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研究新突破,打破量子比特信息傳輸速度限制

2021-02-24 量子客

當你在公路上開車,隨處都可以看到下圖的限速標誌。但是對於喝了點小酒的司機,可能一腳油門,嗖一下,150碼就過去了。

與高速公路上的速度限制不同,在物理學中,大多數速度限制是不能違反的。例如,信息不能超光速傳輸,根據信息的存儲和傳輸方式,實際上可能會有快慢的限制。

 

當信息處理來到量子世界後,處理方式就變得特別微妙。

量子信息由量子比特表示,它可以存儲在光子,原子或受量子物理學規則支配的任何其他系統中。

 

弄清楚信息如何在量子比特之間移動,從基本的角度來看不僅很有趣,而且,這對於更實際的應用目的也很重要。例如,我們要改進量子計算機的設計,以及了解其內在的局限性。         

圖2 | 一種新的量子信息剪切和粘貼協議首先將一個量子比特(藍點)的內容傳播到一個區域(黑圈)上。然後,利用遠程相互作用(藍色條紋)來傳輸信息。最後,在目標量子位(紅點)上收集信息。(來源: 加州理工學院)

最近,筆者與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訪談交流時,提到了量子比特間信息傳遞速度問題。在量子信息傳遞過程中,速度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當然,在我們提起這個話題時,大洋彼岸傳來消息,這裡一半參考,一半分析,歡迎交流。

 

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和馬裡蘭大學等多個合作研究機構合作取得了令人驚訝的發現:量子信息傳遞的速度限制取決於所要完成的任務。該研究已發表於《物理評論X》[1]與《物理評論快報》

 

弄清是什麼限制量子信息傳遞的速度大有用途。在沒有優化的時候,速度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借用上麵團隊提出的新的信息傳輸的方法,能夠加速傳輸,使之向理論值靠近。這對未來量子計算機研究非常重要,因為會最大化的優化量子計算機的性能。

  

本質上,其受限過程就好比是將量子信息通過」剪切「然後」粘貼「操作一樣,通過剪切與粘貼將存儲在一個量子比特中的信息移動到另一個不同的位置。

 

而隨著量子計算機規模越來越大,這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可能會成為向上擴張的瓶頸。

 

這裡拿基於超導體的量子計算機來探討,例如谷歌的Sycamore量子計算機,它的量子比特只與相鄰的量子比特傳遞信息(該量子晶片上的比特並不是全部兩兩相連的)。或者從物理學角度而言,它們的相互作用是短距離的。這意味著一旦要」剪切「了一個量子比特,就必須挨家挨戶,反覆執行剪切並粘貼,直到達到目標為止。

圖4 | 遠距量子比特信息傳遞示意圖(來源:量子客)

而當遠程交互時,事情就變得更加複雜(這對於許多量子計算平臺而言是需要面對的更現實的問題):不僅要與直接相鄰的量子比特通信,而且還與相鄰幾扇門的「鄰居」直接通信。由離子阱(Trapped Ions)、極性分子(Polar Molecules)和裡德堡原子(Rydberg Atoms)構成的量子計算機都具有這些遠程相互作用的特性。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遠距離交互裝置中,並不總是存在嚴格的速度限制。有時,一旦信息離起點越來越遠,信息的傳播速度就會更快。而有時它的速度完全不受限制(敲黑板,這裡說的速度必然不能超光速)。所以,核心觀點取決於量子計算機的尺寸以及遠程交互的強度。

 

找到這些遠距離相互作用可以放緩信息速度限制的方法,有望使量子處理變得更快。

 

這個研究團隊的結果有意思在於,他們發現對於不同的應用程式,速度限制是不一樣的。

 

這就意味著,對於同一臺量子計算機,不同任務的速度限制是不同的。甚至對於同一任務,例如上面打比喻說的量子「剪切」和「粘貼「,也可以在不同情況下應用不同的規則。

 

如果在計算開始時就執行剪切並粘貼,則速度限制很寬鬆,可以很快完成。但是,如果必須在計算中期進行這個操作,當沿途的量子比特狀態不確定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嚴格的速度限制,就非常適用。

 

迄今為止,很少有量子計算機的實驗能夠實現利用長距離相互作用。然而,現有技術正在迅速改善這一問題,這些理論發現可能很快將在設計量子計算架構和選擇優化其效率的協議中發揮關鍵作用。詳情請參閱論文。

