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新突破:採用聲子傳遞量子信息

2020-12-06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一條傳遞必要的量子信息的新方法。他們提議採用微小的機械振動,通過「聲子」實現原子之間的相互耦合,聲子是振動或者聲波的最小量子力學單位。

背景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最早在1900年提出。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特性,例如疊加和糾纏。量子物理催生了一系列的技術應用,例如:量子傳感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等。量子技術是現今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前沿技術之一,已成為世界各國進行高新技術競爭的重要領域。

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之前介紹過的有關量子技術應用的經典案例:

1)量子傳感器方面: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與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出只比氮原子稍大一點的新型量子傳感器,它採用人造鑽石作為基底,不久將可用於測量下一代硬碟的微弱磁場。

(圖片來源:Fraunhofer IAF)

2)量子通信方面: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自由空間光網絡,在兩座相距0.3千米的建築之間,演示了四維量子加密。這次成功的實驗表明,未來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間的量子通信,創建地基網絡和衛星之間的安全通信連結將成為現實。

(圖片來源:SQO團隊,渥太華大學)

3)量子計算機方面: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探索出了基於矽自旋量子位的新方案。研究人員重新構思了常用的「矽」微處理器,全新地設計出矽量子計算機晶片,該晶片可通過最標準的工藝和元件進行製造。

(圖片來源:Tony Melov/UNSW)

然而,目前量子技術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找到正確的方法來聯繫並精準控制足夠數量的量子系統(例如單獨的原子)。

創新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一條傳遞必要的量子信息的新方法。他們提議採用微小的機械振動,通過「聲子」實現原子之間的相互耦合,聲子是振動或者聲波的最小量子力學單位。

(圖片來源:維也納技術大學)

技術

維也納技術大學教授 Peter Rabl 表示:「我們正在測試內置矽原子的微小鑽石,這些量子系統非常有前景。一般來說,鑽石是完全由碳原子組成,但是在特定位置添加矽原子,可以創造出晶格中的缺陷,而量子信息可以存儲在那裡。」晶格中的這些微小缺陷可以作為一個微型開關,而採用微波可以在較高能量狀態與較低的能量狀態之間切換這個開關。

Peter Rabl 的研究小組與哈佛大學的團隊一起開發出一種新創意,實現這些鑽石中的量子存儲器之間的靶向耦合。如同項鍊上一顆一顆的珍珠,它們可以一個接一個地嵌入長度僅有幾微米的鑽石棒中。這種棒就像音叉一樣,可以用於製造振動。然而,這些振動非常微小,以致它們只能用量子理論來描述。通過這些振動,矽原子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量子力學聯繫。

Peter Rabl 解釋道:「光線由光子(光量子)組成。同樣地,機械振動或者聲波也可以用量子力學的方式描述。它們由聲子組成,聲子是機械振動的最小單位。」現在,研究團隊已經能夠通過模擬計算展示,通過這些聲子,大量的量子存儲器在鑽石棒中可以被聯繫到一起。單個矽原子可以通過微波來「打開或關閉」。在這一過程中,它們激發或者吸收聲子。這樣創造出不同的矽缺陷之間的量子糾纏,從而可以傳遞量子信息。

價值

迄今為止,尚不清楚這樣的方案是否可行。Peter Rabl 表示:「你通常可能會認為聲子會在某處被吸收或者與環境發生接觸,從而失去它們的量子力學特性。可以說,聲子是量子信息的敵人。但是我們通過計算展示,當採用微波適當控制聲子時,實際上聲子可用於技術應用。」

這項新技術的主要優點就是可擴展性。Peter Rabl 表示:「有關量子系統的許多想法原則上都可以用於技術應用。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將足夠數量的量子系統聯繫起來,展開複雜的運算操作。」 採用聲子實現這一目標的新方案,將為可擴展的量子技術提供一種新方案。

