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迷圈,有一種觀點非常流行,那就是隱身戰鬥機一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主動開啟了機載雷達,那就等於說放棄了隱身能力,因為敵方的雷達預警系統同樣可以通過機載雷達知曉隱身戰機的位置。這是真的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隱身戰機的戰鬥力會不會大打折扣?
今天我們就來主要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對於機載雷達來說的確有這種危險。因為機載雷達的工作方式並不神秘,目前世界各國都有專門的機載雷達預警系統。當戰鬥機上的機載雷達開啟後,雷達波照射到敵方的雷達上,也會暴露隱身戰機本身的位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隱身戰機在戰鬥中就無法使用機載雷達了。
為了避免暴露,隱身戰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般會先用自身的電子設備搜索目標,當確定了目標的大概方位的時候,才會短暫開啟機載雷達確定目標發動攻擊。如果開啟機載雷達的時間很短,那暴露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而且隱身戰機從誕生之初,就裝備了機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普通的機載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特點是跳頻和頻率捷變,比較不容易被敵人探測到,而且探測範圍和精度都有很大提升。
這裡我們還要重點解釋一下。
首先,機載雷達預警系統一般只會對高頻率的掃描雷達波做出反應,而有源相控陣雷達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波束,不採用全功率的高頻雷達波進行掃描,而只需用極窄光束即可,同樣也能為制導武器提供方位信息。換句話說,正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出現,才讓隱身戰機在戰鬥中實現隱身成為了可能。
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完全能夠做到在極低功率的情況下進行探測和鎖定目標,這就讓反機載雷達系統完全失去了作用。除此以外,隱身戰機本身的電子設備也有一定的探測能力,還有紅外探測和全景探測等諸多輔助手段。再不濟也還有空中預警機的配合。
所以只要操作得當,隱身戰機還是可以在戰鬥中實現隱身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