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量子通信的糾纏聲子新技術

2020-12-05 量子認知

量子通信,即通過量子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渠道,竊聽量子通信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過光子在傳統的通道,例如光纖線路上通過光子發送量子信息較困難:攜帶信息的光子經常被破壞或丟失,使信號變得微弱或不連貫。通常,必須多次發送一條消息,以確保它能夠運行。

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力學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接通道。圖為首次糾纏了兩個聲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

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上,該研究利用了兩個節點之間糾纏的怪異量子現象,顯示了量子通信未來的潛在新方向。該研究小組首次將兩個聲子,即聲音的量子粒子,糾纏在一起,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代表了一種接近量子技術的新方法。」「這些結果對量子通信和固態量子系統的未來可能意味著什麼,我們感到很興奮。」

鬼魅量子通信

糾纏的光子和聲子與我們的直覺相違背:這些粒子可以被糾纏,這種糾纏可以長距離存在。然後一個粒子的變化會怪異地引起另一個粒子的變化。量子通信通過在粒子中編碼信息來利用這種現象。

研究人員想找到一種發送量子信息而又不會在傳輸中丟失的方法。論文第一與第二作者,為兩名在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中國研究生,他們開發了一種系統,該系統使用微波光子(與手機中使用的光子相同)通過微波電纜糾纏兩個通信節點。在此實驗中,他們使用了約一米長的微波電纜。通過以受控方式打開和關閉系統,它們能夠使兩個節點發生量子糾纏並在它們之間發送信息,而不必通過電纜發送光子。

研究人員說:「我們通過一米長的電纜傳輸信息,而沒有發送任何光子來做到這一點,這是一個非常詭異和不尋常的成就,」「原則上,這也將在更長的距離上起作用。與通過光纖通道發送光子的系統相比,它將更快、更高效。」

儘管該系統具有局限性,必須將其保持非常冷,在比絕對零值高出幾度的溫度下,它可能在室溫下使用原子而不是光子來工作。但是該研究系統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權,研究團隊正在進行實驗,將多個光子糾纏在一起,從而形成更加複雜的狀態。

用相同的技術纏住聲子

但是,糾纏的粒子不僅限於光子或原子。他們在上周不久發表在《物理評論 X》上的另一篇論文中指出,研究團隊有史以來第一次糾纏了兩個聲子,即聲音的量子粒子。

使用類似於光子量子通信系統的與聲子通信的系統,糾纏了兩個微波聲子,它們的音高比人耳可以聽到的高一百萬倍。

一旦聲子糾纏在一起,研究小組就將其中一個聲子用作「先驅」,這將影響他們的量子系統如何使用另一聲子。這使研究團隊能夠進行所謂的「量子擦除」實驗(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即使在測量完成後,該信息也會從測量中刪除。

儘管聲子相對於光子有些缺陷,例如,它們的壽命較短,但它們與許多可能與光子不強烈相互作用的固態量子系統發生強烈相互作用。聲子可以提供一種更好的方式耦合到這些系統。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為量子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窗口,這可能與同樣利用機械運動的引力波探測器,在宇宙上打開了新望遠鏡的方式相似。」

參考:1. H.-S. Chang et al, Remote Entanglement via Adiabatic Passage Using a Tunably Dissipative Quantum Communication System,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0).