關鍵字

量子、聲子、光子、計算

參考資料

【1】https://www.tuwien.ac.at/en/news/news_detail/article/125864/

【2】M.-A. Lemonde, S. Meesala, A. Sipahigil, M.J.A. Schuetz, M.D. Lukin, M. Loncar, P. Rabl. Phonon Networks with Silicon-Vacancy Centers in Diamond Waveguid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8; 120 (21) DOI: 10.1103/PhysRevLett.120.213603

相關焦點

  • 改善量子通信的糾纏聲子新技術
    量子通信,即通過量子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渠道,竊聽量子通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光子在傳統的通道,例如光纖線路上通過光子發送量子信息較困難:攜帶信息的光子經常被破壞或丟失,使信號變得微弱或不連貫。通常,必須多次發送一條消息,以確保它能夠運行。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聲音的量子粒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量子通信-通過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通道。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原理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結通道。
  • 中科大:實現相干聲子動力學,並且證明了聲子之間的信息傳遞!
    隨著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聲表面波諧振器和納米機械諧振器等器件:被發現適合於少數聲子甚至單個聲子的產生、存儲和操縱,可以進一步應用於經典和量子信息處理中。圖片: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展示了利用納米機械諧振器中的聲子模式進行信息存儲和處理的新可能性,以及基於納米聲子學的混合器件。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顯然超出了迄今為止在經典體制中對諧振器相干操縱所取得的成就。
  • 中國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不過,這一關鍵部件的製造,存在著一個技術「困擾」,即信號質量和計算精度易受環境噪聲的幹擾甚至破壞。湖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既能實現信號高保真度的定向放大,又可明顯抑制反向噪聲對晶片功能的幹擾或損害。
  •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
  • 聲子是怎麼產生的?量子幹涉技術為你揭曉!
    量子幹涉技術揭示:相干聲子的產生!東京理工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科學家們研究了用超快雙泵浦探針雷射激發和探測極性半導體砷化鎵中光產生的相干聲子。想像一下這樣一個世界:計算機可以以指數級的速度存儲、移動和處理信息,使用我們目前所說的浪費振動——熱量和噪聲。雖然這可能讓我們想起科幻電影,隨著納米時代的到來,這將很快成為現實。這項研究的前沿是量子領域的一個分支:量子光學。物理定律幫助是我們理解自然界的有效方式。
  • 量子聲學新進展:利用聲子晶體,簡化混合聲動力裝置結構
    所謂量子比特,是指帶有表面聲波諧振器的量子信息基本單元;在量子物理學中,表面波等效於晶體諧振器。這種現象開啟了新的研究領域,即量子聲動力學。而這一基本理論也有望衍生出新的量子裝置。此次研究的主要挑戰,在於製造千兆赫茲範圍的聲諧振器。在此次發表在《自然通訊·物理學》的新報告中,Aleksey N.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固態量子體系是量子技術研究中最具前途的物理系統之一,並且在量子物理基礎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在基於固態量子體系構建混合量子系統及進行量子信息處理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科學問題是實現單電子自旋比特與納米機械振子的強相互作用。目前普遍採用的構建自旋-納米機械振子的混合量子系統方案是通過晶格應變的內稟耦合方式或者利用外部梯度磁場的外稟磁耦合。
  • 中美科學家利用石墨烯系統探索量子信息處理新方式
    新華社合肥1月28日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郭國平、副研究員鄧光偉等人和美國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教授田琳合作,在非近鄰的石墨烯納米諧振子之間開創性地引入第三個諧振子作為聲子腔模,成功實現了遠程強耦合,為以聲子模式作為載體進行量子信息存儲和傳輸創造了條件。
  • 量子漲落傳熱——第4種熱傳遞方式?
    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我們從小就會接受這樣的教育:做飯時不要碰灶臺上的鍋,也不要靠近火焰,不然就會被燙傷。
  • 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子研究方向,也是一種量子信息傳遞方式
    今年十月份做了一個基於q3的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量子通信的工作原理。本以為量子通信(quantumcommunication)是一種能夠在量子計算機不能正確理解量子信息之前進行信息傳遞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子研究方向,也是一種基於量子電路的量子信息傳遞方式。