[1]https://journals.aps.org/prx/abstract/10.1103/PhysRevX.10.031009

相關焦點

  • 研究突破可能將智慧型手機變成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比當今的狀態運行速度快上億倍。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其運行速度比當今最先進的硬體快數億倍,直到至少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成為宇宙中最強大的計算機的DNA計算機出現為止。但是它們有其局限性。首先,當今的量子計算機非常龐大並且可以在實驗室中使用,然後必須將其保持在接近零下的溫度才能正常工作。
  • 科學家成功實現:延長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的壽命!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東京醫科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額外的「過濾」量子比特來延長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壽命。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製造可用於金融、密碼和化學應用的高保真量子計算機。
  • 裡程碑式突破!——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儘管距離實際應用仍有漫漫長路,但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
  • 裡程碑式突破 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12月4日,《科學》雜誌公布了中國「九章」的重大突破。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儘管距離實際應用仍有漫漫長路,但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
  • 裡程碑式突破!——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小標題)算力新高度 技術三優勢「量子優越性」——橫亙在量子計算研究之路上的第一道難關。這是一個科學術語:作為新生事物的量子計算機,一旦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了量子計算機的優越性,跨過了未來多方面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門檻。
  • 量子計算機重大突破?人類進入量子霸權時代?
    目前霍尼韋爾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並且聲稱在未來3個月內推出全球功能最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微軟,不是IBM,就是霍尼韋爾。霍尼韋爾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工作始於2014年,研究焦點主要為一種被稱為離子阱的量子技術,這項技術通過電磁場將離子懸浮在空中,並離子的運動來傳輸信息。
  • 量子科技深度報告:打破摩爾定律之矛,守護信息安全之盾
    2)量子通信:傳輸的高安全性。量子通信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疊加態或量子糾纏效 應等進行信息或密鑰傳輸,基於量子力學原理保證信息或密鑰傳輸安全性,主要分量子 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類。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網絡的研究和發展,將對信息安全 和通信網絡等領域產生重大變革和影響,成為未來信息通信行業的科技發展和技術演進 的關注焦點之一。
  • 固體系統中首次實現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
    OFweek通信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5日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科學家首次在一個類似計算機晶片的電子電路中,將信息從其一角「隱形傳輸」到了另一角。研究人員指出,這是首次在一個固體系統中成功實現了量子態信息隱形傳輸,從發送方到接收方不用傳輸信息載體,這種電路是未來構建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環。
  • 比超級計算機還厲害!中國建成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
    據新華社5月3日消息,實驗測試表明,該原型機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通過和經典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和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運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潘建偉說,這臺光量子計算機標誌著我國在基於光子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 《九章》量子計算機來了,看完這篇,可以和別人聊量子計算機了
    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我們日常用的電腦,不管是屏幕上的圖像還是輸入的漢字, 這些信息在硬體電路裡都會轉換成1和0(在電路中則表達為「開」和「關」),再進行傳輸、運算與存儲。正是因為這種0和1的「計算」過程,電腦才被稱為「計算機」。
  • 新研究:低強度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退相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隨著量子計算領域的快速發展,量子比特的性能很快就會遇到阻礙。這項研究發表在 8 月 26 日的《自然》雜誌上。研究表明,混凝土牆壁中微量元素和宇宙射線發出的低強度、無害的環境輻射足以導致量子比特的退相干。科研人員發現,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輻射會將量子比特的性能限制在幾毫秒之內。
  • 新紀錄!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
    新紀錄!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從古老的電話線撥號上網到今時今日的光纖上網,經典網際網路的速度和流量已經提升了數百倍之多。但比起未來的量子網絡,這種飛躍不值一提——量子通信的傳輸效率將比5G的光纖信道高出上億乃至萬億倍。量子網絡是一個美好的前景:1秒內下載億萬部高清電影,不易被破譯竊聽,可以保證通信安全保密……然而,由於量子信息無法複製,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經典網絡發送這些信息。
  • 百年的超越:量子物理學與量子計算機
    以牛頓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在一代代人的深入研究之後,終於來到了突破的十字路口。對黑體輻射的研究產生了突破冬天北方人為主,都會有暖氣。而南方則普遍是空調,於是有人說空調加熱沒有暖氣舒服。這其中的道理,就與熱的傳遞方式有關。熱有三種傳遞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暖氣的輻射熱有點類似陽光的熱輻射,所以我們感覺上更好。
  • 潘建偉團隊: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超導量子系統,而5年後,希望能將這一數字提高到千個量子比特。」8月25日,在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教授、潘建偉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朱曉波透露了中科大研發量子計算機的時間表。
  • 量子計算機最新動態:大腦式量子計算機
    據谷歌最新報導,科學家正在構建一種「像大腦一樣」的量子計算機。這一最新研究項目旨在利用量子計算機的威力來構建一種新型的神經網絡,為量子神經網絡做準備。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可以引領下一代人工智慧。人的大腦具有驚人的能力,使其在許多方面比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都更強大。
  • 微軟:五年內造出擁有100個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新智元報導 來源:CSDN作者:孟巖【新智元導讀】微軟Build 2018 大會的第二天,微軟副總裁、量子計算部門的負責人 Todd Holmdahl 向外界透露,微軟能夠在五年內造出第一臺擁有 100 個拓撲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並且將其整合到
  • 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這些技術的運行規律遵從量子力學,因此不僅其原理是量子力學,器件本身也遵從量子力學,這些器件應用了量子世界的特性,如疊加性、糾纏、非局域性、不可克隆性等,因而其信息功能遠遠優於相應的經典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突破了經典技術的物理極限,開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一旦量子技術獲得廣泛的實際應用,人類社會生產力將邁進到新階段。
  • 厲害了我的歌,72位量子比特通用量子計算機就想實現量子霸權
    谷歌今天宣布推出72位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機Bristlecone,實現1%的低錯誤比率,並認為其可以實現量子霸權。量子霸權是指我們做出一個量子器件,規模足夠大,我們沒有辦法用經典算法去模擬它,不是目的地而是起點。
  •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
    1月14日,本源量子對外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成都產投、建銀國際、中科育成、中天匯富等知名機構,以及天使輪老股東磐古圖靈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研發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攻關,以及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合肥高投等天使輪投資。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由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中科大教授郭國平領銜創立。團隊技術起源於中國量子信息領域第一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 中國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揭秘
    對比經典算法,這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比人類首臺電子管計算機(ENIAC)和首臺電晶體計算機(TRADIC)運行速度提高10-100倍。這也是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預計到2017年底,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實現對大約20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