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大郭國平教授團隊在納米諧振子的聲子模式相干操控方面取得...
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發現可以利用表面聲波、納米諧振子等器件來產生、傳遞和操控少數甚至是單個聲子,並探索其在經典和量子信息處理方面的應用,其中諸多應用均需要以實現不同諧振模式之間的相干操控為前提。
-
聲子雷射器:自呼吸共振器的相干振動
類似的自組織同步現象也可能導致產生相干振動-聲子雷射器,其中聲子類似於光子表示聲音的量子粒子。光子激射最早是在大約60年前被證明的,而恰巧是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預測它的60年之後。這種刺激的放大光發射在多個領域中發現了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應用。儘管幾乎同時預測了「聲音的雷射」的概念,但到目前為止,僅報導了很少的實現方式,而且還沒有達到技術成熟度。
-
聲子雷射器:自呼吸諧振腔中的相干振動
雖然「聲音雷射」的概念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預言出來的,但迄今為止只有很少的實現報告,而且沒有一個技術成熟。現在,來自阿根廷Bariloche的Balseiro研究所和Centro Atómico研究所和柏林的Paul Drude Institut的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了一種利用半導體結構在數十GHz範圍內高效產生相干振動的新方法。
-
量子技術新突破:採用聲子傳遞量子信息
導讀近日,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一條傳遞必要的量子信息的新方法。他們提議採用微小的機械振動,通過「聲子」實現原子之間的相互耦合,聲子是振動或者聲波的最小量子力學單位。
-
高壓超快動力學:壓力誘導的聲子瓶頸效應
超快光譜方法因其特有的極高時間解析度、Fermi面以上電子激發態探測、全波長寬譜能量範圍的相互作用、相干態和集體激發態的產生和探測、表面界面對稱破缺的探測等優勢在凝聚態物理特別是關聯量子材料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人們利用該方法已在高溫超導機理、複雜相變、多自由度耦合、雷射相干調控、誘導新奇量子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迄今超快光譜主要用於研究常壓下的凝聚態物性。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基於布裡淵散射聲學聲子的單向光信息存儲
近日,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董春華研究小組與鄒長鈴博士後首次在介質微腔內實現了基於布裡淵散射聲學聲子的光信息存儲,存儲壽命可達十幾微秒。此成果2015年2月4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6, 6193 (2015)]。
-
進展|高壓超快動力學:壓力誘導的聲子瓶頸效應
超快光譜方法因其特有的極高時間解析度、Fermi面以上電子激發態探測、全波長寬譜能量範圍的相互作用、相干態和集體激發態的產生和探測、表面界面對稱破缺的探測等優勢在凝聚態物理特別是關聯量子材料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人們利用該方法已在高溫超導機理、複雜相變、多自由度耦合、雷射相干調控、誘導新奇量子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迄今超快光譜主要用於研究常壓下的凝聚態物性。
-
半導體所等實現半導體中光學聲子的可分辨邊帶拉曼冷卻
而單個聲子態的雷射冷卻和調控在量子態的製備和操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實現光子-聲子系統的量子調控,首先要求目標聲子處於量子基態,就要求聲子的有效溫度冷卻得足夠低。目前,單個聲子的雷射超控研究主要集中在冷原子體系和光力諧振子中,迄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頂級學術期刊PNAS發表本源量子與中科大合作成果
演示非近鄰諧振子聲子模式的Rabi振蕩、Ramsey幹涉及其電學調控性能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發現可以利用表面聲波、納米諧振子等器件來產生、傳遞和操控少數甚至是單個聲子,並探索其在經典和量子信息處理方面的應用,其中諸多應用均需要以實現不同諧振模式之間的相干操控為前提。
-
壓力誘導的聲子瓶頸效應研究獲進展
超快光譜方法因其特有的極高時間解析度、Fermi面以上電子激發態探測、全波長寬譜能量範圍的相互作用、相干態和集體激發態的產生和探測、表面界面對稱破缺的探測等優勢在凝聚態物理特別是關聯量子材料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人們利用該方法已在高溫超導機理、複雜相變、多自由度耦合、雷射相干調控、誘導新奇量子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迄今超快光譜主要用於研究常壓下的凝聚態物性。
-
中國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不過,這一關鍵部件的製造,存在著一個技術「困擾」,即信號質量和計算精度易受環境噪聲的幹擾甚至破壞。湖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既能實現信號高保真度的定向放大,又可明顯抑制反向噪聲對晶片功能的幹擾或損害。
-
聲子參與度計算
為系統中第i個原子沿α方向的特徵矢(eignvector),為一複數,*表示取複數共軛。特徵矢是單位向量,其模為1,因此根據公式可知參與度的取值落在(1/N, 1)之間。參與度描述了系統中原子參與某一聲子模式的比例,O(1)代表該聲子模式完全非定域,而O(1/N)表示該聲子模式是完全局域的,僅有一個原子參與。應用這個公式計算聲子參與度時,僅需要聲子模式的特徵矢這一輸入量,計算也十分方便。
-
發現石墨烯「聲子」流體動力學、高溫熱導率和第二聲現象!
