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雷達: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微波量子照明新型檢測技術

2020-12-03 量子認知

一支由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約克大學、義大利卡梅裡諾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的物理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雷達原型,該原型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方法。量子力學成功集成到設備中可能會對生物醫學和安全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該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進展》雜誌上。如下圖所示量子雷達原型。

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彼此相距多遠的兩個粒子保持相互連接,共享物理特徵。該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稱為微波量子照明(microwave quantum illumination)的新型檢測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檢測方法。該原型機也被稱為量子雷達(quantumradar),它能夠在嘈雜的熱環境中檢測物體,而傳統的雷達系統經常會在這種環境中發生故障。該技術在超低功耗生物醫學成像和安全掃描儀中具有潛在的應用。

使用量子糾纏作為一種新的檢測形式

該設備背後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研究人員沒有使用常規的微波,而是糾纏了兩組光子,分別稱為信號光子和閒置光子。信號光子被發送到感興趣的對象,而閒置光子則相對隔離地測量,沒有幹擾和噪聲。當信號光子被反射回去時,信號光子與閒置光子之間的真實糾纏消失了,但是少量的相關性得以保留,從而創建了一個描述目標物體存在或不存在的特徵或圖案,而與環境的噪聲無關。

研究人員說:「我們證明了微波量子雷達的概念。」先前的研究有助於推動量子增強雷達技術背後的理論觀念。 利用比絕對零(-273.14°C)高出千分之一度的纏結,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在室溫下檢測出低反射率的物體。

量子技術可勝過傳統的低功率雷達

儘管量子糾纏本質上是脆弱的,但該設備比傳統的經典雷達具有優勢。例如,在低功率水平下,傳統的雷達系統通常具有靈敏度較差的問題,因為它們難以將物體反射的輻射與自然產生的背景輻射噪聲區分開。量子照明技術為該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因為信號光子和閒置光子之間的由量子糾纏產生的相似性能更有效地區分從目標物體接收的信號光子與環境中產生的噪聲。

研究人員說:「通過研究所得到的重要信息是,量子雷達或量子微波照明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踐上都是可能的。以經典低功率為基準在相同條件下的探測器,在非常低的信號光子數下,量子增強的探測可能會更好。」

該研究團隊的研究雖然仍是一個概念證明,但有效地證明了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在某些情況下,該方法可優於經典雷達。

研究人員表示,「縱觀歷史,概念證明,例如我們在此處所演示的概念證明,通常是未來技術進步的重要裡程碑。很高興看到這項研究對未來所具有的意義,特別是對短距離微波傳感器的意義。」「只有將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召集在一起,才能實現這一科學成果,這是由好奇心驅動的,量子力學如何幫助推動傳感的基本極限。在實際情況下,我們還將需要經驗豐富的電氣工程師的幫助,為使我們的結果適用於現實世界中的檢測任務,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關焦點

