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戰機的剋星,為什麼是早已淘汰的長波雷達?

2021-01-19 國外視角

以F-35戰機為代表的隱身戰鬥機,已經成為人類航空工業的標杆之作。由隱身戰機所引發的一系列革命,已經讓空戰模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然而隱身戰機或許萬萬沒有想到,它的剋星竟然是早已淘汰的長波雷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長波雷達,可以說是人類雷達發展史上的第一款主流雷達,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美蘇兩國的主力雷達,之所以叫長波雷達,是因為它的波長在1米到10米之間,因而工作頻率較低,探測的精度和解析度也十分有限。到了七八十年代,長波雷達甚至成為了「落後」的代名詞。後來,以分米波和釐米波為代表的短波雷達,成為了雷達領域新的研發熱點。但是隨著隱身戰機的崛起,長波雷達竟然又煥發了青春和活力。

我們先來看隱身戰機的原理。

在世界範圍內,想要實現隱身無非兩種辦法,一種是特殊的吸波隱身材料,另一種就是先進的氣動布局,當然,主要還是隱身塗料。兩者綜合就能夠減少戰鬥機在雷達上的反射面積,讓雷達無法識別自己。當然,這針對的主要是短波雷達,長波雷達之所以能夠發現隱身戰機,是因為吸波材料無法吸收長波。

短波雷達的波長在1米以下,這種短波發射頻率很快,在發現目標後就會被反射回來,因而精度很高。然而短波雷達的探測範圍比較窄,而且波長越短,雷達波的傳播距離就越短,當然能量就越少,更容易被吸收。吸波材料恰恰就是針對短波雷達研發的,它可以對雷達波進行吸收,或讓其直接穿透戰機表面,無法反射回去。

而長波雷達則不一樣,因為波長很長,它無法被吸波材料所吸收。

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美國在研發隱身戰機的時候不知道嗎?