這種性質隨溫度和厚度的變化而演變,揭示了高電導率、厚度和聲子(以聲波觀察到的原子振動)流體動力學之間的密切聯繫。研究記錄了室溫下石墨(8.5 m厚度)的熱導率(K)為4300W/m·K,這個值遠遠高於鑽石的記錄,略高於同位素提純的石墨烯。
-
聲子是怎麼產生的?量子幹涉技術為你揭曉!
量子幹涉技術揭示:相干聲子的產生!東京理工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科學家們研究了用超快雙泵浦探針雷射激發和探測極性半導體砷化鎵中光產生的相干聲子。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圍繞著信息交流,所以想出更快的溝通方式一直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這些信息大多被編碼在波和振動中,這些波和振動利用在空間或固體中傳播的電磁場,與固體設備中的粒子隨機互動,產生浪費的副產品:熱量和噪音。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的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無論是通過直接接觸,還是藉助光的輻射,熱傳遞總會讓我們大吃苦頭,並且印象深刻。 在中學物理課上,我們進一步學習了熱量的3種傳遞方式:通過直接接觸傳遞熱量的熱傳導、通過液體或氣體介質傳熱的熱對流,以及由光子(電磁輻射的載體)傳熱的熱輻射。其中,除了熱輻射,前兩種熱傳遞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進行。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我們從小就會接受這樣的教育:做飯時不要碰灶臺上的鍋,也不要靠近火焰,不然就會被燙傷。無論是通過直接接觸,還是藉助光的輻射,熱傳遞總會讓我們大吃苦頭,並且印象深刻。
-
相干聲學聲子脈衝對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高速調製
撰稿人 | 吳函爍論文題目 | 相干聲學聲子脈衝對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高速調製High-speed modulation of a terahertz利茲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諾丁漢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概述2020年2月,利茲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John Cunningham教授團隊、Edmund Linfield教授團隊以及諾丁漢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Anthony Kent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了題為「相干聲學聲子脈衝對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高速調製
-
我科學家提出單向量子聲子雷射技術方案
科技日報長沙12月16日電 (記者俞慧友)在量子晶片中,跟超導比特耦合的聲子諧振器,是連接轉換光電信號和執行量子邏輯操作的關鍵部件。這類相干聲子器件,在量子信息、納米力學與熱電材料、超靈敏傳感及無損檢測與地質勘探等諸多領域具廣泛的應用價值。
-
真空聲子傳熱: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 教科書要被改寫
無論是通過直接接觸,還是藉助光的輻射,熱傳遞總會讓我們大吃苦頭,並且印象深刻。在中學物理課上,我們進一步學習了熱量的3種傳遞方式:通過直接接觸傳遞熱量的熱傳導、通過液體或氣體介質傳熱的熱對流,以及由光子(電磁輻射的載體)傳熱的熱輻射。其中,除了熱輻射,前兩種熱傳遞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進行。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
-
真空聲子傳熱,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物理書或要被改寫
但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熱能的傳播還有著一種全新的方式,即「真空聲子傳熱」。這種全新熱能傳播方式的發現,或許會改寫我們現在的物理課本,同時也會增加我們的認知。甚至,還可能會運用到實際中,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