  • 全新雷達原型利用量子糾纏探測目標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這款原型設備由來自奧地利、美國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也被稱為量子雷達,使用了名為「微波量子照明」的新型探測技術,該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探測方法。這款設備能在嘈雜的熱環境中探測物體,而傳統雷達系統身處此類環境經常會發生故障,因此有望廣泛應用於超低功耗生物醫學成像和安全掃描儀等領域。
  • 全新雷達原型利用量子糾纏探測目標
    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誌撰文稱,他們研製出一款新的雷達原型,該原型使用量子糾纏探測目標,有望對生物醫學和安全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使用了名為「微波量子照明」的新型探測技術,該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探測方法。
  • 奧地利科學家成功發明量子雷達原型機
    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物理學家成功發明一種新雷達原型,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方法。這項成果對於生物醫學和安全行業或將有重大影響。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這種被稱為微波量子照明的新型檢測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檢測方法。該原型機也稱為量子雷達,能夠在傳統雷達系統經常發生故障的嘈雜熱環境中檢測物體。
  • 「量子雷達」的曙光,理解理論與現實
    對於量子雷達應用,這些光子必須下轉換為微波頻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的克裡斯威爾遜,在論文「量子增強噪聲雷達」中描述了使用超導電路直接在微波範圍內產生纏繞光子對的工作成果。作為超導鋁的片上微波電路構建的非簡併約瑟夫森參量放大器被用作量子微波源。該過程中的一個挑戰是必須在極冷的低溫恆溫器下進行。
  • 量子雷達,誰才是世界第一?
    而量子雷達只將少數幾個甚至一個光子作為信息載體對目標進行探測,利用的是光的粒子特性。使用非經典光源(糾纏或壓縮)照射目標區域,在接收端進行經典的相干檢測。在發射信號中使用非經典光源掃描目標區域,在接收處理中,利用量子高緯度相參特性,進行量子最優聯合檢測,從而實現目標的高靈敏探測。
  • 被Sciencel兩次質疑,量子雷達究竟是夢還是未來?
    2008年,一位自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量子力學工程師Seth Lloyd以唯一作者在Science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發明了一種創新的量子照明技術,可以極大提高量子雷達的靈敏度。201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將光頻率下的量子照明信噪比提高了20%。其主要局限性在於,整個想法是在明亮的背景下檢測物體,但是在室溫下幾乎沒有光學背景,周圍環境不會明顯發光。因此,不得不使用人工背景光。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實驗物理學家Johannes Fink指出,在雷達工作的微波波段,情況有所不同。
  • 更為強大的量子雷達是可行的
    量子糾纏是種奇怪但非常有價值的量子現象。糾纏的兩個粒子在空間和時間上密不可分的特性,在未來的雷達技術中將發揮重要作用。2008年,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工程師想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在幾乎不使用任何光子的情況下,利用糾纏特性來照亮物體。據開發者稱,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技術有望勝過傳統雷達,尤其是在背景嘈雜的熱環境中。
  • 陳根:量子雷達,未來世界的千裡眼
    要理解量子雷達,就要先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描述了一種奇異的狀態,無論相隔多遠,處於糾纏態的一對粒子都能夠緊密聯繫、實時通信。基於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量子雷達」原型。在某些應用場景下,其表現有望超越傳統的雷達。儘管我們仍不清楚量子糾纏是如何起作用的,但這並不能阻止科學家們積極利用這項物理特性。
  •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尤其是量子糾纏的現象,讓科學家們產生了許多有趣的靈感與創意。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資源,如同時間、能量、動量等等,能夠萃取與轉換。應用量子糾纏的機制進入到量子信息學,很多平常不可行的事情都可以達成。量子糾纏則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經典力學裡難以找到,因此就吸引了諸多科學家的探索。
  • 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相比傳統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飛彈防禦和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突破技術瓶頸    傳統雷達主要通過發射電磁脈衝並接收回波實現目標探測,然而,隨著隱身技術和電子幹擾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探測手段面臨挑戰。
  • 中國科學家:超表面啟用量子邊緣檢測
    將量子糾纏和邊緣檢測  結合起來  光子超表面是工程化金屬或介電結構的二維(2-D)超薄陣列,可以促進對局部相位、振幅和極化的電磁場操縱,通常會為經典光學的各種應用開發這種功能。量子糾纏在量子光學中對於許多應用必不可少,包括量子密碼、隱形傳態、超分辨計量學、和量子成像。
  • 美首次用微波讓兩個離子發生量子糾纏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用微波替代常用的雷射束,讓兩個獨立的離子(帶電原子)發生量子糾纏,這表明,智慧型手機中採用的微型化商用微波技術可取代量子計算機要求的房間大小的「雷射器陣列」,這將大大減小量子計算機的「塊頭」。最新研究發表在8月1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一文讀懂量子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不管從哪個方面定義, 量子傳感器都必須遵循量子力學規律。可以說, 量子傳感器就是根據量子力學規律、利用量子效應設計的、用於執行對系統被測量進行變換的物理裝置。 比如量子雷達技術,就運用了量子糾纏原理。
  • 中國電科14所立大功:量子雷達技術獲大突破,殲20總師預言成真
    日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宣布,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中國電科14所研製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雷達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比傳統雷達好在哪裡?傳統雷達自誕生以來,暴露了許多缺點。首先,傳統雷達是通過雷達發射機將電磁波束照向目標,照射目標後形成反射,然後雷達接收機接收反射波束,通過計算機的計算來得出目標的具體方位。
  • 改善量子通信的糾纏聲子新技術
    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力學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接通道。圖為首次糾纏了兩個聲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聲音的量子粒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量子通信-通過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通道。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原理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結通道。
  • 量子技術新突破:採用聲子傳遞量子信息
    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特性,例如疊加和糾纏。量子物理催生了一系列的技術應用,例如:量子傳感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等。量子技術是現今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前沿技術之一,已成為世界各國進行高新技術競爭的重要領域。
  • 量子糾纏,時空幾何與機器學習
    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取得了連續的突破。它將成為下一代技術革命的領導者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智力科學家兼助理教授尤亦莊通過量子擦除實驗表明,量子糾纏會影響因果關係甚至改變時間流逝,並討論了量子與智能之間的關係。
  • 量子雷達與傳統雷達的工作原理有哪些不同?看量子雷達的優點吧
    但電波接收無法區分出電流雜亂波型和錯誤識別的目標,很多條件下分不清敵方幹擾手段散布的金屬錫制箔條和真正的飛機信號,對得到的信號處理手段十分單調,這在使用時帶來諸多的限制。量子雷達改變了這一局面。將量子化的技術帶到雷達探測。這種新型技術實現了無差別偵測空中對象並以此為原點進行量子基準的測距,簡單講只要空中有探測對象就可以被探測到。
  • 中科院院士:我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比美國設備探測能力提升三個數量級
    前幾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領導的團隊首次實現了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這是國內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又一個重要突破。在這個領域中,國內除了研究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之外還展開了量子雷射雷達研究,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稱中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的探測性能比美國同類設備提升了三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