2. A. Bienfait et al. Quantum Erasure Using Entangled Surface Acoustic Phonons, Physical Review X (2020).

相關焦點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聲音的量子粒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量子通信-通過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通道。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原理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結通道。
  • 量子技術新突破:採用聲子傳遞量子信息
    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特性,例如疊加和糾纏。量子物理催生了一系列的技術應用,例如:量子傳感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等。量子技術是現今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前沿技術之一,已成為世界各國進行高新技術競爭的重要領域。
  • 量子糾纏成績亮眼,量子保密通信再上新臺階
    據報導稱,2019年南瑞集團的李維、陳璐等人研究出了一種能降低糾纏態量子通信的幹擾的模型。在量子通信的過程中,光子作為一種微觀系統之間傳輸的能量,在普通的電磁作用下,會隨著被吸收而消失,從而影響信息傳遞的效果和安全。
  • 中國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不過,這一關鍵部件的製造,存在著一個技術「困擾」,即信號質量和計算精度易受環境噪聲的幹擾甚至破壞。湖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既能實現信號高保真度的定向放大,又可明顯抑制反向噪聲對晶片功能的幹擾或損害。
  • 量子糾纏的量子通信原理以及多重態和量子多粒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一種新型通信方式,是在光傳播的狀態下可測量發送和接收的光信號的特定頻率的狹義量子基態的能量演化的多重態的糾纏態通信,包括向不同方向發送光,只要有一個方向是穿透了的,就可以達到分布式的量子糾纏態。
  • 量子網際網路的探索通過新的糾纏技術得到了新啟發
    類似的問題將成為魔鬼在量子通信乃至量子網際網路方面的努力。橫濱國立大學的Tomoyuki Horikiri及其同事正在通過開發糾纏光子的新來源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兩個用戶可以建立一個隨機秘密比特串,以通過共享糾纏進行加密。但是長距離量子通信也遭受光纖損耗,糾纏的光子由於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而變得糾纏,裝載量子存儲器的量子中繼器對於延長量子通信的距離是必不可少的。中繼器存儲用戶發送的光子的量子狀態。通過測量光子進行的糾纏「交換」有效地將糾纏傳播到更長的距離上,就像跑步者在接力賽中交出接力棒一樣。
  • 全球量子通信網絡:在立方衛星軌道上部署量子糾纏
    在創建全球量子通信網絡的關鍵步驟中,研究人員已經在小於2.6公斤、繞地球運行的立方衛星上產生並檢測了量子糾纏。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阿尼特·比利亞爾說:「將來,我們的系統可能成為將量子信號傳輸到地球或其他太空飛行器上的接收器的全球量子網絡的一部分。」
  •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
  • 新加坡科學家用立方星演示量子糾纏,向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邁進
    導讀據美國光學學會(OSA)官網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CQT)官網近日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在立方星上演示了量子糾纏。這項研究朝著創造全球量子通信網絡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 我國科學家用新技術實現11公裡量子糾纏「純化」
    量子糾纏是實現量子通信的重要基礎,但糾纏態非常脆弱容易消失。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先說一下量子糾纏的定義  它是量子力學理論的一個著名預測 。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量子糾纏記: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巨大難題
    全球首個規模化量子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概貌原標題:量子糾纏記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一個人想起另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卻能同時感覺到;突然感覺到有人要給自己打電話,結果電話很快就響了……我們通常稱之為「心靈感應」,兩個人之間瞬間的信息傳遞就是如此微妙,只是長期以來,我們要麼認為純屬巧合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都基於量子糾纏,量子會不會發生糾纏?
  • 量子四重奏:量子論、量子力學、量子糾纏、量子通信
    簡化版是:當用特殊的方式產生一對互相糾纏的量子對,根據哥本哈根詮釋,它們的狀態在被測量前是不確定的,如果把這對糾纏量子對分離開一光年遠,然後測量其中一個,再次根據哥本哈根詮釋,它會馬上隨機坍縮為一個確定的量子態,而由於糾纏量子對符合某種守恆定律,另一個未知的量子態就會同時被確定,也就是說另一個粒子也同時坍縮了。那麼問題來了,那飄到一光年外的另一個粒子是怎麼知道該坍縮到哪個量子態的呢?
  • 量子通信研究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奧地利科學院馬庫斯·胡貝爾教授研究組合作,首次實現了高保真度的32維量子糾纏態。
  • 華東師大學者發現大幅提升量子糾纏容量和量子關聯度新方法!
    ,相繼發現大幅提升量子糾纏容量和量子關聯度的新方法,兩項相關研究成果均發表於國際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荊傑泰教授團隊利用光學軌道角動量這個自由度,在實驗上實現了一種光學軌道角動量復用的連續變量量子糾纏體系。
  • 「墨子號」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量子保密通信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印娟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牛津大學Artur Ekert、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團隊以及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相關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
  • 量子糾纏效應可以非常快速的進行特徵的識別
    量子通信技術:從目前來看主要的是實現載波的傳輸,在量子通信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物理基礎的量子通信已經開始成為歷史了。有四類方案:1、分組量子通信:bbu、bss、2、差分量子通信:bbu、tns.3、非線性量子通信:ssb/sxt.4、量子糾纏效應:quantumbroadcast(qb)其中非線性量子通信已經成為另一個重要方向,並且很大比例已經實現了。
  • 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突飛猛進!那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近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速度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量子通信產業化如火如荼。這項新技術對於傳統通信方式而言是顛覆性的。但具體顛覆在哪裡,似乎也很難用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作為一個非行業內人士,我其實也只懂得一些最粗淺的皮毛,不過這或許有助於我利用儘可能淺顯易懂的表述以便讓更多人了解量子通信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