實際上,長波雷達雖然可以探測隱身戰機,但是它本身就有輻射源,而且因為精度低,需要多次開機探測,這就讓長波雷達本身很容易被探測到,進而被對方進行斬首攻擊。

一旦我們解決了長波雷達輻射源的問題,隱身戰機估計就束手無策了。

相關焦點

  • 紅外搜索跟蹤能「脫掉」戰機隱身衣嗎?需多系統聯合
    紅外搜索跟蹤系統真的可以破解五代機隱身能力使其走下神壇嗎?  本報記者 張 強  無需擔心無線電頻率反制  現代戰機的主要探測系統是機載火控雷達,這是一種主動探測設備,但其主動發射的電磁波,則會暴露自己的行蹤,甚至因此成為敵人的目標,危及戰機本身。特別是隨著具備高雷達隱身性的五代機的出現,機載火控雷達的探測效果大打折扣。
  • 為什麼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就無法隱身?答案沒這麼簡單
    在軍迷圈,有一種觀點非常流行,那就是隱身戰鬥機一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主動開啟了機載雷達,那就等於說放棄了隱身能力,因為敵方的雷達預警系統同樣可以通過機載雷達知曉隱身戰機的位置。這是真的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隱身戰機的戰鬥力會不會大打折扣?今天我們就來主要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米波雷達能發現隱身戰機,不止優秀一點
    那麼為何以極致隱身能力著稱的F117夜鷹會在米波雷達面前獻出了圓形,眾所周知,隱身戰機主要是通過外形設計和吸波圖層來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向 F117夜鷹它的最小雷達反射截面積僅為0.01平方米,因而在微波雷達上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雷達真的探測不到嗎
    雷達真的探測不到嗎  飛機的隱身主要是針對雷達隱身,目的是降低雷達主要是預警雷達的發現概率,技術方面的主要方式有氣動外型設計,如F22的直角平面機身設計,原理是減少將電磁波反射到來波方向,降低雷達接收回波的概率。另一種是塗抹吸波材料,戰術上的主要方式是超低空飛行,將自身回波隱藏在地面或海面雜波中,讓雷達無法發現。
  • 什麼是米波雷達,中國如何發現隱身戰機?工作原理原來是這樣的
    在對空中飛行器進行探測時,地面雷達會通過接收飛機的反射波,來判斷目標飛行器的速度距離等。經過一系列的計算,進而得出具體的數據。隨著隱身戰機時代的到來,傳統雷達迎來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隱形戰機採用低可探測塗裝,機身設備都經過特殊處理,整體雷達反射面積很小。
  • 用木頭打造隱身戰機,雷達就探測不到嗎?印度腦洞忒大了
    有印度網友認為,在現有的雷達探測體系下,木製戰機不用隱身塗料也可以實現隱身。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來對這個問題簡單解釋一下。首先,人類軍用雷達的原理,也就是通過內部的震蕩機產生信號波,將這些能量通過大功率天線發射出去之後,如果遇到了障礙物,信號波就會被反射回來,雷達的接收器接收到這些信號後,就會將信息反饋到雷達顯示屏上面。
  • 俄羅斯軍工一鳴驚人,研發出隱身武器的剋星,F-22恐將跌落神壇
    因此現在俄羅斯在面對美國隱身戰機威脅時學聰明了,懂得花小錢辦大事發展不對稱武器進行反制。俄羅斯軍工人一鳴驚人,研發出隱身武器的剋星,F-22恐將跌落神壇。 俄羅斯軍工人這次並沒有受制於傳統思維禁錮,發展傳統的反隱身措施如米波雷達等。
  • 能探測隱身戰機和彈道飛彈!亞洲強國自製雷達,範圍覆蓋美軍基地
    近日,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伊朗高級軍事領導人於周日(4月19日)視察了兩座自研的新型3D相控陣雷達陣地,並且宣稱這兩座雷達的測試範圍可有效覆蓋到附近的美軍基地,這對於伊朗的國防安全保障大有助益。
  • 美軍自曝:隱形戰機不隱身 低波段雷達成"剋星" - CCTV.com
    ,也不能保證它真正隱身。    蘭金上校表示,雖說這兩種新型戰機可以滲透敵嚴密設防的空域,並將被對方雷達和其他傳感器探測到的機率降到最低,但並不是說完全隱身了,「仍存被對方發現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不小。」     事實上,美軍第一代隱形戰機在南聯盟上空的遭遇,就說明了這一點。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一直以來,在談到對抗隱身飛機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告知:雖然隱身飛機難以探測,但它要攻擊總要打開雷達吧。一打開雷達,隱身飛機就黑夜中打開的手電筒一樣,馬上就會被對方各種雷達和戰機探測到,然後對方戰機就可以進行躲避甚至是反擊。
  • 超短波對雷達有什麼好處?能量擊中,探測精度較高
    資料圖每當談起對付隱身飛機的手段,很多小夥伴第一反應就是長波雷達了。長波雷達是屬於二戰時期研發出來的技術,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是非常落後的了,然而能夠彌補超短波雷達的不足。超短波雷達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量集中,因此探測的精度非常高。為了實現隱身功能需要對戰機進行特殊的設計,利用特殊的氣動布局將發射過來的雷達波發射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由於不同的波長的物理性質有些不同,工作在不同頻段的雷達的特點也不一樣。在面對相同的幾何外形是雷達波發射的特性也不一樣,長波雖然能夠很好的對付隱身戰機但是由于波長較長,探測範圍非常長。
  • 淺析F-35隱身戰機的內置彈艙
    對於F-35隱身戰機內置彈艙的介紹,將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主彈艙、幹擾彈彈艙和拖曳式雷達誘餌艙。F-35隱身戰機釋放幹擾彈F-35隱身戰機釋放幹擾彈F-35隱身戰機釋放幹擾彈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戰機幹擾彈投放系統不同,其他戰機幹擾彈投放系統除了會投放紅外幹擾彈,還會打出箔條幹擾彈,以實現對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幹擾,但是F-35隱身戰機似乎並沒有配備箔條幹擾彈。
  • 號稱最強隱身戰機,F35墜海為何被雷達探知,全靠這一關鍵裝置
    近日,據媒體報導,日本航空自衛隊號稱最強隱身戰機的F35A首次發生墜海事件,至今戰機主要殘骸仍未能找到,但是有軍迷注意到,這架隱身戰機直到墜海前的最後一刻仍然出現在雷達屏幕上,F35墜海為何被雷達探知?
  • 中國科研再獲重大突破,西方直呼不可能,隱身戰機將面臨巨大壓力
    太赫茲是一種電磁波,使用範圍廣泛,不僅可以用於安保設備,更為關鍵的是,還能被用來製造太赫茲武器、尤其是太赫茲雷達。而這將會是目前隱身戰機的最大剋星之一,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戰機的研發方向。由石墨烯生產出的雷達,能夠以極高精度捕捉隱身戰機的蹤跡。
  • F22刺探委內瑞拉失敗,被我國雷達抓到,隱身戰機是否失去優勢?
    一架美國F-22隱形戰機秘密潛入委內瑞拉進行軍事情報偵察,不想被我國的jy-27米波反隱形雷達發現,委內瑞拉立即拉響警報,防空飛彈部隊投入戰鬥。這無疑是對美方的巨大打擊。就這樣,第五代隱形戰機最強大的隱形性能已經被打破,似乎已經變得過時了。
  • 伊朗探測隱身戰機和彈道飛彈又有新招,新雷達入役,美軍如鯁在喉
    不僅可以有提供360度覆蓋,探測距離為1100公裡,也有說法,探測距離已經增至2500公裡,且具備一定的反隱身目標能力。隱身戰機能否來去自如?擁有這樣的雷達之後,伊朗的預警網絡可覆蓋整個中東天空,盯緊美方一舉一動。別看無法為防空武器系統提供制導支援,但是可以提供預警信息,尤其是對隱身戰機的預警工作,對防空部隊爭取的少著幾分鐘,多著十幾分鐘的反應時間,這就極具意義了。
  • 明槍暗箭齊上陣 4招可重創美軍隱身戰機
    首先,沒必要將F-35的性能過分神化——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9年6月12日披露,美軍的F-35B/C型戰機一旦超音速巡航(速度超過1.2馬赫)時間稍長,隱身塗層就會起泡並造成結構性損壞,從而導致機體隱身性能下降。不僅如此,美媒還曝出大約20%的F-35戰機存在「俯仰動作超過20度就可能失控」的致命風險。
  • 澳大利亞媒體稱俄羅斯VHF反隱身雷達正擴散全球
    卡羅在文章中指出,俄羅斯VHF反隱身雷達是美國隱身飛機重大威脅,基於「隱身飛機是完全看不見的」這種認知來制定的力量結構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美國想要應對未來防空系統,其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技術性思維。文章稱,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美國F-117A隱身戰機輕易的穿透了薩達姆從前蘇聯採購的防空系統。
  • 中科院傳出好消息,新材料對隱身戰機起作用,西方學者直呼不可能
    太赫茲雷達是隱身戰機的最大剋星之一,如果能將其運用到戰機之上,就會使隱身戰機失去其隱身性能,變得和普通飛機一樣。除了對隱身戰機形成一定的壓力,隨著我國在石墨烯技術上的突破,也會使得美國在通訊和計算機等領域的優勢逐漸減弱,對美國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打擊。