  • 量子物理研究取得新突破!陝西這個團隊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院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團隊李蓬勃教授課題組通過開展金剛石NV center電子自旋和納米機械體系耦合的全量子理論研究,發現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方案——通過線性調製納米機械振子的徑度係數,可以放大機械模的零點漲落,進而直接增強自旋與聲子的耦合強度。
  •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 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 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來源:TechWeb • 2020-08-20 16:58:55
  • 科學家發現新的納米級傳熱方式,聲子通過量子漲落實現真空傳熱
    智慧型手機,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等技術的進步徹底改變了當今世界,改變了我們社會的運轉、交流和生活方式。也只有在科學進步的前提下,才能使我們社會的進步和智能設備的普及成為可能。能成為許多技術進步的源頭的矽谷,它的名字中包含化學元素矽,這絕非是種巧合,矽用於製造電子器件的晶片的材料。
  • 科學異聞錄之量子纏繞——突破光速的信息傳遞
    從這裡,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來,信息的傳遞速度是受制於光速的,即信息的傳遞,永遠不可能超越光速!但是,量子纏繞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定律,再次給科學界帶來了噩夢。量子纏繞前生在人們還不知道量子纏繞之前,就已經有逆天頭腦的科學家假設出了一個看似毫無根據,站不住腳跟,卻怎麼也無法擊破的猜想。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本文從信息安全的基礎——密碼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量子通信這一新興技術的定位,也將從量子通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介紹其在「新基建」下信息安全領域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列,特別是量子通信技術在信息安全領域已有較明確的應用模式,在國內外都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大力推進。
  • 聲子與人造原子耦合,打開進入量子世界的新大門
    示意圖顯示,在一個固體表面,右側的人造原子發出漣漪狀的聲波,這種聲表面波被左側的「麥克風」捕捉到。原子和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已經在量子光學領域獲得了廣泛的研究,但若想用聲子取代光子與原子進行互動,則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任務。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在最新研究中,成功地讓聲子與一個人造原子耦合,首次證明利用聲音也可與人造原子進行溝通,由此演示了用聲子取代光子的量子物理學現象。這項成果將刊登在《Science》雜誌上。
  • 韓國下月商用5G量子加密技術: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
    今日(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量子的不可分割性,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量子通信,被認為是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的通訊方式,近幾年多個國家都在大力研發量子通信技術。雖然量子通訊還未大規模商用,但量子通訊相關的技術,已開始應用,結合了5G通訊技術的5G量子加密技術,即將開始在韓國應用。5G量子加密技術即將在韓國大規模應用的消息,是韓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SK電訊今日在官網宣布。
  • 新型聲子雷射器可用於量子物理研究
    據外媒報導,來自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IT)和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諾貝爾獎獲得者Arthur Ashkin發明的雷射鑷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聲子雷射器。基於二氧化矽的納米球在真空下懸浮在光學鑷子中的質心振蕩,研究人員演示了一種介觀頻率可調諧聲子雷射器。這種聲子雷射器可用於單電子、液滴、甚至是小型生物有機體。在標準光學雷射器中,光輸出的特性由生產該雷射器的材料控制。但是在這種聲子雷射器中,材料粒子的運動受光學反饋的控制。
  • 量子計算機研究新突破,打破量子比特信息傳輸速度限制
    最後,在目標量子位(紅點)上收集信息。(來源: 加州理工學院)最近,筆者與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訪談交流時,提到了量子比特間信息傳遞速度問題。在量子信息傳遞過程中,速度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當然,在我們提起這個話題時,大洋彼岸傳來消息,這裡一半參考,一半分析,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