達用於進行防空探測,由於米波雷達的波長足夠大,因此很難被幹擾,並且又能夠發現來襲的隱身飛機。
  • 又一個世界第一,國產新型雷射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目標
    其次,量子雷達對於單光子的信號處理特點,非常利於反隱身目標,眾所周知隱身目標是通過吸收和散射折射削弱雷達回波信號來實現隱身的,但量子雷達的特性使得雷達對削弱的回波信號解析解讀能力大大增強,這對於隱身戰機目標而言是致命的威脅,意味著它的隱身手段將失去作用!
  • 量子雷達: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微波量子照明新型檢測技術
    如下圖所示量子雷達原型。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彼此相距多遠的兩個粒子保持相互連接,共享物理特徵。該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稱為微波量子照明(microwave quantum illumination)的新型檢測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檢測方法。
  • 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日前,我國研究人員首次實現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表示,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的探測性能相比西方同類設備提升3個數量級,標誌著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量子雷達是一種利用量子現象進行目標狀態感知和信息獲取的特殊傳感設備,廣義上講,只要是利用電磁波量子效應對感興趣目標進行遠距離探測的雷達都可看作是量子雷達。相比傳統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飛彈防禦和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淺析我國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
    雷射雷達試驗成功 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與南京大學共同研究而成,研究團隊根據大氣層具體情況分析,結合低空大氣減弱的複雜環境,針對性研製探測器,使其更加精準靈敏。成品研製完成後在外場對探測器進行試驗,研究團隊從試驗過程中發現存在的缺陷,進而改善探測器性能,提升抗環境能力,終於成功完成了數百公裡實時跟蹤任務。
  • 為什麼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就無法隱身?答案沒這麼簡單
    在軍迷圈,有一種觀點非常流行,那就是隱身戰鬥機一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主動開啟了機載雷達,那就等於說放棄了隱身能力,因為敵方的雷達預警系統同樣可以通過機載雷達知曉隱身戰機的位置。這是真的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隱身戰機的戰鬥力會不會大打折扣?今天我們就來主要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中電科突破反隱身技術,五角大樓:不做回復
    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與南京大學共同研究而成,研究團隊根據大氣層具體情況分析,結合低空大氣減弱的複雜環境,針對性研製探測器,使其更加精準靈敏。中國電科十四所量子雷達技術在這次項目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量子雷達技術就是從單個光子角度上對雷達返回地面信號進行分析,從而更進一步對目標信息進行技術研究。
  • 電科14所量子雷達或有進展,數百公裡外反隱身,曾亮相珠海航展
    取得新進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詳細描述了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在某試驗外場成功進行了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測試,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那麼這裡出現了一個名詞就是「單光子」,因為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光子雷達屬於一種雷射雷達
  • 量子雷達,誰才是世界第一?
    而量子雷達只將少數幾個甚至一個光子作為信息載體對目標進行探測,利用的是光的粒子特性。但當它攔截量子雷達所發出光子後,光子原來的量子特徵會被破壞,而由於光子的不可複製性,隱形飛機所發出的虛假信號也不能重新模擬出之前光子的物理特徵。量子雷達只要通過對目標反射回來的單光子狀態進行識別,就能識破其幹擾行為。
  • 中國「超材料」橫空出世:雷達波只能繞著走 殲20將完全隱身
    隱身飛機大行其道的今天,隱身技術也變得不再神秘,人們也不再懵懂的認為隱身就是肉眼看不見。簡單一點的來說,隱身技術就是根據電磁波的規律,然後針對雷達的工作原理,設計出的具有吸收雷達波的材料,或者設計出消除鏡面反射和角反射的外形,以此來實現在雷達屏幕上消失的技術。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隱身飛機,J20,F22,F35都是採用隱身外形以及噴塗隱身材料來實現隱身。
  • 中方雷達技術再上巔峰,是什麼樣的科技,讓各國自嘆不如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隱身能力最強的戰機,就數F22了。其超強的隱身能力一直都是美軍的驕傲,以反射面積0.05平方米的優勢領先世界。然而,中國的雷達卻曾經準確地發現F22戰機,可見中方的雷達技術表現也是不俗的。
  • 空空飛彈鎖定目標,雷達緊要關頭失靈
    美軍戰機追蹤UFO5月16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海軍安全中心最近公布了8份美軍艦載機與不明飛行物(UFO)遭遇的內部報告,這8起報告都發生在美國東海岸,美軍飛行員曾試圖駕駛戰機追擊目標,甚至曾經使用空空飛彈鎖定了目標,不過美軍的追擊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
  • 「量子雷達」的曙光,理解理論與現實
    對於量子雷達應用,這些光子必須下轉換為微波頻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的克裡斯威爾遜,在論文「量子增強噪聲雷達」中描述了使用超導電路直接在微波範圍內產生纏繞光子對的工作成果。作為超導鋁的片上微波電路構建的非簡併約瑟夫森參量放大器被用作量子微波源。該過程中的一個挑戰是必須在極冷的低溫恆溫器下進行。
  • F22刺探委內瑞拉失敗,被我國雷達抓到,隱身戰機是否失去優勢?
    一架美國F-22隱形戰機秘密潛入委內瑞拉進行軍事情報偵察,不想被我國的jy-27米波反隱形雷達發現,委內瑞拉立即拉響警報,防空飛彈部隊投入戰鬥。這無疑是對美方的巨大打擊。就這樣,第五代隱形戰機最強大的隱形性能已經被打破,似乎已經變得過時了。
  • 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雷達隨時面對著反輻射飛彈、目標隱身技術、低空超低空突防和全面電子幹擾的懟戰,雷達若要在越來越先進複雜的電子攻防對抗中發揮效能,必須從基本原理和體制上找到突破口,要有有效的電子抗幹擾和電子防禦措施。因此陸續出現了稀布陣綜合孔徑雷達、無源反隱身雷達等新體制雷達,並得到了顯著發展。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 陳根:量子雷達,未來世界的千裡眼
    要理解量子雷達,就要先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描述了一種奇異的狀態,無論相隔多遠,處於糾纏態的一對粒子都能夠緊密聯繫、實時通信。  傳統雷達的工作原理是發射無線電波或微波,然後接收偵聽各個方向的信號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